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更每天分享精彩故事:
2024年11月,经黑龙江省委批准,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对省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艾书琴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决定给予艾书琴开除党籍处分;由省监委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陕西有句老话:“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用这句话来形容艾书琴的人生经历再合适不过!她躲得了在任时期的查处,却躲不了退休后纪委部门对她的“倒查十年”,也终究是要为自己所犯下的贪污腐败行为,负担起应有的法律责任!

公开资料显示:艾书琴,女,1954年生,满族。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政工师。1972年参加工作,曾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第十届、十一届常委、黑龙江省社会学学会会长。

艾书琴,这位曾经在体制内混得风生水起的70岁老人,或许从来没有想过,在她以为可以轻松享受退休生活,纪委的“追查大军”会像过年一样不请自来,她原本以为,退休后可以就此高枕无忧,但现实告诉她,过去的种种行为终究是不可能逃脱的,退休10年后,还是被纪委请去“喝茶”, 还是那句话,手莫伸、伸手必被抓,不要有任何侥幸的心理,否则就会跟艾书琴一样,退休了还会被抓回来受审,落得晚节不保。

她的职业生涯从1972年开始,在鸡西电业局的农场知青岗位上度过了三年,混得如鱼得水、风生水起;而后,她在广电局从副科长以优雅的姿态一路升迁,直至担任各种高层职务。真是应了那句话:“越往上走,越是迷途知返”。在她任职的这些年里,艾书琴时常能在系统内游刃有余,对付那些审查和监督,真是个老练的“说走就走”的角色。
从1993年起,她担任了鸡西市滴道区政府副区长的职务,之后又当上了妇联主席。常有人说,妇联的地位在某些城镇还挺强大,艾书琴也不例外,她的权力在这个岗位上可以说是如鱼得水。直到1998年,她已然成为鸡西市委的副秘书长,被誉为“地方大佬”,自信满满地在各种会议上挥斥方遒。
艾书琴在2003年后又担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直到2015年,退休前,犹如在舞台上表演了一场精彩的独角戏,谁知“下台后”她却成了纪委的重点对象。

经过细致的调查,真相浮出水面:这个原本应该是清风明月、清白无辜的党员干部,竟然在政治纪律上打了个翻身仗,直面组织的审查犹如蚂蚁碰上了大象,完全不把规矩放在眼里。
究其原因,这位艾女士不仅扮演了一个本该洁身自好的领导角色,反而像是无头苍蝇般乱撞,在违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她竟敢违反廉洁纪律,和赚钱亲密接触,利用职权给予她人钞票,这种“阴暗生意”的操作,比去年流行的网络连环烧烤还要惊悚。

与其说她是在职场上拼搏,不如说她是在商场上风生水起。艾书琴想必是受到什么魔法的启发,利用自己的地位为别人谋取利益,甚至在企业经营中肆无忌惮,真的是把组织的“规矩”抛到了九霄云外。艾书琴的行为简直就像是把拎着大包的财神爷当成了失业的乞丐,反正对自己有利,什么都可以干!
在她的星转斗移之下,“权钱交易”成为了她的金名片,这位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在贪欲面前就像霜打的茄子,彻底萎缩。她的忠诚与老实不再,只剩下了自欺欺人的空虚与失落。更令人扼腕的是,作为一名党员,艾书琴居然把初心使命抛在了脑后,似乎在她的字典里,廉洁二字早已成了一种奢侈。

艾书琴的种种行为不啻于给纪律的河流投下了一块巨大的石头,激起了层层波浪,整个反腐的天气预报也因此变得更加不可预测。面对如此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当然不能以温和的态度来处理。她的受贿罪嫌疑如乌云般压在她的头顶,等待着的将是严厉的法律制裁。艾书琴过上了“人生如戏”的日子,却没想到这场戏是反腐的“大戏”!
在这出戏的最后,或许我们应该记住的并不是艾书琴的名字,而是要永远警觉于那条看似光滑却布满荆棘的“权力之路”。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干部,也许才是对自己和她人最好的交代。希望下次听到艾书琴的故事时,我们能见证的不再是错位的权力游戏,而是清白的信仰和坚守的初心——这才是反腐斗争的真正意义所在!

六更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这位古稀之年被查,曾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的艾书琴,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