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的妈,生病的爸,贫困的家和患有心脏病的他,很难相信,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竟能以744分的高考成绩考入清华大学!
2017年那个夏天,河北沧州理科状元庞众望的故事传遍全网,他也成为众人心中“寒门贵子”的代表人物。面对天崩开局,他说:“我不觉得自己的家庭有哪一点拿不出去。”面对人生困难,他说:“我没有抗争命运,而是顺其自然,有问题就解决问题。”
八年过去,他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生”的身份再度出现在大众视野,一句“时代使命是科研报国”直接冲上热搜,引来全网点赞,网友们一边夸,一边忍不住好奇:在那样贫瘠的环境中,他是如何考出高分的?又是怎样的人生经历,才能锻造出如此强大的精神内核?
一、天崩开局,逆天改命
许多人第一次记住庞众望,或许是因为他那近乎逆天的分数,高考总分750分,他就拿到了744分,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但深挖下去才发现,原来他的高考裸分是684分,再加上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的60分降分资格,才凑成了这个“神级”分数。可别小瞧这60分,换成别人,想拿还真没那么容易,而庞众望能拿到,恰恰是因为他那特殊到让人心酸的家庭。
1999年,庞众望出生在河北农村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母亲因脊柱裂而落下残疾,只能靠轮椅行动,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家里一贫如洗,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更雪上加霜的是,庞众望在六岁那年被查出先天性心脏病,为了给他治病,家里不仅花光了积蓄,还欠下了4万多元的债务,但好消息是,庞众望痊愈了。
因为特殊的家庭环境,庞众望早早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放学回家,他要照顾生病的父母,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有时候还会外出捡废品赚钱,贴补家用。
有人可能会问,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哪来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但庞众望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学习永动机”。
他把干活的间隙、上学路上的时间都利用起来背单词、做习题,晚上做完家务,别人都睡了,他还在昏暗的灯光下刷题到深夜,他知道,学习是自己唯一的出路,再苦再累都得坚持。
2017年,庞众望以684分的裸分拿下沧州理科状元,又凭借自强计划的60分降分,顺利考入清华大学。消息传来,全村人都沸腾了,大家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从小在苦水里泡大的孩子,竟然能考出这么高的分数!
那个夏天后,考上清华的庞众望却突然“消失”在大众视野里,到2024年6月,一段采访视频让他再次成为焦点,这些年,他在清华经历了什么?
二、清醒认知,从不停歇
2024年6月,短视频博主“在下辉子”发布的一则采访视频,让“消失”多年的庞众望重回大众视线,视频里的他,眼神清澈而坚定,褪去了少年的青涩,多了几分成熟与沉稳。
刚进清华时,庞众望就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其实当时社会上有不少人因为他的经历和成绩都愿意资助,可他却毅然选择了拒绝,依靠勤工俭学和奖学金解决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还能时不时给家里寄点钱。
可命运似乎总爱和他开玩笑,就在他在清华稳步前进时,一个噩耗传来——母亲因病去世了。这对庞众望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擦干眼泪后,他又继续在科研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在清华这些年,他一路从本科读到直博,研究方向是光网络信息感知,这可是国家重大科技需求领域,博士研究生期间,他的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发表SCI论文,并获得三项国家发明专利!
有人可能会想,整天忙着科研和打工,他还有时间干别的吗?庞众望用实际行动证明:不仅有,还干得有声有色!
他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入春蕾支教计划,跑到山东枣庄山区当起了支教老师,在那里,他不仅教孩子们知识,还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他们听,鼓励他们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另外,庞众望和女友的感情也十分甜蜜稳定,两人相互温暖,相互依偎,庞众望已经见过女友家人,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其实在清华,庞众望也遇到过不少困惑和迷茫,清华人才济济,自己做得再好,总有人做得更好,但好在他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了自己擅长且喜爱的方向。
这些年,在大众看来,庞众望是一个“抗争命运的勇士”,但他却认为:我并没有去抗争命运,而是顺其自然做一些事情,遇到了困难就应该去解决困难。
无数网友被庞众望如此强大的精神内核所震撼,而今年4月,他的一番话语再度引发全网热议……
三、科研报国是时代使命
2025年4月13日,在其规划大学对话活动上,庞众望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说:我们这代人的时代使命,就是科研报国。
这一番言论让大家想起他的母亲,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而庞众望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
从庞众望的发言里,能感受到这代人独有的清醒与坚定,他们知道科研之路布满荆棘,却依然选择迎难而上,他们明白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所以拒绝“躺平”,他们见过生活的苦,所以更想为下一代创造甜。
其实这些年,“寒门贵子”并不少见,每年都有不少农村孩子考上名校,但为什么在大家心里,庞众望始终是“寒门贵子”的标杆?仅仅是因为他的成绩吗?当然不是!
比起分数,庞众望身上那种强大的精神内核才是最打动人的。面对贫困,他不抱怨、不放弃,用双手改变命运,面对诱惑,他坚守本心,靠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面对困难,他总能保持清醒的认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
他的精神内核,是母亲病床前“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的谆谆教诲,是面对生活苦难永不低头的倔强,更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
庞众望的故事告诉大家,真正的志向高远,从不是遥不可及的空谈,而是脚踏泥泞、心怀山海,用一生奔赴的坚定选择。
笔者认为
庞众望的故事,早已超越了个人逆袭的范畴,这个从寒门深处走来的青年,没有被生活的重压碾碎志气,反而在苦难中淬炼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他深知科研报国绝非易事,却依然以清醒的认知,主动扛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真正的强者,从来不是被命运偏爱之人,而是在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选择为理想拼尽全力、为家国负重前行的清醒追梦人。
参考资料:
极目新闻:2024年6月7日《捡废品考上清华的庞众望读博士了,有自强不息就会有“寒门出贵子”》
光明网:2024年6月17日《不负“众望”!他的标签更新:清华博士+发表SCI论文+国家发明专利三项……》
中国网:2025年4月16日《捡废品上清华庞众望说科研报国是使命 :我们这代人的时代使命,就是科研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