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苏区“扩红”运动为背景、融入兴国山歌元素的音乐新作《我送阿哥当红军》在兴国县正式发布,赢得业界广泛赞誉,得到《文旅中国》和央广网等众多媒体的关注。
此首由兴国的民营文旅企业由兴国县的老红军后代、党外人士工作室的文创工匠杨鑫作词,中国著名青年作曲家舒一夫作曲、中国红歌赛总冠军徐丹演唱,兴国春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筹资金出品,旨在提升山歌之乡魅力和激发全民爱党爱国热情的红色歌曲,不仅是该县“全面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又一新成果,更是其在非遗传承和创新中坚定文化自信、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内涵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该县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不断激发兴国山歌、兴国木偶戏等传统曲艺非遗传承人的才智,有效推进传统曲艺高质量传承和发展。通过融合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创作了《来不及说再见》《苏区干部好作风(新编)》等系列红色歌曲。这些歌曲极具“兴国山歌”风格,旋律优美,富有时代气息和革命精神。此外,该县还组织传统曲艺非遗传承人开展流动传唱(展演)活动,传递党的好声音、宣传党的好政策、倡导文明健康新风尚。
与此同时,该县努力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社会价值,积极探索非遗活化利用新路径。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依托江西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充分发挥杨鑫、邱日金和杨利发等传统技艺非遗传承人的引领作用,采用“工坊+农户”模式,建起兴国倒蒸红薯干工坊、兴国鱼丝工坊和兴国客家米酒酿造工坊,带动70余户农户参与生产加工销售,不仅有效保障了就业,还显著增加了收入;其中,倒蒸红薯干工坊、鱼丝工坊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形成了非遗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