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着睡着就饿死了!动物界的“睡神”,一年中有九个月都在睡觉

圆圆看国际 2023-01-19 15:07:11

此前不少人都反映新冠阳康后常常感觉睡不够,一天到晚都睡不醒,睡十几个小时都感到疲乏,彻底从之前的“熬夜战神”变成了“睡神”。

不少人在阳康之后都感觉自己变成了睡神

实际上,一天睡十几个小时可算不上是睡神,因为动物界真正的“睡神”,一年有九个月都在睡觉,有时候甚至睡着睡着就饿死了。

那么,这种动物到底是谁?为什么许多动物都有冬眠的习惯呢?

动物界的“睡神”是谁?

在自然界当中,虽然弱肉强食是基本原则,但依旧有某些动物生活不紧不慢,选择了另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

比如生活在澳大利亚的树袋熊,它的行动就十分缓慢,就连咀嚼树叶的时候都让人感觉它快要睡着了。大部分时间,树袋熊不是在静坐就是睡觉,这种“摆烂式慢生活”确实十分让人羡慕。

正在树上睡觉的树袋熊

过去,大家都以为树袋熊应该就是动物界的“睡神”了,殊不知有一种生物比这家伙还能睡,它的名字就叫睡鼠。

睡鼠是啮齿目、松鼠亚目、睡鼠科的生物,它们长的与松鼠颇为相似。睡鼠的品种非常多,其中包括园睡鼠、榛睡鼠、非洲睡鼠、肥睡鼠等等。

睡鼠长的与松鼠非常相似,体型更小一些

这种生物主要生活在欧洲,部分品种在非洲和亚洲也有存在。比如在我国的新疆地区,就生活着林睡鼠。这些小家伙的身材并不大,只有6到19厘米,重量在15到200克之间,十分擅长爬树,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树上。

与绝大多数鼠类一样,睡鼠属于杂食动物,而且主要是在晚上才开始觅食。不论是水果、花朵、坚果或是昆虫,都是它们喜欢的食物。

睡鼠的生活习性,它们喜欢在晚间觅食

别看这些小家伙个头小,寿命却很长,一般都能达到5年左右。不过,这5年的时间当中,有大部分时间都被拿来睡觉了,因为这种生物有着显著的冬眠习惯,并且冬眠的时间长的离谱,每次都能达到9个月左右。

要知道,一年不过才12个月,这就意味着睡鼠只要进入冬眠,一次就会睡半年以上。而剩下3个月的时间,它们就会在林间穿梭,忙着繁殖、储存脂肪和布置巢穴。在这种情况下,睡鼠的体重往往会在冬眠到来之前长许多,整体会变得更加圆润。

在进入冬眠之前睡鼠会尽力将自己喂的胖一些

总的来说,在整个夏季睡鼠不仅要花大量的精力将自己养胖,准备越冬的脂肪,还会将一些干果搬进自己的窝里面,以确保入睡之前吃得饱饱的。

从它们的窝来看,也非常符合睡眠的需求,隐蔽的地洞当中会铺着厚厚的草垫或者树叶,看起来非常的柔软。

睡鼠的窝看起来非常的舒适

大家可能会想,那万一在冬眠的时候,有其他动物意外闯进地洞了怎么办?那时睡鼠岂不是就变成送上门的大餐了?

睡鼠当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在准备入睡之前,会将自己家的大门关闭。简单来说,就是直接用泥巴将洞口糊起来,使其与外界基本失联。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以后,它就要开始冬眠了,而为了确保温度流失的较慢,睡鼠还会蜷缩起来睡觉,将自己的尾巴盖在身上。

不过哪怕是这样做,依旧无法阻止洞穴里的温度在寒冷的冬天快速流失。在这种情况下,睡鼠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比如它的体温会不断下降,身体会变得僵硬起来。渐渐地,就连心脏和呼吸技能都会停止,看上去就像是已经被冻死了一样。

进入冬眠以后,睡鼠的体温会不断下降

就这样,睡鼠们可能要做一个长达九个月的美梦,在那之后才会缓缓醒来。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冬眠期间它们没有任何自保和逃跑能力,所以一旦地洞意外被天敌发现,就只有死路一条。也正是这一点,使得睡鼠的种群显得十分的脆弱。

并且由于一些睡鼠在冬眠之前,没有囤积大量的脂肪和足够的食物,这就导致它们有时甚至熬不过自己的冬眠期,就因饥饿而死亡了。这种活活将自己在睡梦中饿死的情况,一度使不少人无法理解,但却是睡鼠多年以来坚持的生存法则。

一些冬眠期没有囤积足够脂肪和食物的睡鼠可能会饿死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睡鼠只需要面对找不到足够食物和自然界中天敌的问题,大部分时间还是比较安全的。可是随着人类对野外环境的影响愈加明显之后,睡鼠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就变得越来越严重。

睡鼠的生存危机

其实这种贪图睡觉的小家伙们,很早就被人们注意到了,比如在古罗马时期,睡鼠就与人类之间有了密切的关系。只不过在那时,它们是被罗马人当成了食物。据资料记载,那时候在罗马的一种前菜和甜品就是由可食榛睡鼠制作的。

不过后来,人们的食材丰富以后,渐渐就不会将这些可怜的小家伙当成食物了,而是将它们以文学形象写进了书中。比如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著作《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当中,疯狂茶话会一章里就出现了一只非常贪睡的榛睡鼠。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当中就有一只贪睡的榛睡鼠

根据资料来看,榛睡鼠的体型不大,基本身长在7厘米左右,有着毛茸茸的大尾巴。它们此前集中生活在英国的南部,那时大约有50万只左右。不过由于它们喜欢睡觉并且在夜里觅食,所以和人们相遇的机会并不多。

榛睡鼠的生活区域和外貌特征

而随着人们对榛睡鼠栖息地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以后,榛睡鼠的种群数量就开始疯狂减少。根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调查数据来看,曾经有大量榛睡鼠栖息的灌木林,已经有68%的区域内看不到它们了。

这主要与人们使用工具修剪灌木有关。这种修剪灌木的行为,不但会让榛睡鼠的地洞暴露,还会影响到它们觅食。所以根据调查人员的推测,那时候有大量的榛睡鼠都是活活被饿死在冬眠期的。

受人类修建灌木和砍树的影响,榛睡鼠的数量明显减少

对于这种情况,不少人觉得也不能只怪人类,怪就要怪它们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去进化。如果不冬眠的话,又怎么会将自己置于饿死的风险当中呢?

睡鼠为什么要坚持冬眠?

世界范围内有不少动物都有冬眠行为,它们会在冬天到来前悄然睡去,等到春天气温回升才醒来。冬眠就像是一个开关,能够控制动物们。而动物选择冬眠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为了躲避寒冷,或者说为了度过难以觅食的艰难期。

动物选择冬眠大多数为了躲避严寒,以及错开难以觅食的艰难期

毕竟动物冬眠以后,就不会再消耗食物了,它们身体各个机能都会趋于缓慢。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吃的够胖,理论上就能度过难熬的冬天。

动物进入冬眠以后身体各个机能会区域缓慢,体温也会明显下降

当然对于睡鼠这种不止睡冬天的小家伙来说,冬眠可能还有别的意义。毕竟当寒冬过去之后,它们有时还会选择继续去睡觉。而研究这一情况的科学家克劳迪亚·比伯认为,睡鼠延长冬眠期可能是为了繁殖。

因为欧洲山毛榉树的种子,才是它们“变胖”的关键。吃寻常的果子或者小花,无法让它们的身体迅速符合繁殖的需求。所以,睡鼠们会等待这种树到丰收的季节,才缓缓醒来。

0 阅读:15
圆圆看国际

圆圆看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