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的底气

迷茫时就读情感 2025-02-04 17:36:32

孩子都希望被爱、被温暖、被信任,不管表现的怎么样,尊重当下每一次经历和体验,能得到公平的对待。

不要有改变孩子的念头,让爱流动起来,顺应孩子的天性发展,人生就应该是幸福和快乐的。

透过行为,看见自己与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都经历过孩子磨蹭的行为,每个父母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而大多数人会选择一种最简单便捷的处理方式——吼叫。

事实上,每个孩子的行为背后都可能有一些被忽略的东西。

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透过孩子的行为,更多地思考行为背后的感受和需求时,你将看到更为真实的孩子和自己,这会改变你和孩子的互动模式。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孩子所经历过的东西会影响他今后的行为、思考方式、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也会影响他成为怎样的人。

‬读懂孩子的情绪

感受永远不会因为遭到禁止而消失,它只会被扭曲,并且以异常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

对于孩子的情绪,我们先要认清孩子的需求;先面对情绪,再解决问题。

当孩子处于情绪压力中时给予帮助,使孩子脱离压力状态,比如共情他们的感受,倾听、陪伴、拥抱他们。

与孩子保持温暖、积极、稳定的互动关系,不要在孩子处于情绪之中时提出问题或建议。

‬读懂孩子的需求

安全感是养育的根基,培养孩子内在的安全感,是送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寻求过度关注其实就是孩子在提醒家长:请注意我。

寻求权利就是提醒家长:我很棒,请给我选择权,让我做主。

报复行为就是提醒家长:请认可我。

自暴自弃就是提醒家长:别放弃我。

家长只有关注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才能看到事情的根源,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看见孩子

不要担心孩子犯错,一味的接纳和鼓励不会让孩子更优秀。

孩子需要被关爱和接纳,更需要尊重。孩子希望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被认真对待,而不是被轻易忽视或否定。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当好“神助攻”,不要过多介入

青春期的孩子,“成人感”很强,想摆脱父母但是又依赖于父母。

他们想自己做主,但是判断能力有限,是非观还在形成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们不需要过多地介入,只需要在孩子需要我们“助攻”的时候,上去推一把就可以了。

帮助孩子解决社交难题,引导孩子善于和不同的人相处,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要有自己的主见,既要对别人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要保持自己的优势,坚持正确的见解。

不过多介入孩子的交往中,越管越叛逆,不如让他自己试一试。

‬共情孩子

‬孩子教育得好,生活会不断给你回报;教育不好,你将背负沉重债务。

教育,是最高回报的投资。

一个拥有良好共情能力的人,既有对自我情绪情感的洞察,也有对他人情绪情感的感知。

一个高效的教育,从来不是“说教”,而是“共情”,共情是比聪明更难得的能力。

当孩子体验到了被爱,他就学会了爱人。

0 阅读:0
迷茫时就读情感

迷茫时就读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