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通宝关平银一两金质样币,造币总厂光绪元宝库平一两金质样币,签字版直隶张都督头等纪念牌精品赏析

古钱币爱好者 2025-01-22 14:09:22

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秦代。中国的古钱币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并由此而产生了颇具中国特色的钱币之学。随着历史的进程,这些钱币早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流通交易的用途,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这些包含历史发展进程的钱币,却平添了对历史的研究和探索的价值,更具有不同凡响的收藏意义和难以想象的升值空间。

中外通宝又名中外通宝关平银壹两,有关中外通宝钱币的铸造情况,钱币学界目前存在着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中外通宝钱币系咸丰四年上海江海关成立,当局委托外国先进造币厂铸造;另一种说法认为,中外通宝钱币是英国造币厂代上海所铸之专作纳税用之钱银;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中外通宝钱币是朝鲜高丽高宗21年典圆局所铸,但不知所据。中外通宝关平银壹两铸造年代及过程,说法很多,有待考证,但没能流通发行是不争的事实。此枚钱币为中外通宝关平银一两金质样币,直径43.3mm,厚3mm,重38g,正面内圈横书右左读“关平”、直书“银壹两”,外圈有直读“中外通宝”四字;背面内圈为太极八卦阴阳图,外圈是首尾相接的两条龙纹,品相精致,钱文清晰,属试铸样币,铸量少,保存完整,极为珍罕,极具收藏价值。

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光绪年间铸造了一系列钱币,但造币总厂光绪元宝由于不便于流通使用,故铸额极其稀少,更显珍贵。此枚造币总厂光绪元宝库平一两金质样币,直径43.4mm,厚3mm,重37.1g,钱币正面中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圈外上端镌“造币总厂”,下端镌“库平一两”,钱币背面外圈上刻有光绪年造四字,下面为英文"库平一两",内圈铸有中心为蟠龙图,其审美风格独持,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钱币虽小,也可管窥社会文化一斑。其包浆入骨,熟旧自然,深打字口清楚,流通痕迹明显,边齿过关,龙鳞清晰,有着浓浓的历史气息,且该金币由官方铸造,工艺精湛,用料考究,具有深远的历史纪念意义。

直隶张都督头等纪念牌,铸造于中华民国元年(1912 年),是由时任直隶都督的张锡銮为了奖励那些在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的有功将士而特别制作的。这项荣誉的象征,不仅代表着将士们的英勇与奉献,更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历史记忆。该纪念牌的设计与制作堪称精妙,直径39.6mm,厚2.6mm,重26.7g,它由意大利著名雕刻师乔治(GIORGI)亲自设计并监制。银牌正面镌刻着张锡銮身着军装的半身像,那庄重的神情、威严的气势仿佛让人穿越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右侧有英文“GIORGI”字样。背面中央则是两面五色旗交叉相映,上方刻有 “中华民国元年” 的字样,下方则是 “头等纪念牌” 字样,简洁而大气。此纪念牌根据功勋大小分为头等、二等、三等及无等级四种,材质也涵盖了金、银、铜等多种。其中,头等纪念牌因其铸造量稀少最为珍贵。它虽然形似银币,但却没有币值,并不具备流通功能,实际上是一种纪念勋章,象征着无上的荣誉与卓越的功绩。在收藏领域,直隶张都督头等纪念牌存世稀少。历经岁月流转,完整保存下来的屈指可数。其独特历史背景、精湛工艺及稀缺性,使其成为收藏界的珍品,对研究民国早期政治、军事、文化及货币史,都具有极高价值。

0 阅读:1
古钱币爱好者

古钱币爱好者

古钱币品鉴赏析,欢迎广大泉友关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