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北京的一场拍卖会成为了艺术圈热议的焦点,一声槌响,一幅名为《丰碑》的油画以近两千万元成交,如此天价震撼人们的同时,也引起了诸多疑惑,甚至质疑。
然而奇怪的是,同样的主体物,几年前的另一幅与之极其相似的作品《文物·新产品设计》在2006年的拍卖中仅以198万元落槌,两者之间近十倍的差价,网友纷纷好奇:这不就一个“破烂”发动机么,凭啥这么值钱?难道就因为画的像?为啥这个竖着放的比横着放贵十倍?
冷军:自学成才的超写实大师
作为近现代全世界范围内数一数二的超写实绘画大师,出生于四川农村的冷军并非出身科班,从来没有接受过正统美术教育的他,甚至家庭环境也没有什么艺术氛围,但是即使这样,冷军自幼便对绘画展现出浓厚的兴趣。
可是贫困的家境根本不支持他上美术辅导班,面对现实的困难,冷军只能另辟蹊径,他开始模仿电影海报、杂志封面,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凭借着对艺术的执着和惊人的毅力,一步步摸索绘画技巧,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1980年,冷军第一次接触到西方超写实主义作品,这是一个兴起于近现代的美术流派,强调极致的临摹和写实表现,简单地说,可以理解为,要画的和超清照片一样。
第一次接触这个类型的作品的冷军,被画面中极致的细节刻画和极真实的光影表现深深震撼,之后他就开始专注于静物和人物肖像的临摹,在反复的练习中,不断磨砺自己的技艺,并逐渐将超写实主义的精髓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
美术这个东西,从人类社会诞生之初便存在,几千年间,发展出无数的分支与流派,对于美术作品而言,画的像和画的有内涵以及画面有情感等等因素都是一个非常“玄学”的东西,可能你认为好的作品,在别人眼里就啥也不是。
超写实主义绘画,侧重点当然在于“画的像”可是往往会缺乏情感内核,给人的感觉就只有单纯“画的像”这就导致这一流派的画家总深受“只是画匠,不是艺术家”的困扰。
冷军显然也没躲过这一魔咒,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作品并未得到广泛认可,甚至不断有人质疑他作品的艺术价值,认为其不过是“照片式的复制”,画的再像,也只不过是一种“复制粘贴”缺乏艺术的灵魂和情感。
面对质疑,冷军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并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他认为,超写实艺术并非只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要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去展现事物背后的生命力和情感,最终达到“超越现实”的艺术境界。
《文物》与《丰碑》:两台发动机背后的时代隐喻
1998年,冷军在废品回收站偶然发现了一台锈迹斑斑的破旧发动机,这台被时代遗弃的工业产物,在大多数人眼中或许只是一堆废铁,但在冷军的眼中,却成为了他创作的灵感源泉。
他仿佛看到了未来考古学家挖掘出这台发动机的情景,它如同远古时代的文物一般,静静地躺在历史的尘埃中,诉说着工业文明的兴衰荣辱,于是,他决定将这台横躺的发动机绘制成一幅超写实的作品,并将其命名为《文物—新产品设计》。
在创作《文物》的过程中,冷军展现了他对细节的极致追求,画中的发动机,每一处锈迹、每一个划痕、每一个螺丝,甚至每一处经年累月沉淀的灰尘质感都被精细刻画,仿佛它真的历经过岁月的洗礼,带着历史的沧桑感。
这幅作品是冷军对整个工业时代的反思,他试图通过这台横躺的发动机,去表达工业文明的衰落与遗忘,以及他对过度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担忧。这种内敛的情感表达,如同静水深流,需要观者用心去体会和感受。
《文物》这幅作品最终于2006年的拍卖会上,以198万的价格成交价,与冷军其他作品相比起来,并不算很高。
七年之后,冷军再次以发动机为主题进行创作,这一次,他创作的作品名为《丰碑》,与《文物》中横躺的发动机不同,《丰碑》中的发动机被竖立起来,如同纪念碑一般矗立在画面中央,象征着工业力量的崛起与社会进步。
《丰碑》的创作,体现了冷军对工业文明的另一种解读。他不再着眼于工业文明的衰落,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力量和社会进步。
竖立的发动机,象征着人类的创造力和征服自然的雄心,它像一座丰碑,记录着工业时代的光辉岁月,也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除了精神内核更加丰富。
与《文物》的低调内敛不同,《丰碑》传递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它象征着工业文明的辉煌成就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也体现了冷军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市场反响与价值探讨:象征意义的力量
《文物》与《丰碑》虽然都以破旧的发动机为题材,但市场对它们的反应却截然不同,人们不禁好奇,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答案或许就隐藏在两幅作品所蕴含的象征意义之中。
《文物》以横卧的发动机象征工业文明的衰落与遗忘,表达了一种内敛而略带悲观的情绪,这种“沉寂”的表达形式,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并未引起广泛的共鸣,因此其市场价值也相对较低。
而《丰碑》则以竖立的发动机象征工业力量的崛起与社会进步,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种“昂扬”的表达形式,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也更符合当时的社会思潮,因此,《丰碑》在市场上获得了更高的认可,其价格也一路飙升,最终以近两千万元的天价成交。
当然,艺术市场的价值判断并非仅取决于作品的象征意义,还包括艺术家的技艺水平、作品的思想深度、艺术家的市场地位等多种因素,冷军在超写实主义领域的深厚造诣,以及他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都为他的作品增添了独特的价值。
冷军与超写实主义的未来
《文物》与《丰碑》的巨大价格差异,也引发了人们对艺术市场价值判断的思考,提醒我们艺术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上,更体现在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大家对这两幅作品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冷军的作品是否拥有“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他的作品究竟值不值这个价?
信息来源:
中国国家画院-冷军《丰碑》170cm×100cm-1992年-布面油画.
中国国家画院-冷军《文物·新产品设计》97cm×126cm-1993年-布面油画.
中国知网 在回归传统中追求自由—记当代油画艺术家冷军 子不语 《钛学术》
限制·自由—冷军油画作品展 许晶 《艺术市场》
冷军超写实油画研究 刘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