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日降雨过后,大杏树花瓣部分掉落,赏花游客减少。视频截图

赏花和种地的矛盾解决后,村民拉的绳子已经撤掉。视频截图

为减少对耕地的影响,在地头设有禁止车辆驶入的提示牌。视频截图
18日,辽沈晚报以《辽阳百年杏树火出圈之后……》为题,报道了辽阳上麦村百年杏树花开正艳,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打卡,部分游客却遭遇树下耕地主人的阻拦,只能远远观赏。
记者了解到,经过现场文明赏花的引导和规范停车秩序,碾压耕地的情况已被制止,村民的利益得到了维护,老杏树下的小插曲已经顺利解决。
关于这件事还有较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景点因偶发特质只能红一时,在游客一走一过之后,如何让网红景点变长红?怎样才能拉长加厚产出链条惠及更多人?这是留给我们的新课题。
村民在大杏树边拉起一圈绳子,花10元钱买3瓶饮用水方可进入赏花的行为仅在4月16日当天出现过。赏花和种地的矛盾解决后,拉的绳子隔离已经撤掉。
矛盾化解
大杏树旁游人尽情打卡拍照
18日上午,由于前一天的降雨,大杏树的花瓣部分掉落,观感上照比两天前弱了一些。前来赏花的游客正在尽情地拍照,不放过“杏花期”尾声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大杏树周边留下的都是一幅幅美景。
文圣区小屯镇党委副书记王鹏在大杏树打卡现场为游客指路,同时提醒游客留心脚下,避开耕地,他建议前来赏花的游客将车辆停在大路边上,通过田间作业路步行到达山顶,欣赏大杏树美景。“当下正是农民春耕备耕的紧要时刻,希望游客规范停车、文明观赏,更要注意保护田间环境,给大杏树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
文圣区文旅局负责人在大杏树旁了解游客赏花体验,倾听游客声音,她希望游客把辽阳的美景传递出去,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文圣区参观游玩,让网红大杏树成为长红大杏树。
一位来自沈阳的游客称,来到现场之后,才感受到大杏树比网友视频里展示的还要壮观,他也听闻了15日发生的不愉快,“我们游客宁可多走几步路,也不应踩踏农民的耕地”。
其实,相关部门之前就已经在相关点位设置了指引牌和禁止车辆驶入的提示牌,但仍然有一些车辆沿农机作业路直抵大杏树旁,致使作业路边几处耕地被车辆压实,引起农民不满,这才引发前几天的农民阻止车辆和行人靠近的不和谐一幕。
网友投票
支持农民向游客收费的仅占一成
对于百年大杏树,本报曾向读者进行了《辽阳百年杏树游客打卡难,你觉得这个小矛盾应该咋解决?》的调查, 截至记者发稿时,共有1443人参与了此次调查。认为“借着百年杏树的热度,进行合理规划,将该地变成真正的网红景点”的读者有628人,占总投票的43.52% ;认为“由当地相关部门给予农民补偿,修建停车位;同时允许村民摆摊增收”的读者有611人,占总投票的42.34%;“支持当地村民合理收费,弥补损失”的读者有165人,占总投票的11.43%;另有39人给出了其他建议,仅占2.70%。
赞同农民直接向游客进行收费仅占一成多,说明绝大多数读者并不支持这种做法。
面对少部分游客对待耕地肆意践踏,收费不是很好的办法,原因是收费就会遭到网上吐槽。建立市集也不可行,原因是杏树花期比较短,不出半个月花期一过就没人再来观赏。还是组织当地人力对游客实行有序化疏导管理最为合适。
大杏树等辽阳小众景点为何火?
网红大杏树、燕州城网红公路、弓长岭观云海、宝镜山小天池等,这些景点前些年还寂寂无名,似乎没经历太久沉淀,不知何故突然就火起来了。细数一下,这些景点硬件都比较薄弱,高峰时每天甚至有几千人排队涌入。
来这些小景点打卡的游客大多来自周边的沈阳、鞍山、本溪等城市,对比分析,辽阳的旅游资源并无优势可言,但却接连创造出了高知名度的景点,挺耐人寻味。
有着20多年户外经验的旅游达人王先生告诉记者,辽阳除了龙石和汤河这两个风景区出名比较早之外,其他小景点都是另辟蹊径,抓住了户外爱好者的需求,找到了准确的定位,能火,其实一点儿也不意外。
拿大杏树举例,这里距离辽阳站24公里、沈阳站75公里、本溪站59公里、鞍山站47公里,“有区域优势,往返才一两百公里,一日游的最佳选择。这个半径内的人口众多,交通方便,出游成本非常低”。
辽阳这些小景点成为其他城市同类型景点的平替,另一原因是免费。天然景致经户外驴友用创意的手法进行展现,就是另一番难得的世间美景,这些照片和视频上传到网络之后,就像滚雪球一样迅速放大,传遍各个角落。
民间宣传的力量不可忽视,官方连年不遗余力地打造旅游热点,各县、区文旅局长亲自上阵,提升自身IP的同时,也让人们记住了这些景点,九连洞、冷热地、人参谷等,这些小众景点的推广与各方努力的宣传是分不开的。
他山之石
铁岭一棵“神树”盘活全村资源
记者去年曾到铁岭县横道河子镇红带沟村走访,该村因为拥有一株树龄为1800年的古松而闻名。古松树干粗壮,鳞片厚重且层叠有致。该树还有三奇:一奇是双桠,被称为夫妻树或鸳鸯树;二奇是火烧不死;三奇是群鸟不在古树上筑巢。这棵古树被当地百姓称为“神树”,但以前连通往古松的正经公路都没有,铁岭县相关部门看准时机,在古树周边实施了美化绿化工程,种植松柏类乔木以及丁香、榆叶梅、五角枫、京桃、银杏等树种,增添了古树的整体景观效应,并相应增加历史人文景观,使这里因一株古松而延展成为一个景区。
同时,红带沟村还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满族后裔村,是铁岭满族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保存最完整的村落之一,成为铁岭县文旅重点推介的景区。景区仅在每年的4月初至10月末的旺季收取门票,淡季免票,停车免费,旅客体验都很不错。
红带沟村负责人常启峰告诉记者,2012年之前,古树未被开发利用,没有人知道红带沟村,成立景区之后,逐渐带动了周边旅游的火爆,形成了以满族八大碗特色餐饮、民宿和千亩花谷为特色的满族民俗风情村,“村民得到了实惠,还通过售卖一些农产品而走上致富路。”
当然,铁岭“神树”的成功与很多因素有关,网红大杏树也应找到自己的特色,配套相关设施,让景点持续火爆。
网友评论
多叶捧一花,一花能让万叶荣
在采写网红百年大杏树树下矛盾的接续报道时,“盛京庞舅”在朋友圈写道:“多叶捧一花。一花不能让万叶枯。”反其意而用之,“多叶捧一花,一花能让万叶荣”,这更契合赏花和种地产生矛盾得以解决的实际。
有矛盾不怕,及时发现矛盾,找到化解之道,反而能促进发展。景点因偶发特质只能红一时,如何多方真协同真发力让网红变长红?辽阳小而独的景点很多,是否可以串一条线出来,丰富一日游的内容,能赏花、看树、观云海,走网红公路、吃掌上鲜?
风吹雨打花才更艳,老杏树下的小插曲给了我们思考和调整的机会。“多叶捧一花,一花能让万叶荣”,以此为基准去实施,网红景点才会长红。
本报记者 吉向前 金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