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602字,阅读完成约需8分钟)
内容简介:他是个天生的战士,“猛虎扑羊群”、“金城战役”、“高平五战五捷”等我军经典战例都有其参与或创造。
他深谙治军之道,练兵心硬、手狠,所带部队士气高昂,作风顽强,指哪打哪,是嗷嗷叫的“猛虎师”。
他公私分明,不徇私情,儿子可以当锅炉工,女儿可以长期在基层,岳父母来部队探亲可以蹬三轮车去接,亲侄子可以当不了兵。
他就是原162师师长、54军军长、济南军区司令员李九龙。(将军已于2003年去世,为表示尊敬,以下简称“李老兵”)
李老兵
一、天生的战士,他在战场上出现意味着“战神”降临
李九龙,河北省丰润县胥各庄人(今唐山市丰南区),1929年3月出生,1945年8月在冀东入伍,后被编入东北野战军八纵。
李老兵入伍时只有16岁,虽年纪不大,却少年老成,闲暇时不喜与人说笑,天生自带严肃,人狠话不多。训练有板有眼,打仗时却不惜命地往前冲,可谓静如处子,动若猛虎。入伍四个月即火线入党,后任副班长、班长。
1948年底,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先后爆发,李老兵以排长身份参加这两次决定国、共双方命运的大决战,各立大功一次。那时的大功相当于现在的一等功。
李老兵
1949年9月,已任连长的李老兵随四野45军135师南下,在衡阳、宝庆(今邵阳)一线遭到桂军白崇禧部“湘粤联合防线”阻击。我军遂组织东、西两路大迂回桂军侧后,意图切断其后逃路线,同时正面发起强攻。这是我军运动战的一贯套路,屡试不爽。
135师在师长丁盛率领下从正面进击,因电台静默没有及时开机,错过军指停止前进、就地待机的命令,孤军越过衡宝线前出到灵官殿区域(今邵东县灵官殿镇),无意间锲入桂军“钢七军”纵深,接到命令时已无法撤退。
10月7日,衡宝战役打响,野司命令135师在灵官殿地区就地展开,阻击桂军钢七军。孤军深入的135师在丁盛指挥下无惧数倍于己的敌军,以一个师阻击敌四个师4天半,直到战役结束。除跑了一个团外,其它全部被歼,此战结束,“丁大胆”声名鹊起。
20岁的李九龙连长在此战中身先士卒,在405团建制内指挥二连向敌发起一轮轮反冲击,先堵后追,与敌激战四昼夜,上百人的连队打得只剩下21人,为405团荣获“猛虎扑羊群”团立下大功。战后,二连荣获集体大功一次,李九龙个人荣获大功二次,同时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李老兵
1953年,已任营长的李老兵随54军入朝作战,在7月份的金城战役中,他指挥一个营与敌恶战7昼夜,全营530人打得只剩下43人。他将43人组成一个加强排,抱着与敌同归于尽的决心死守阵地,最终赢得了胜利,直到停战协定的签订。
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任副团长的李老兵被授予少校军衔,1962年任炮团长,1970年任原54军162师师长(41岁)。
二、铁腕抓训练,威武猛虎师,部下对他又敬又怕,都盼他早点调离
李老兵身材魁梧,注重军人仪表,不怒自威,是个天生的带兵人。深谙带兵之道,从难练兵,从严治军,只为打造一支猛虎劲旅。无论外界环境如何险恶与变化,老兵始终坚守军人使命,不为外界所动,牢记军人本份就是要练好兵,打好仗。
这一点像极了与他同时代的55军163师师长连贵祥,两人同为四野老兵,同在1970年提为师长,同样坚守军人使命全心全意练兵,同在师长位置干了10年并参加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各自指挥自己的部队打出头等精锐师风采。
李老兵当师长时,“文革”已进入第五个年头,部队参与地方事务较多,练嘴多,练兵少。老兵努力将部队拉上正确的道路,多练兵,少练其它的甚至不练,且从严从难。
最让官兵们害怕的是训练长途奔袭的耐力,昼夜兼程180里是每次拉练中必备科目。其次是训练耐寒能力和耐饿能力,紧张的急行军中部队停下来休息吃饭,饭刚做好正要吃,老兵的出发命令下来了,刚做好的饭只能胡乱抓着吃两口或者倒掉马上出发,饿着肚子接着跑。
冬季顶风冒雪飞奔,盛夏酷暑搞长途山地行军,官兵个个挥汗如雨,军装湿透,叫苦连天。老兵不管这个,坚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连续10年任162师师长,时间沉淀了他,同时足够他去精雕细琢打造一支猛虎劲旅。
老兵抓管理,不但抓得深,而且抓得细。在安阳期间,亲自上街抓军容风纪,持续抓,不定时上街抓,一段时间后,军人出门个个军容整齐,风气严肃。
青年李老兵
对于培养部队士气和作风的事项,老兵一抓到底。有次他去师属炮团检查工作,电影放映前各单位照例拉歌,有一个炮连刚起了个头,马上被老兵叫停,吼道:“晚上没吃饭吗?一点爆发力都没有!连长来了吗?“
炮连长马上起立报告,老兵命令:”你给我指挥唱歌!“。连长跑步到队伍面前,深吸一口气,可劲起头领唱,双臂猛地下压,全连官兵连吼带叫,音量、气势果然上来了,连长暗自得意。
刚唱到一半,旁边的特务连存心跟炮连过不去,顺着炮连的节奏唱了起来,起始之势就如排山倒海,一个浪头就把炮连的歌声盖了下去,
特务连唱完后,李老兵带头鼓掌,说道:”这才叫连队唱歌!炮连的,全体起立!连长过来,站在凳子上给我指挥,按特务连的唱法,再来一遍!“
大伙兴高采烈,尤其始作俑者特务连的官兵幸灾乐祸,得意地看炮连的笑话。炮连长绷着脸,只得指挥大伙重来,当着全团的面又唱一次,结果还不如上一次。
可把李老兵气坏了,”一个连队连歌都唱不好,还能打仗!还能打胜仗?团长、政委,你们亲自给我抓一抓,半个月后,我还要专门来听炮连唱歌!“
半个月后的一个周末,老兵果真又来炮连听唱歌了。说到做到,安排过的事必须落实,谁也别想蒙混过关。这次炮连整改到位,唱得山呼海啸,气势宏大,老兵高兴地说:”这才像个连队唱歌的样子!带兵就是带个士气,得把兵带得个个像小老虎,到哪都嗷嗷叫!“
师长李老兵
为了打造猛虎师和虎威,他开162师佩戴“猛虎狮”臂章先河,全师干部战士人人左臂佩戴“猛虎师”臂章,无论走到哪里,官兵为自己是猛虎师一员而自豪,在猛虎师旗帜下敢于亮剑。
老兵经常突击检查工作,是非对错曲直分明,眼里不揉沙,批评不留情面,发怒犹如猛虎,官兵对他又敬又怕。师长下来检查工作,各单位主官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
在当时训练普遍松懈的年代,突然来了这么一位“唯军事论”的师长严抓狠训,很多人接受不了,盼着他在这干一段就调走或高升,大家能喘口气,哪知道他在师长位置上一干就是10年,很多人欲哭无泪。
对此,李老兵心里明镜似的,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干了10年师长。当他1978年离开部队去军校学习时,有人庆幸可以放松下了。没想到几个月后他又奉命回来指挥部队参战,在全师第一次动员大会上,李老兵如虎踞主席台上,双目炯炯扫视全场,黑着脸对官兵说出的第一句话竟是:”我李九龙又回来了!“
言外之意就是,”知道你们讨厌我,嫌我训练狠,管得严,以后还得这么干!“当然,对于真想在部队干点事的人来说,李老兵却又是极好的首长和领导。
三、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162师紧急救场,指哪打哪,五战连捷
1979年2月17日战斗打响当天,李老兵率162师刚刚从河南安阳到达广西宁明待命。在高平方向,攻打复和的原42军125师却出现连续拉胯,不但没有完成当日作战任务,而且还有一个团退出战场,掉头返回国内原进攻出发地。
东线总指挥许世友得知后大发脾气,命令125师师长李庭阁亲自带一个团打下复和县城,只许前进不许后退。李师长只得硬着头皮执行命令,于2月18日晚率领375团向复和县城打去,凌晨基本打下复和县城,向前转移过程中前指遭到敌军三面炮击,当场炸死几名参谋人员,团长、政委双双负伤。
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125师前指以为自己被敌军四面包围(其实不是)。消息传到军区前指,许世友让他们坚持一阵,162师已经出发,很快可以解他们倒悬之危。
当许世友18日得知125师进攻不力时,已打算投入刚刚下车的预备队162师。当李庭阁率375团夜袭复和县城时,李老兵率领的162师也接到了出发增援125师的命令。
19日凌晨,李九龙师长率162师从友谊关摩托化开进,准备支援125师的李庭阁师长。部队边走边布置,边开会边动员,下午三点到达龙州水口关附近一个村里开了最后一次会,随即便从水口大桥出境投入战斗。
事隔多年后,有人回忆当时路遇162师紧急开进场景:战士们军容严整,肃然列坐,手扶钢枪,满脸杀气,一看就是能打的强悍部队。
李老兵(左)在前线指挥作战
162师接替125师作战任务,在李老兵指挥下,15点发起总攻,大白天摩托化通过孤山据点,打通水口至复合县城的公路,将125师救出。晚上486团一连组织突击队,一举打掉对我威胁极大的越军孤山据点,歼敌50多人,自己全身而退。125师没能解决的问题,162师手到擒来。
之后李老兵率领162师攻打克马诺,会攻高平;连夜奔袭广渊,打通高广公路;清剿魁索、菲曼、为望、复和地区残敌;与58师会攻重庆,打通大军撤退回国路线。
162师成为东线许总手中最好用的一把利剑,下车即打,指哪打哪。在任务连续变更的情况下,不讲困难,不提条件,转战高平东部战场400余公里,猛虎师成了救火队,哪里有困难奔向哪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受到许总指挥的表扬,可谓“战神”般的存在。战后,162师荣获集体三等功,是参战的29个陆军师中唯一被授予功勋的师级部队。
李老兵接见老山第三侦察大队(54军组建)
四、一身清白,公私分明,终成上将军
十年磨一剑,时间证明李老兵是对的。他在非正常的年代不忘军人使命和天职,为共和国训练和保留了一支精锐力量,在战场上东奔西突,救危扶困,本人也被称为“霹雳将军”。
1980年,李老兵任原54军副军长、军长,1985年因百万大裁军和干部年轻化,李老兵和傅全有、刘精松三人由军长直升为大军区司令员,既是对其忠于使命和指挥能力的认可,也是对老兵一生清白、两袖清风的赞许。
1985年,老兵从河南新乡去济南军区上任,管理部门为其搬家时,把一个公家配发的木柜子搬了过去。老兵发现后,要求退回。有人认为不过一个旧柜子,没有必要。老兵坚决不同意:公是公,私是私,这事含糊不得。
李老兵检阅部队
自己不占公家的便宜,发现别人有这种行为,不留情面地制止。李老兵接任军长时,从管理人员上交的登记表中发现少了一台电视机。工作人员告诉他,这台电视一直由前任领导使用,搬家时被误当作私人物品而搬走,没有人好意思或者不敢向这位老领导讨要。
李老兵说,这是公物,必须追回。亲自打电话把电视给追了回来。
老兵对工作要求严,对个人物质生活没有要求。1990年,老兵从大军区司令调任总后副部长。搬家时,总后派人去接站,就几个包裹,一个战士提一包,人员还有富余。
老兵有一子二女。儿子是79年参战军人,战后参加军考,与录取线差5分。有人建议走内部招生入学,老兵坚决不同意。有本事就上,没本事拉倒,别指望父亲帮他这个忙。儿子服役4年后退伍,在新乡交警队上班,上马路执勤。后来调济南物资局工作,没人知道他是司令员的儿子,单位安排他先去烧锅炉,因表现较好,后来调到其它岗位。
大女儿军医学校毕业后在一家医院上班,工作太忙,连谈对象的时间都没有。想让父亲给调动工作,老兵一听,“不行,这种事领导干部要带头,不能因为苦累就让别人家的孩子去。”女儿工作后来一直未调动。
小女儿大学毕业后在体制内上班,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后来决定下海自谋发展,征求父亲意见,老兵爽快地说道:“靠山山倒,靠水水浑,只有个人靠个人。年轻人就该这样,自己闯!”
老兵任师长时,岳父母来队探亲。夫人知道他的脾气,问他能否安排车去接站,被老兵拒绝。夫人只得自己从炊事班借来一辆三轮车,独自骑着接父母回家。路过军营时,这一幕被官兵看见,说什么的都有,不过更多的是敬佩师长的为人。
李老兵(左)在基层调研
老兵在总后工作近一年半,62岁时离开北京出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94年5月被授予上将军,2003年11月因患白血病在北京逝世。
逝世前,老兵曾对女儿说:“我这一生总结了十五个字——求清正、理事公、待人实、德为上、众服之——我自己做到了吗?”
女儿含泪点头。老人欣慰地说:”你们也要这样做啊!“
老兵逝世后,部下知道老兵为人,商量后就送了一副对联:质本洁来还洁去,留得清白在泉城。
这幅对联由老兵夫人姜淑芝誊抄后挂在家里。
老兵一生写照
结语:李老兵一生清白,牢记军人使命,带兵严格,公私分明,不近人情。对个人来说苛刻得难以接受,但对共和国来说却是幸事,老百姓希望这样的将军越多越好。他们既是军魂,又是民族脊梁。
——全文终,感谢您的阅读——
作者简介:喜欢军事、文史。深耕10年对越作战历史和当代优秀军人事迹,忠于史实,文字干净简练。关注我,重温英雄岁月!
LW
一代人民子弟兵[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