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珠海市拱北海关所属闸口海关在进行入境正常检查时,发现一女子在入境时携带了可疑物品。经查,在其携带的三个包装袋中,还分别装有许多透明的塑料盒,每一个小盒里居然都装有一只活体蟹,后经鉴定为“吸血鬼蟹”,数量多达90只,属于外来物种。
什么是“吸血鬼蟹”?吸血鬼蟹是一类非常独特的小型蟹类,它们属于陆相手蟹科的陆相手蟹属,吸血鬼蟹因其独特的生活习性和外观特征而备受关注。
吸血鬼蟹的体型通常非常小,头胸甲宽度不超过10毫米,整体体型通常不超过3厘米。它们的颜色通常为暗色或红棕色,与周围的土壤和落叶非常相似,这种伪装色有助于它们在陆地上躲避天敌。
吸血鬼蟹最显著的特点是它们可以在淡水或陆地上生活。这种适应性使得它们能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尽管吸血鬼蟹大部分时间都在陆地上度过,但它们仍然需要回到水中进行繁殖。在繁殖季节,雌性吸血鬼蟹会携带受精卵在腹部孵化,直到幼蟹孵化并准备独立生活。
吸血鬼蟹的名字来源于它们的一种独特行为。当它们感到受到威胁或需要水分时,会迅速用自己的步足将水分吸入口中,这个动作看起来就像是在“吸血”一样,因此得名“吸血鬼蟹”。然而,这种行为实际上只是它们获取水分的一种方式,与真正的吸血行为无关。
吸血鬼蟹主要分布在印度到东南亚一带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们可以在广泛的生态系统中找到,包括森林、草原、沼泽和海滩等。由于它们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吸血鬼蟹在这些地区已经成为常见的生物种类。
我国对外来物种的界定按照我国的相应法律法规,外来物种是指在我国境内无天然分布,经自然或人为途径传入的物种,包括该物种所有可能存活和繁殖的部分。这一定义明确了外来物种的两个关键特征:首先,它必须是在我国境内无天然分布的物种;其次,它必须是通过自然或人为途径传入的。
从判定依据上看,那些传入境内并对我国本土生态系统、生境、物种带来威胁或者危害,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都可视为外来物种。
具体来说,判定一个外来物种是否为入侵物种,重点是看是不是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生态适应性:外来物种是否能在新的环境中存活、繁殖并扩散。
生态位竞争:外来物种是否会对当地物种构成竞争压力,从而威胁当地物种的生存。
生态破坏:外来物种是否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如改变土壤结构、影响水体质量等。
经济影响:外来物种是否会对农林牧渔业等经济部门造成损失,如降低作物产量、影响畜牧业发展等。
生物安全:外来物种是否可能携带病原体或寄生虫,对当地生物的健康构成威胁。
从以上界定标准和判断依据,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吸血鬼蟹”属于外来物种毫无疑问。
“吸血鬼蟹”如果入境会产生哪些影响?从生态安全的角度看,吸血鬼蟹作为外来物种,其进入新的生态环境后,可能会与当地的生物产生竞争,从而影响当地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并且极有可能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尤其是它们能够在新的环境中快速繁殖并扩散,破坏当地物种的食物链和栖息地,导致本地物种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从生物安全的角度看,吸血鬼蟹可能携带未知的病原体、细菌或寄生虫,一旦进入新的生境,有可能引发潜在的疾病,对当地的生物种群造成威胁。
从经济影响的角度看,吸血鬼蟹在一个区域如果发展成为有害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对农林牧渔业造成损失,如破坏农作物、影响渔业资源等。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控制和清除,无疑也会对区域的经济造成一定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