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位哺乳妈妈中就有1人遭遇乳腺炎,别紧张,大多数可自己处理

汉汉的笔记 2025-03-08 17:58:42

"医生,我的乳房像着了火!"凌晨三点,28岁的林女士抱着三个月大的婴儿冲进急诊室。她的右乳红肿发亮,皮肤下隐约可见紫色纹路,体温飙升至39.8℃。哺乳顾问触诊时倒吸一口冷气——整个乳房硬得像石头,乳头裂口处渗出黄色脓液。这并非个例。数据显示,每5位哺乳妈妈中就有1人遭遇乳腺炎,其中7%会发展为乳房脓肿。这个潜伏在哺乳期的"隐形杀手",可能在你喂奶时悄然逼近。

乳腺炎怎么回事?

乳腺炎,是由于乳腺导管阻塞、乳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它并非一种遗传性疾病,但好发于特定人群,尤其是产后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此外,先天性乳头凹陷患者、感染棒状杆菌患者以及个人卫生习惯不佳者也是乳腺炎的高发人群。

乳腺炎根据发病时间及临床表现,主要分为哺乳期乳腺炎和非哺乳期乳腺炎两大类。

哺乳期乳腺炎占绝大多数,主要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非哺乳期乳腺炎则包括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等,其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

乳腺炎的发病原因

1. 哺乳期乳腺炎

乳汁淤积:乳汁过多、婴儿吸乳不足、乳头发育不良(如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以及乳管炎症、肿瘤或外在压迫导致的乳管不通,都会影响乳汁的正常排空,从而为细菌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

细菌入侵:乳头损伤或皲裂使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或婴儿吸乳时口腔细菌直接侵入乳管,都是引发哺乳期乳腺炎的直接因素。

2. 非哺乳期乳腺炎

乳管阻塞与细菌感染:虽然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具体病因不明,但乳管阻塞和细菌感染被认为是重要因素之一。吸烟(包括二手烟)、乳头内陷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自身免疫性疾病:肉芽肿性乳腺炎多倾向于是一类自身免疫相关的疾病,其发生还与泌乳因素、感染因素(尤其是棒状杆菌感染)相关。其他可能的因素还包括创伤、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口服避孕药物等。

乳腺炎的症状表现

乳腺炎的症状因人而异,但通常表现为乳房局部疼痛、发红、肿胀和发热。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还可能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非哺乳期乳腺炎则更多地表现为乳房肿块、疼痛,有时伴有乳头内陷、乳头溢液等症状。疾病初期,乳腺炎患者可能会感到乳房胀痛、皮温增高,伴有压痛,乳房某一部位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随着病情的发展,乳房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硬结更加明显,触碰时痛感加重。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无力、脉搏快等全身症状。腋下淋巴结也可能肿大、疼痛。若乳腺炎未得到及时治疗,病情可能进一步恶化,形成脓肿。脓肿可向外破溃,也可向内破溃穿入乳管,自乳头排出脓液。当脓肿破入乳房后至胸大肌前疏松组织中时,会形成乳房后脓肿,此时极易发生乳腺液化坏死,失去母乳喂养的能力。

急救工具箱:家庭处理五步法

(适用未化脓阶段)

1. 反向按压法:

喂奶前用指腹从硬块边缘向乳头方向推压5分钟(力度以不痛为限)

2. 冷热交替疗法:

哺乳前热敷(40℃湿热毛巾,3分钟)

哺乳后冷敷(冷藏卷心菜叶,避开乳头)

3. 哺乳密码:

"下巴对准硬块"原则——调整喂奶姿势,让婴儿下巴正对堵塞区域

4. 振动排淤术:

用电动牙刷(清洁后)低频震动硬块边缘,配合手挤奶

5. 天然抗生素:

新鲜蒲公英捣碎外敷(过敏测试后),每日3次

⚠ 绝对禁忌:

暴力揉捏(可能造成乳腺导管断裂)

酒精擦拭(加重皮肤损伤)

停止哺乳(会加剧淤积)

乳腺炎的治疗方案

乳腺炎的治疗原则是消除诱因,选择局部或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并根据病情决定疗程长短。若乳房有脓肿或肿块,还需选择手术治疗。

1. 哺乳期乳腺炎

早期治疗:在脓肿未形成前,药物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患者初期可选用青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首选;或用耐青霉素酶的苯唑西林钠。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改为红霉素。同时,应保持乳房清洁,喂奶前清洗乳头及周围皮肤;排尽乳汁,避免乳汁淤积;局部冷、热敷以减轻水肿和促进炎症吸收。

脓肿形成后:应及时行手术切开引流,排出脓液。术后需继续应用抗菌药物以控制感染。

2. 非哺乳期乳腺炎

个体化诊疗:根据病理学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结合病变特点选择最适宜的手术方式。浆细胞性乳腺炎在非急性期一般不采用药物治疗,而在病变急性期应使用广谱抗生素联合甲硝唑控制炎症反应。肉芽肿性乳腺炎则以类固醇激素治疗为主,目的是先用激素缩小病灶,然后再手术。

辅助治疗:中药外敷、理疗等辅助治疗方法可促进炎症吸收和缓解症状。

科学喂养四原则

1. 供需平衡法则:

按需喂养,避免排空(乳汁产量由需求决定)

单侧哺乳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

2. 含乳姿势密码:

婴儿张大嘴时快速带入(含住乳晕而非乳头)

正确含乳时妈妈无痛感,听到规律吞咽声

3. 乳头护理秘笈:

哺乳后涂抹初乳(天然修复剂)

使用纯羊脂膏(无需擦拭可直接哺乳)

4. 堵奶预警机制:

每日自查:晨起触摸乳房是否有新硬结

记录哺乳时间,避免超过4小时未排乳

乳腺炎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预防乳腺炎的关键在于消除发病诱因,加强日常护理。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日常护理建议:

1. 学习正确的哺乳技巧:定期和完全排空乳房,不仅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母乳喂养,也能预防乳腺炎的发生。哺乳时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含乳方式,避免乳头损伤。

2. 保持乳房清洁:在怀孕最后两个月和哺乳期,应保持乳房的清洁。喂奶前应清洗乳头及周围皮肤,避免使用香皂等碱性物质清洗乳房,以免形成破损和皲裂。

3. 纠正乳头畸形:如果乳头有先天性畸形,如乳头凹陷、分裂等,应在妊娠早中期进行纠正。经常用手牵拉乳头或用吸乳器吸出乳头,以促进乳头突出。

4. 佩戴合适的胸罩:选择合适的胸罩能够托起乳房,保持乳房内部血液循环畅通,也有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避免穿戴过紧的内衣,以免影响乳房的血液循环。

5. 定期乳房检查:定期进行乳房自查和乳腺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等异常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数字背后的警示初产妇乳腺炎发病率高达25%延误治疗者中38%发展为脓肿规范治疗者治愈率>95%,复发率<5%哺乳期乳腺炎导致提前断奶的比例达34%

乳腺炎不是简单的"乳房发炎",而是哺乳期女性特有的健康保卫战。

记住这个公式:硬块+发热+疼痛=立即行动

每一次正确哺乳都是预防,每一次及时处理都是自救。

0 阅读:0
汉汉的笔记

汉汉的笔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