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了两次工后才知道,卫生间防水施工要记住这6个要点,都是教训

珂珂说家居 2025-02-17 05:20:55

真的忍不住吐槽!好多人装修完卫生间,没多久就开始出现各种问题。

卫生间墙角发霉、掉皮,楼下邻居还找上门抱怨天花板漏水,这糟心的场景谁碰上谁倒霉!

说到底,就是防水没做好,这可不是小事,不仅把好好的装修给毁了,还可能引发邻里矛盾,到时候重新翻修,那可真是又费钱又费力,纯纯的冤大头!

下面我就把自己装修两次卫生间总结出来的 6 个防水施工要点分享给大家,只要照着做,防水效果绝对有保障,再也不用担心返工的糟心事!

1、基层处理都做不好,还想防水?做梦!

连地面和墙面都没清理干净,到处都是灰尘、油污,还有裂缝也不修补,就想着直接做防水,这不是瞎搞嘛!

基层处理可是防水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施工前必须把地面和墙面的浮灰、油污彻底清理干净,有裂缝的地方一定要好好修补,保证基层干净、平整、坚实。

只有这样,防水材料才能和基层紧紧粘在一起,发挥出最好的防水效果。

要是基层处理不到位,那防水材料就跟没根的浮萍一样,根本起不了作用,后期不漏水才怪呢,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2、防水材料乱选,你这钱花得可真冤!

现在市面上的防水材料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但有些人选材料的时候,根本不做功课,随便选一个就用,这不是拿自己家开玩笑嘛!

墙面和地面的防水材料选择是有讲究的。

墙面适合用刚性防水材料,它强度高、耐水性好,能有效防止墙面渗水。

地面就得用柔性防水材料,它柔韧性好,能适应地面的轻微变形,防止地面开裂导致渗漏。

还有,买材料的时候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千万别贪图便宜买到假货,有些不良商家就喜欢坑不懂行的人,卖的假货防水效果差得要命,钱花了,事儿还没办好,这不是冤大头是什么?

3、涂刷技巧都不懂,防水能好才怪!

防水材料选好了,涂刷的时候也得讲究技巧,可有些人根本不当回事,随便刷刷就完事了。

涂刷的时候,要先刷立面,也就是墙面,再刷平面,也就是地面。

而且下一遍涂刷的方向要和上一遍垂直,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角落都能刷到,不会出现漏刷的情况。

另外,防水涂层的总厚度不能低于 1.5 毫米,太薄了防水效果不好,太厚又容易出现鼓泡、开裂等问题。

那些不按要求涂刷的人,就是在给以后的漏水问题埋下隐患,等真出了问题,哭都没地儿哭去!

4、防水高度都不重视,你家卫生间迟早要遭殃!

很多人做卫生间防水的时候,只关注地面,却对墙面的防水高度不管不顾,这简直是大错特错!

不同区域的墙面防水高度是有标准的:

淋浴区的墙面防水高度不能低于 1.8 米,洗澡的时候水溅得到处都是,要是防水高度不够,水汽就会渗到墙里,时间长了墙面就会发霉、脱落。

干区的墙面防水高度也不能低于 0.3 米,洗手盆附近的墙面防水高度要在 0.7 米以上,浴缸周围的墙面防水要高出浴缸 0.3 米。

那些不重视防水高度的人,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到时候卫生间到处都是问题,可别怨别人没提醒过你!

5、闭水试验都不做,你这防水做得有啥意义?

防水施工完成后,闭水试验是必须要做的,这可是检验防水效果的关键一步。

可有些人就是偷懒,觉得麻烦,不做闭水试验就直接进行下一步施工。

闭水试验的时候,要在卫生间里蓄满水,蓄水深度不能低于 20 厘米,然后观察 48 小时以上。

在这期间,要密切关注楼下对应位置有没有渗漏现象,要是发现有渗漏,那就说明防水没做好,得赶紧返工处理。

那些不做闭水试验的人,就是在拿自己家的房子冒险,等以后漏水了,才发现问题,那时候再后悔就晚了!

6、保护层施工都不做,你家防水层能撑多久?

闭水试验合格后,还得给防水层做一个保护层,可有些人就是省这一步,觉得没必要,这想法简直太天真了!

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不小心破坏防水层,比如搬运材料的时候可能会刮伤防水层,贴瓷砖的时候可能会砸坏防水层。

所以,我们要用水泥砂浆在防水层上做一层保护层,厚度要适宜,既能保护防水层不被破坏,又不会影响后续施工。

那些不做保护层的人,就是在白白浪费之前做防水的努力,防水层一旦被破坏,漏水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到时候可别叫苦不迭!

卫生间防水施工真的很重要,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掌握了这 6 个要点,其实一点都不难。

希望大家在装修卫生间的时候,一定要重视防水施工,严格按照这些要点来做,千万别偷懒、别马虎。

0 阅读:21
珂珂说家居

珂珂说家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