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淦:离家一顿饭,临朝三声骂,他是雍正的魏征,乾隆的包拯

博史通今 2023-11-08 13:40:51
楔子:

在山西兴县,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乾隆年间,左都御史孙嘉淦告老还乡。由于孙嘉淦一辈子清廉,家无余财,为了荣归故里,孙嘉淦装了几箱子砖头带回家。没想到在半路上被人举报,乾隆派人检查孙嘉淦的箱子,发现箱子里竟然不是金银,而是砖头。乾隆很感动,下旨将孙嘉淦的砖头全部换成金银。

这只是一个故事,可信度不高。但是,民间文学创造出来的情节,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品格。

孙嘉淦在清朝是个非常奇特的人,他不仅清廉,而且忠直。雍正把他当魏征,乾隆把他当包拯。在历史上,他的故事远比传闻中精彩。本文,笔者将为大家讲述清代三朝名臣孙嘉淦。希望通过他的故事,砥砺大家前行。

一顿饭吃出三个举人

根据《清史稿·卷三百三》记载:

孙嘉淦,字锡公,山西兴县人。

孙嘉淦,字锡公,号静轩,山西兴县临河里人。孙嘉淦的父亲名叫孙天绣,祖上也是耕读之家。可惜,到了孙天绣这一辈,家道中落,但孙天绣仍以读书人自居。

孙天绣有四个儿子,长子夭折了,其他三个儿子分别叫孙鸿淦、孙嘉淦、孙扬淦。三兄弟性格各异,老二孙鸿淦为人敦厚、老三孙嘉淦性格耿直、老四孙扬淦处事灵活。最为难得的是,这兄弟三人最后都考中了进士。一门三进士,而且还是亲兄弟,这在古代非常罕见。也说明了孙天绣教子有方。不过,关于这“一门三进士”的背后,有一个著名的故事。

康熙三十年,山西省乡试发榜,解元(乡试第一名)正好是兴县人,姓尹。按照当地的礼节,新举人要逐个拜访当地的士绅。孙天绣自认为自己也是读书人,解元郎尹解元肯定会来拜访自己。于是早早地准备好一桌子酒菜,在家等着尹解元上门。

不承想,孙天绣从早晨一直等到日上三竿,尹解元还是没来。孙天绣有点着急,出去一问才知道,尹解元早就回去了。

孙天绣又气又羞,直骂尹解元看不起人。等他回家,发现三个儿子都眼巴巴地看着一桌子菜,垂涎欲滴。当时,孙嘉淦只有9岁,他问孙天绣:“爹,咱们到底是要请谁呀?”孙天绣说:“本来要请举人老爷,可人家不给面子。”孙嘉淦听完认真地说:“举人有什么了不起,回头我们仨兄弟都给您考个举人回来!”

孙天绣大喜,对三个儿子说:“既然如此,那就请三位举人入席吧!”

于是,孙嘉淦三兄弟把菜肴全部吃光。从此发誓一定考中举人。此后,孙天绣对三个儿子要求甚严,早晨鸡鸣则起床,每天认真攻读,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休息两天,平时如果有谁偷懒,动辄棍棒侍候。到了康熙五十一年,三兄弟在山西省乡试中同时中举,创造了山西科举史上的纪录。在当地,也是一段佳话。

康熙五十二年,孙氏三兄弟进京赶考,孙嘉淦一举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任翰林院检讨,从此踏入仕途。

若干年后,孙嘉淦回忆后说,他之所以能踏上仕途,是因为父亲的那一顿“举人饭”。

李白在《少年行二首》中说: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意思是说,青少年怀抱着豪壮的理想,自会有振作奋起的一天。在封建社会,青年学子以科举登顶为理想,孙嘉淦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考中进士,可见其坚韧的性格。

三句骂出现一位名臣

二月河在他的《雍正皇帝》中,塑造了一个叫孙嘉诚的刚正不阿之臣,此人在午门求雨的画面,让很多人印象深刻。实际上,历史上没有孙嘉诚,而孙嘉诚的原型人物就是孙嘉淦。不过,在历史上,孙嘉淦可没有被年羹尧杀掉,他到乾隆年间,善终。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驾崩,雍正帝登基。雍正为了彰显自己从善如流,下旨让文武百官上奏陈事。孙嘉淦素来耿直,他直接给雍正帝上了一道奏疏,根据《清史稿·孙嘉淦传》记载:

嘉淦上疏陈三事:请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

奏疏上的主要内容就三句话,分别是要亲近骨肉兄弟,停止纳捐,暂停西北用兵。

孙嘉淦的这三句话,是有针对性的。当时雍正刚一登基,就派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远赴西宁征讨罗卜藏丹津,为了支持年羹尧,雍正几乎倾全国之力,加重了陕西、河南、湖广等地的负担。

另外,雍正帝为了稳固皇权,一方面拉拢允禩,另一方面打压允禟、允禵和胤䄉等人,朝中纷纷有传言,说雍正帝苛待自己的兄弟。而“纳捐”之事,是康熙朝遗留的陋习,雍正帝登基后,只顾着清理亏空,并没有停止纳捐。

孙嘉淦所奏的三件事,都直接刺激到了雍正帝的神经,与其说是向雍正提建议,不如说是骂雍正。雍正看完孙嘉淦的奏折,怒不可遏,他立即召孙嘉淦前来。《清史稿·孙嘉淦传》记载:

(上)曰:“翰林院乃容此狂生耶?”大学士朱轼侍,徐对曰:“嘉淦诚狂,然臣服其胆。”上良久笑曰:“朕亦且服其胆。”

雍正厉声问孙嘉淦:“翰林院怎么能容得下你这样的狂徒?”

当时,文华殿大学士朱轼在雍正身边,他见雍正发天子之怒,恐怕孙嘉淦接下来会遭殃,朱轼连忙说:“孙嘉淦虽然狂妄,但我很佩服他的胆识。”雍正听完后,忽然转怒为喜,大笑道:“朕也佩服他有这样的胆量。”

于是,雍正擢升孙嘉淦为国子监司业,而后,又擢升孙嘉淦担任国子监祭酒。

孙嘉淦“骂”了雍正三句,不但没有被贬谪,反而被雍正帝重用。在当时的士林中,孙嘉淦的名气被迅速传开,一时间,孙嘉淦名声大振。

笔者认为,雍正之所以会重用孙嘉淦,一方面是因为孙嘉淦的确耿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朱轼的提醒。朱轼其实是在告诉雍正,现阶段,正需要展现帝王的胸襟,而孙嘉淦给了雍正帝这个机会。

孙嘉淦在担任国子监祭酒(从四品)期间,多给雍正帝上奏,每次都直面时弊,有时候甚至不给雍正帝留颜面,这让雍正帝非常不爽。但雍正帝了解孙嘉淦并无恶意,经常感叹道:孙嘉淦真是朕的魏征啊!

孙嘉淦不爱钱财。有一次,雍正让孙嘉淦举荐国子监的教习,孙嘉淦举荐方从仁,结果方从仁并不称职。雍正帝迁怒于孙嘉淦。《清史稿》云:

上语诸大臣曰:“孙嘉淦太戆,然不爱钱。”命免罪,在户部银库效力行走。

雍正对诸位大臣说:“孙嘉淦性格憨直,然而不爱钱财。朕便罚孙嘉淦在户部银库中效力。”

当时,果亲王允礼监管户部,他看到孙嘉淦管理户部账目,分毫不差,便向雍正禀报此事。雍正听闻后感慨不已,随后调任孙嘉淦为顺天府尹一职(正三品)。

雍正九年,孙嘉淦的父亲孙天绣病逝,孙嘉淦回乡守制,待他回到京城,仍任顺天府尹,兼任工部侍郎,正式迈入正二品的门槛,成为朝廷大员。

古人云:父有诤子,不亡其家;君有诤臣,不亡其国。

孙嘉淦为人忠直,堪称诤臣。

一封奏疏影响后世

雍正十三年夏天,雍正帝在圆明园驾崩,宝亲王弘历登基,是为乾隆帝。乾隆帝早闻孙嘉淦之名,甫一登基便调任孙嘉淦为吏部侍郎。年底,又调任孙嘉淦为左都御史,仍兼吏部侍郎。

这个时候,孙嘉淦给乾隆帝写了一封非常著名的奏疏,这封奏疏被后世称之为“三习一弊”。其主要内容是说:为君者如果习惯听大臣的奉承之言,称之为“耳习”;习惯了大臣的卑躬屈膝,是为“目习”;习惯了一言九鼎,不听谏言,是为“心习”。如果人君有了“三习”,则必然会被小人蒙蔽。希望乾隆帝以奏疏为戒。

“三习一弊”从人性角度分析上位者,对后人广泛引用,影响深远。乾隆帝看完孙嘉淦的奏疏,非常赞同孙嘉淦的观点,他将“三习一弊”抄写下来,挂在养心殿。随后升任孙嘉淦为刑部尚书。

在笔者看来,虽然乾隆帝在历史上有较大争议,但在他登基初期,还是比较勤政的,孙嘉淦的奏疏,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乾隆元年,河南出现冤案,乾隆派了两位钦差大臣前往,都未能查清案情。无奈之下,乾隆派孙嘉淦这个刑部尚书亲自前往,史载:

上命嘉淦往讯,得其冤状十馀人尽脱之。

孙嘉淦到河南后,仔细审查,认真断案,将涉案十余人的冤情全部审理清楚,还百姓公道。

乾隆三年九月,直隶总督李卫弹劾河道总督朱藻贪污,孙嘉淦前去核查,朱藻听闻后,连忙送钱给孙嘉淦疏通关系,不料孙嘉淦压根不见朱藻,直接查案。最终证实李卫所言属实,朱藻被下狱问罪。

后来李卫去世,乾隆任命孙嘉淦为直隶总督。在直隶期间,孙嘉淦除了治理河道,赈济灾民外,还清理了冤狱。孙嘉淦断案如神,不仅不收受贿赂,而且喜欢亲自到现场采集证据,以理服人。举三个例子:

(一)有一次,有个姓纪的百姓在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把红豆汁洒在衣服上,和血色非常接近。正巧村子里出了一场人命案,捕快为了立功,硬说纪某就是凶手。纪某忍受不住酷刑,被屈打成招,孙嘉淦后来重新审理此案,不仅还纪某清白,还抓住了元凶。等孙嘉淦离开的时候,百姓们十里相送,称他为“包公再世”

(二)直隶有个叫王宰的秀才,为了谋取邻居家的财产,投靠了乾隆帝的七叔允祐门下。邻居听闻孙嘉淦不畏权贵,便告到孙嘉淦那里,孙嘉淦直接找到允祐,请允祐把人交出来,否则就奏报乾隆。允祐也怕孙嘉淦,只得交人。

(三)直隶有个叫焦韬的人,和知府有罅隙。俗话说,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知府后来找机会诬陷焦韬串通白莲教,聚众谋反。将焦韬屈打成招,并株连焦韬的亲戚、族人上百人。按照规定,这样的大案必须要经过总督的审查,孙嘉淦查阅案卷,决定重审,最终发现破绽,不仅帮焦韬洗清冤枉,还救了数百名无辜者。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孙嘉淦清正廉洁,为百姓清理冤狱,本质上就是为生民立命。他是一个道德高尚,且使命感极强之人,值得后人敬佩。

两大宰相与他不合

孙嘉淦从不攀附权贵,雍正后期,鄂尔泰和张廷玉分班左右,在朝中有分庭抗礼之势,但孙嘉淦不仅不巴结,反而多次上奏弹劾二人,因此和鄂、张二人都不合。孙嘉淦在担任工部侍郎期间,兼任一段时间的河东盐政,当时有人诬陷孙嘉淦贪污,雍正帝将奏折拿给鄂尔泰看,鄂尔泰说:

“孙嘉淦性或偏执,若操守,臣敢以百口保之。”

鄂尔泰的意思是说,孙嘉淦虽然有点偏执,但若论操守,我还是敢给他打包票的。

后来雍正派人调查,孙嘉淦果然清清白白。可见,鄂尔泰虽然和孙嘉淦有罅隙,但只是政见不同,并不针对孙嘉淦的人品。

笔者认为,一个人能让对手佩服自己的人品,那这个人就已经很伟大了。

乾隆十五年,乾隆帝对张廷玉日渐不满,张廷玉告老还乡后,乾隆又下旨追缴朝廷御赐之物。这个时候,没有人敢替张廷玉说话。唯有孙嘉淦例外。史载:

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乃皇考简用大员,朕所倚任,自当思所以保全之。而无知之徒,妄行推测,如满人则思依附鄂尔泰,汉人则思依附张廷玉。不独微末之员,即尚侍中亦所不免。即如李卫身后,无一人奏入贤良祠者,惟孙嘉淦与鄂尔泰、张廷玉不合,故陈奏耳。

这段话很长,大致意思是,鄂尔泰和张廷玉当权的时候,所有人都依附他们,只有孙嘉淦此前和鄂尔泰、张廷玉不和。现在他们俩失势了,大家竟然没有一人奏请将二人入贤良祠。还是孙嘉淦主动奏请,将鄂、张二人入祀贤良祠。

由此可见,孙嘉淦虽然和张廷玉、鄂尔泰不和,但他为人正直,并没有私心。

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说:不以己私累天下。

孙嘉淦这样的人,值得后世敬佩。

乾隆十二年,孙嘉淦65岁的孙嘉淦告老还乡,几次挽留都未成功,本文开篇提到的那个带砖头回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不过,两年后,孙嘉淦被乾隆召回京城,而后担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十七年,70岁的孙嘉淦再次被重用,担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第二年,孙嘉淦在京去世,享年71岁。乾隆帝赐谥号“文定”。

慈惠爱民曰“文”,纯行安民曰“定”,文定二字,再适合孙嘉淦不过。

在笔者看来,孙嘉淦在康熙朝高中进士,敢于向雍正帝谏言,在乾隆朝更是鞠躬尽瘁,他40年的仕途生涯,硕果累累,可以用“能吏”来形容之。

笔者认为,孙嘉淦在能力出众的同时,最让人钦佩的是他的品格。他耿直、廉洁、不谄媚、无私心,堪称一代名臣。

李叔同有一句名言: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抛开孙嘉淦身上的封建标签,他大公无私、为民奔走,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格,实乃是后世士大夫的楷模。

本文参考:《清史稿》《清史讲义》《清朝野史大观》。

1 阅读:283

博史通今

简介:推敲历史细节,深刻描绘史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