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位云游僧,意外参透钟繇“不传秘法”,300年来无人能敌

三余书社啥 2024-08-03 01:25:54

明朝末年,书法界涌现出一批用笔狂怪,书风个性的“艺术高手”,譬如王铎和徐渭的草书,点画奔放野逸,乍一看犹如儿童涂鸦,艺术气韵十分强烈,尤其是明末清初的更迭之际,书画家内心的痛苦、郁愤无处发泄,只能寄托于线条、形态的夸张变化,以此暗喻自身处境,或者真正的思想情感。

譬如“东方梵高”八大山人,他本名朱耷,乃明朝皇室之后,少时富贵显赫,钟爱诗词书画,可清人入关后,忌惮他的身份,将他一家全部杀害,只有母亲带他逃命,躲过了一劫,后来剃发为僧,并去除名字的“牛耳”两字,号称八大山人,以此告诉清人自己无心争权,但他心中的仇恨没有消减。

于是把心中不满,展现于绘画作品,所绘制的人物、动物皆在翻白眼,风格十分独特,拥有这般坎坷命运的书画家,除了八大山人,同时期还有一位“云游僧”石涛,本姓朱,名若极,靖江王朱赞仪的十世孙,朱亨嘉的长子,1645年八月初三,其父朱亨嘉自称监国,隆武二年被朱聿键处死。

而且清人夺取江山,他的身份特殊,为了保命朱若极逃入湘山寺,像朱耷一样,削发为僧,改名为石涛,虽然石涛远离尘世,但于朱耷一样,令清人忌惮,所以康熙南巡时,他两次接驾,高呼万岁,而心中挣扎万分、孤寂愁郁,一生浪迹天涯,欣赏壮丽的山河美景,把情绪发泄到绘画之中,由此形成超凡的绘画功力。

黄锦祥称赞曰:“略逊八大之画坛奇僧,名震于今”,王原祁将他誉为“大江以南第一”,甚至他的《石涛罗汉百开册页》现在保守估值30亿,近代的绘画大家傅抱石,为了表达倾慕之情,用“抱石斋主人”作为自己的别号,正因如此,后世对于朱涛的了解停留于绘画层面,实际上他的书法不容小觑。

他一反常见的秀逸清俊之美,推崇浑穆古风,用笔沉着洞达、质朴从容,一派古雅醇和之象,同时石涛意外参透钟繇的“不传秘法”,钟繇临终前告诉儿子:“吾精思学,学其用笔,每见万类,皆画像之,其专挚如此”,书法精髓在于取学万物,不能只追一种风韵,形态丰富多变,彰显天然本真之美。

这一点石涛做到了,欣赏他抄写的小楷《道德经》,墨色浓厚,收笔大多呈现圆浑之态,犹如悬落而下的水滴,饱满浑实,点画绰约锐利、干练爽利,略带几分钟绍京的曼妙意味,还具有斩钉截铁的刀剑之气,艺术格调丰富多变,毫不夸张的说,此等多变的意韵美,300年至今无人能敌。

您对石涛的书法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6
三余书社啥

三余书社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