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病逝于沙丘行宫(今河北广宗县西北)。临终前,他口授遗诏,命长子扶苏主持丧事,暗示立扶苏为帝。但秦始皇没想到的是,中车府令赵高、丞相李斯为一己私欲,故意隐瞒他的死讯,伪造遗诏,立十八子胡亥为帝,并命扶苏自杀。

当时,扶苏和蒙恬率30万精锐秦军,驻扎在上郡防备匈奴。胡亥的使者直入军营,颁布伪诏,命扶苏自尽,扶苏大哭走入卧室,准备自尽。
蒙恬阻止道:陛下在外,还未立太子,派我率30万大军把守边疆,让公子你来监督,这是关系社稷的重任! 如今只因一个使臣,你就自杀,谁知道这不是诡计? 应该请示后再定夺”
扶苏心灰意冷说道:“父亲都命儿子自杀了,还有什么好请示的?” 说完便自尽而死,蒙恬无奈之下,也只能跟着服毒自尽。

可惜胡亥昏庸无能,登基后民不聊生,烽烟四起。短短三年,强大的秦朝便在陈胜、吴广和刘邦、项羽等诸侯的反秦战争中覆灭。
如果当时,扶苏果断斩杀使者,率30万精锐南下争夺帝位,就能继承大统。以他宽厚仁义的性格,会改进秦始皇的严刑峻法,减轻百姓负担,避免内乱,秦朝也不会二世而亡。

秦灭之后的形势图
2、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却被盟友偷袭而死的关羽公元219年5月,刘备北进拿下汉中,3个月后,关羽率兵进攻襄樊,将曹魏三大顶梁柱之一的曹仁,打成了宅男,困在城里不敢出来。接着又水淹七军,活捉了曹家外姓第一将于禁,并斩杀了西凉勇将庞德。

巨大胜利面前,许昌以南纷纷响应反曹,蜀汉实力达到巅峰。关羽个人更是威震华夏,声望大增。曹操心惊胆战,准备迁都避其锋芒。就在决胜的关键时刻,做为蜀汉盟友的东吴,却在吕蒙指挥下,偷袭荆州四郡,使关羽遭遇南北夹击,兵败身死。

纵观人类战争史,盟友在背后捅刀子的事极为罕见。而且吕蒙还是“白衣渡江”,破坏了运行千年的“国际惯例”。原来,从春秋战国开始,为保持物资流通,即使两国交战也不禁止商船来往,为了便于辨认,商人都穿白色衣服,士兵也不怎么检查。
这个默契维持了上千年,直到被吕蒙打破,导致士兵对于商人再无信任可言,动辄搜查扣押商船,使行商成本大大提高。可以说,“白衣渡江”放在现在就,相当于穿着红十字会的衣服,去盟友背后搞偷袭。关羽对吕蒙肯定有所防备,只是没想到对方竟如此无耻。

如果关羽攻下襄樊,曹操只能放弃中原,退守河北。蜀汉将成为三国实力最强者,刘备恢复汉室的梦想就能实现。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吕蒙关键时刻捅刀子,让刘备的梦想彻底破灭。
3、司马氏扫平三国,建立晋朝,让中原陷入300多年的动荡和不安。公元249年,司马懿指洛水发誓,只要曹爽交出兵权,绝不秋后算账,曹爽信以为真,交权下野。结果不到半年,司马懿就出尔反尔,反手把曹爽的三族7000余口,全都给灭了。

这种说话如放屁话的行为,直接击破了当时人们的道德底线,“洛水之誓”以后,誓言失去契约作用,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为两晋之乱埋下基础。
公元260年,司马昭的亲信贾充命令其部下成济,和大魏皇帝曹髦当街对砍,并成功将曹髦刺于马下!这种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干死皇帝的事情,上下五千年里独一份。如果说,司马懿的洛水违誓去掉了“义”,司马昭的当街弑君又去掉了“忠”。

所以司马氏扫平三国,建立晋朝后,没脸谈忠义二字,只能以“孝”治天下。如此一来,皇权稍有衰微,立即爆发了“八王之乱”——司马家八个王爷为争夺帝位,互相攻杀,把强盛的中原文明,折腾的虚弱不堪,北方五胡乘机南下,中原陷入300多年的动荡和不安,直到隋唐来临,才再次迎来盛世。

五胡乱华
4、12道金牌召回岳飞,大宋战神屈辱死在风波亭公元1140年,岳飞率领背嵬军和游弈军,在郾城之战中大败金军的重甲骑兵“铁浮屠”,取得了郾城大捷。此后,岳家军又在颍昌府击败金军,直逼故都开封城下。

要看就要将金人赶出中原之际,岳飞却在一天之内,连续接到12面撤军金牌!
金牌是宋朝用来紧急调令的令牌,代表着皇帝的无上权威,如果不遵从,那就是谋反!因此岳飞极不情愿,也只得撤军班师。

回朝不久,岳飞就被解除兵权,逮捕下狱。公元1142年1月27日,以“莫须有”的罪名,勒死在风波亭中。大宋战神陨落后,南宋失去了抵抗金人的能力,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
和议规定——宋向金称臣、接受金朝册封、割让关中、河南等地,每年进贡大量银绢,如此严苛的条件,让南宋无力北伐,只能靠着半壁江山苟延残喘,最终被蒙古所灭。
5、大明王朝最后的希望——袁崇焕,紧急回救京师,却被剐了3543刀公元1626年,明朝蓟辽督师袁崇焕,在“宁远之战”中大败后金皇帝努尔哈赤,收复了锦州等城,重新建立了宁锦防线。1年后,又在“宁锦大战”中重创后金,打破了女真人野战无敌的神话,并形成完善的防御体系,确保了山海关的安全。

袁崇焕雕像
然而,袁崇焕的命运却非常不幸——公元1629年,皇太极率领5万骑兵,绕过宁锦防线,直逼京城。袁崇焕立刻率军回援,并在城下列阵,拼死了击退皇太极。可是由于反间计的影响,袁崇焕被逮捕下狱,遭到了凌迟酷刑,整整挨了3543刀才咽气,尸身还被京师百姓所食。

宁远和宁锦两场大捷,已经验证了袁崇焕战术的正确性,如果他不死,在步步为营的策略下,辽东局势会就此稳住。可是袁炳焕擅杀皮岛总兵毛文龙,加上皇太极所使的离间计,使他备受猜忌,虽然解了京师之围,还是惹来了杀身之祸。
而且袁崇焕死后,明朝再没有向辽东派遣一位可以稳住大局之人,宁锦防线失去有力指挥,被后金突的千疮百孔,最终清军入关,明朝灭亡。

这些人物和事件,都是历史上令人感到遗憾的部分,因为他们代表了失去了的机会和历史走向的改变。这些意难平,让人叹息的同时,也让人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
蒼穹之燼
第五????
文剑
袁崇焕的战术战略是错的。明朝没有那么多钱来完成他的战略计划
用户16xxx13
走麦城[笑着哭]
MACROLION
明朝不是没钱,是崇祯不会搞钱而已!
长空澈
圆嘟嘟就算了
用户11xxx80
扶苏这些事基本是故事
狼忌
最可惜柴荣早死
是厂东仔啊
把安卡拉还给我们[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