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樱
前言
最近刑侦剧扎堆,这年头想在一片“悬疑剧”的红海中杀出重围,难。
但偏偏就有这么一部剧,不仅在央视播出,热度还一路飙升,前三集收视率就破2,直接冲上热度榜第二,它就是《我是刑警》。
当然,于和伟、富大龙两位“扛把子”的加盟功不可没,不少观众都是奔着这两位视帝、影帝来的。可万万没想到,真正让这部剧“出圈”的,竟然是一位“配角”——马苏,甚至她的哭戏还被央视盖章认证,到底有多感人至深?
演技的“天花板”与“地板砖”:从马苏的哭戏说起
《我是刑警》的成功绝非偶然,它精准地切中了观众对于现实题材刑侦剧的需求。剧中那些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情节,直到现在还是萦绕在很多人的心里。
不过本来这届节目能够在央视的频道上映,自身就有很大的关注度,成功也不该是一个多大的新鲜事。但与其他同类型剧集相比,《我是刑警》的成功更在于其“后劲”。
它不是那种靠噱头和营销炒作起来的“快餐剧”,而是靠扎实的剧情和演员的精湛演技,一步步征服观众。
主要因为这部剧本身的定位还有制作就非常吸引人,该剧取材于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第一个案件就是矿场持枪抢劫案。
而马苏饰演的白玲,则成为了案件的关键人物。
在第一个案件中马苏饰演的白玲就成为了案件的关键人物,所以吸引了更多关注,不过剧中于和伟和富大龙两位实力派演员的表演同样精彩。于和伟饰演的秦川,沉着冷静,心思缜密,展现出一位优秀刑警的职业素养。
两位男主的精彩表演,与马苏的“教科书式哭戏”相得益彰,共同成就了这部优秀的刑侦剧,不过更重要的是这部剧带给社会的影响。
这或许才是《我是刑警》真正的价值所在。
其实说到马苏的角色,从第一个案件她就出现了,她在剧中饰演的白玲,并不是主角,所以戏份也不多。但她却凭借一段在审讯室的哭戏,引发了全网的讨论,甚至得到了央视的点赞。
这不得不说是对当下影视圈演技现状的一种“拷问”。一个配角的演技都能如此惊艳,那些占据大量资源的流量明星们,又该如何自处?
马苏的“教科书式”哭戏
要理解马苏这段哭戏的“绝”,就必须先了解白玲这个角色。她是秦川(于和伟饰)很多年的邻居,身份也不算复杂,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市井妇女,靠在大街上卖白条鸡维持生计。
为了贴近角色,马苏在剧中完全没有在意个人形象,她的造型完全抛弃了“偶像包袱”,这个角色不光穿不上好看的衣服,就连自己的形象也会被颠覆。臃肿的衣着、大号的围裙、手上的冻疮,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生活的艰辛。
当警察找到她询问“格楞眼”(她丈夫的朋友,也是案件的主要嫌疑人)时,她虽然表面上故作镇定,但内心早已波涛汹涌。
在审讯室里,面对警察的询问,白玲起初是茫然的,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是不是装的,她就只是一直在问警察有没有调查清楚,好像这件事跟她没有关系。
这种欲言又止的状态,恰恰暗示了她对丈夫的犯罪行为并非完全不知情。手上的冻疮、戴不上的金戒指,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她生活的窘迫,以及丈夫突然“暴富”背后的秘密。
作为一个母亲,她瞬间想到了自己只有6个月大的孩子,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眼泪、鼻涕、颤抖的嘴角,马苏将一个绝望母亲的崩溃状态演绎得淋漓尽致。她不停哭诉着自己摆摊也能把日子过好,不明白丈夫为什么要走上犯罪的道路。
从惊愕、慌乱到绝望崩溃,马苏的脸上展现出多种情绪的交织,让观众感同身受。
这段哭戏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并非单纯的“哭”,而是将多种情绪融合在一起。恐惧、慌乱、母性、对丈夫的失望、对未来的迷茫,这些复杂的情感在马苏的表演中层层递进,最终爆发。
而孩子的哭声则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这场哭戏达到了高潮。
对比之下见真章,当下小花旦哭戏的不足
马苏的哭戏之所以被央视点名表扬,是因为它展现了演员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和对情绪的精准掌控。对比之下,当下一些流量小花旦的哭戏就显得苍白无力。
比如赵露思在《珠帘玉幕》中的哭戏,虽然画面唯美,但却缺乏真情实感,更像是MV中的场景,对剧情的推动作用微乎其微。
杨紫的哭戏虽然好评也挺多,并且有些观众也喜欢,但是常常用力过猛,不是崩溃大哭就是嘶吼,缺乏层次感和细节处理,让人感觉套路满满。
还有陈伟霆的哭戏,虽然也是剧情需要,但是在观众带入剧情的时候,他就挤眉弄眼却不见眼泪,更像是“尬演”,让人哭笑不得。
这些演员的哭戏往往流于表面,缺乏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挖掘。他们更注重外在的“哭”的形式,而忽略了内在的情绪表达。
这样的哭戏自然无法打动观众,更无法推动剧情发展,不过演技的深度与广度,不止是哭戏,演技从来都不是单一技能的展示,它是一个演员综合素质的体现。
哭戏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并非全部。一个真正的好演员,应该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诠释角色,深入地把握人物的情感,并通过细致入微的表演,将角色“活”化在荧幕上。
马苏曾获得过“三料影后”的殊荣,这足以证明她的实力。在《我是刑警》中,她虽然只是一个小配角,但她却将白玲这个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
从外在的造型到内在的情绪,她都做了大量的功课,力求将角色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才是真正的“演员的自我修养”。
一个演员,不应该被角色的光环所掩盖,而应该用自己的演技,赋予角色新的生命。
演技的“天花板”与“地板砖”,从“哭戏”到“走心”
我们经常用“天花板”来形容某个领域的最高水平,用“地板砖”来形容最低水平。在演技方面,马苏的表演无疑可以称得上是“天花板”级别的。
而那些只会干瞪眼、挤眉弄眼的“流量明星”,则只能算是“地板砖”。
这种差距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体现在对角色的理解和对表演的敬畏之心上,马苏的表演是用心去感受、用灵魂去演绎。
这种“天花板”和“地板砖”的对比,也反映了当下影视行业的一种乱象。一些“流量明星”凭借着粉丝经济,占据了大量的资源,却拿不出与之匹配的演技。
哭戏只是演技的一个方面,而“走心”才是表演的真谛,一个演员只有真正走进了角色的内心世界,才能将角色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马苏的哭戏之所以能够打动观众,是因为她真正走进了白玲的内心。她感受到了白玲的绝望、无助和对未来的迷茫,并将这些情感通过自己的表演传达给了观众。
这才是真正的“走心”表演,它不需要华丽的技巧,不需要夸张的表情,只需要一颗真诚的心,一颗对表演的敬畏之心。
我们希望更多的演员能够明白“走心”的重要性,用真诚的表演,去打动观众,去创造更多经典的角色。
结语
演员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他们的表演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大众,更应该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风尚。
这才是演员的担当,他们应该用自己的表演,去影响社会,去改变世界,我们期待更多的演员能够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用他们的表演,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