发文|刘姐
编辑|刘姐自媒体
一、从“团结一心”到“各自为战”:农民心散的多重原因几十年前,农村热闹得像过年一样。集体劳动时,农民们挑水、种地、收庄稼,彼此分工明确,干活之余还能唠嗑解闷。但自从农村改革后,“大锅饭”没了,大家各自承包地块,变成“单干户”。一开始农民觉得新鲜,觉得终于可以自己当家做主。可是日子一久就发现,单干虽然自由,但缺少了以往那种你帮我、我帮你的团结劲儿。
随着日子推移,农村的穷富差距开始拉开。家里有技术、有门路的人迅速富起来,买农机、盖新房;而条件差的农户却只能勉强度日。富人顾不上穷人,穷人看不惯富人,村里的矛盾一天比一天多。往日“邻里情深”的画面被“谁都不管谁”的冷漠取代,农民之间的人情味也越来越淡。
与此同时,村集体经济逐渐成了“空壳”。过去,村里盖房子、修路,都靠大家齐心协力和村集体的协调。可如今,村集体没有钱也没有实权,连小小的纠纷都调解不了,干脆不插手。基层组织成了摆设,农民的心也就越发“散”了。
从“团结一心”到“各自为战”,是农村发展的一个痛点,更是农民心态转变的缩影。农村的凝聚力能不能恢复?乡村振兴又该如何破局?这些问题值得深思,也是接下来要探讨的重点。
二、现状困局:村干部为何“管不了”,农民为何“不关心”?如今的农村,村干部选举成了摆在明面上的“利益之争”。有些村干部只为自己的小圈子谋利,干群之间的信任早就消磨殆尽。选举时,不少村民抱着“跟我没关系”的态度,甚至连票都懒得投。而去投票的,大多也是为了“安排自己人”。村里的大小事务无人真正关心,集体事务成了“各扫门前雪”,没有人愿意承担多一分的责任。
不止如此,村集体在公共服务上的缺位也让农民心寒。前几年山火失控的事,广播喊破嗓子都没人愿意出手相助,最后不得不花钱雇人来救援。这种现象说明什么?不是农民不想管,而是他们早就对集体失去了信心。缺少组织的领导,谁都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更严重的是,农民的“无组织化”生存模式已经成为常态。大家各自为战,遇到问题就指望天上掉个“救世主”。可是,农村的公共利益谁来负责?如果村干部不作为,农民不关心,集体利益就只能一步步被侵蚀。问题的根源还在于组织的缺位,凝聚力的消失,这也正是解决乡村振兴困局的关键所在。
三、重塑农村凝聚力:组织与经济缺一不可要让农村重新团结起来,领导干部必须“廉政化”。过去,村干部是村民心里的主心骨,谁家有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村干部。而如今,一些村干部为了私利疏于管理,甚至沦为村民眼中的“摆设”。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整顿干部队伍,清理不作为、乱作为的“蛀虫”,再好的政策也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村干部只有重新赢得农民的信任,基层组织才会重新有力量。
其次,集体经济的复苏是关键。没有钱,组织就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村集体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济等方式“造血”,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只有集体经济发展起来,村里修路、建桥、发展文化活动才有保障,农民才能从中受益,从而重新凝聚人心。
更重要的是,要让农民真正融入农村事务。参与感是凝聚力的催化剂。村里可以组织义务劳动、文化活动,让农民在贡献中找到价值感。只要每个人都意识到农村事务跟自己息息相关,公益性和参与感结合起来,农民的心就能再度聚拢,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乡村振兴的希望:能否让农民心再聚?要让农民的心重新聚拢,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是关键。基层组织不是单靠名头就能有影响力,必须做到为民服务、以身作则。没有了“空壳化”,有了经济支撑和务实的领导,基层组织才能真正起到桥梁作用,把党的政策转化为农民看得见的好处。农民看到干部实实在在为村里办事,自然会对组织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乡村振兴的基础就稳了。
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地,需要打破制度与执行之间的障碍。从政策到实际行动,中间有时像隔了一堵墙。比如,政府出台了土地整合政策,但村里却因为缺乏组织力而推不动,这就是执行的问题。让政策“接地气”,需要把农民的利益和参与感融入执行过程,真正做到上下联动,干群一心。
未来的农村风气能否扭转?希望还是在的。只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无序局面,重塑互帮互助的氛围,农村仍有焕发活力的可能。农民的心散了可以再聚,散沙一样的村庄也可以重新拧成一股绳。乡村振兴不仅是政策的目标,更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要方向对了,农村必定还有希望!
没有女人会嫁给农村种地的,等这批六十几岁的农民种不动地了,以后的农产品会跟日韩一样让普通工人都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