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总有一些人的抉择令人禁不住反复思量,陈行甲无疑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
1971 年,陈行甲诞生于湖北兴山,自小他便展现出勤奋好学的特质,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成功考入武汉大学数学系。在求学期间他与一生的挚爱刘宏霞不期而遇,尽管两人的家庭背景存在较大差异,但他们毅然冲破世俗的偏见,最终携手相伴。
毕业后陈行甲步入仕途,回到家乡工作,并一路晋升至兴山县团委书记一职。在此过程中,他始终锐意进取,考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系,为自己的未来发展积淀了更为丰厚的知识与能力。2011 年 10 月,陈行甲被委以巴东县县委书记的重任,巴东位于鄂西山区的县城,是国务院重点关注的贫困县。全县总人口 50 万,贫困人口高达 17 万,占比逾三成,极端贫困户甚至连基本的生存都难以维系,而且这种贫困状况并非零星出现,而是大范围存在。
巴东的贫困不单表现在经济层面,其政治生态同样令人忧心忡忡。官员收受贿赂的情形屡见不鲜,陈行甲就曾遭遇过老板送来两根金条的情况,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陈行甲毅然决然地立下决心,誓要改变这一切,因为他深知自己肩头承载着无比沉重的责任。为了整肃巴东的不良风气,陈行甲强力推行“五个严禁”政策:严禁干部对职责范围内可办理的事务不按时限或承诺时限办结;严禁干部吃、拿、卡、要;严禁干部工作日午餐饮酒;严禁机关干部工作时间上网玩游戏、炒股票、看电影;严禁党员干部参与赌博。
在反腐的征途上,陈行甲毫不留情,巴东县副县长邓明甲因受贿超百万而落马,县委副书记薛昌斗被双规,县长刘冰也受到停职检查。短短五年间,他一举拿下了 87 名贪官。而这一路走来并非坦途,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遭遇诸多质疑。在陈行甲的不懈努力下,巴东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巨变。政治风气显著改善,干部们重新燃起为百姓办实事的热忱,不再敷衍塞责、推诿拖拉。与此同时,陈行甲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借助网络媒体的强大力量,录制巴东 MV,举办极限运动,大力宣传巴东旅游,巴东的经济逐步有了起色。县城铺上了崭新的沥青路,道路变得整洁干净,出租车和公交的出现也为百姓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015 年 6 月 30 日,陈行甲荣获中组部表彰,被评为优秀县委书记。正当其前途一片光明之际,他却向省委领导递交了辞职书。他辞职的缘由:一是与恩施州的某位领导关系不睦,二是担忧家人的安全,三是对官场的黑暗深感失望,认为继续任职或许无法达成自己“惩恶扬善”的初心,在担任巴东县委书记期间,他的人身安全时刻受到威胁,甚至到了夜晚都不敢独自外出。
辞职后的陈行甲毅然投身公益事业,在深圳创立了《恒辉公益基金会》。他发起的“联爱工程”,通过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以及一线数据的收集整理,向国家有关单位进行汇报,有力推动了药物政策的完善,为儿童癌症患者节省了巨额医疗费用。此外,为关怀在抗击疫情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后代,他所创办的基金会牵头启动了“传薪计划”,为未成年子女提供教育经费直至大学毕业,并为已上大学的孩子提供暑期公益组织实习的机会。陈行甲的经历发人深省,它不仅反映出当下官场生态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官员在坚守正义和原则时所遭遇的艰难与无奈。我们不禁要追问,究竟怎样才能营造出一个优良的官场环境,让更多如同陈行甲这般怀揣理想、勇于担当的官员能够充分施展自身的才华?而身为普通民众,我们又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做出怎样的贡献?陈行甲的故事或许只是个例,但它所引发的思考却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衷心期望在未来,我们的社会能够持续进步,让正义得以伸张,让每一位为人民服务的官员都能安心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