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太极拳高手看的就是这些要点

京京聊太极 2025-01-19 20:36:35

很多人自认为自己太极打得不错,但实际上他出手就是错的。这不仅阻碍了他对太极的学习,并且影响了他与别人的交流。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如何打对的太极拳。

太极对人体各部位的要求

头──顶头悬,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

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

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

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

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

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

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

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

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

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

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

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

太极最容易犯的错误

1、对“气”的错误认识

常见习太极拳者相互问有无“气”感。

有,则洋洋自得,以为已进乎太极拳之三味。没有,则内心焦急,或于行拳中腹内鼓气,或口中嘘气,皆大谬也。

真气,非我们日常所呼吸之气,乃是拳架盘走正确后,习者身体内外相合,由此在习者体内产生的一股能量流,给人的感觉与气相仿,故以“气”字表达之。

心越静,则此气越为充盈。若有心御气,则气反奔腾,即紊乱也。

故气感也罢,麻感也罢,胀感也罢,相吸之感也罢,皆属皮毛之相也,不可过分追求,应听之任之,以静心求中和为要。否则将本末倒置,甚至走火入魔。

2、错误理解推手在太极拳中的作用

推手的意义,是通过与他人相互作用这样一种形式,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协调稳定的能力,使身体内外中和的程度得以深化。因此,推手不是要把别人推倒,扑人于丈外,而是要在推手中寻求体会如何使自己不失稳、不倒的道理和方法。

随着各自协调稳定能力的提高,互相作用的剧烈程度也可随之加强。太极拳技击是一个由定步推手、动步推手、四隅推手、大捋再至技击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练推手就想着如何把别人放倒,就是极端错误的练法。

这种练法也将造成使推手和盘架相脱节,使自己永远站在太极拳之门外。太极拳讲究力从人借。扑人丈外也好,数丈外也好,都不是发人者的主观意识,而是被放出者自己造成的结果。此点尤须习者深悟。

3、错误理解太极融形意、八卦为一的概念

将太极拳走成一手形意、一手八卦、一手太极,时刚、时柔、时快、时慢的样子,这是非常错误的练法。太极拳是融合了八卦拳动静合一的本质和形意拳一触即发之本能,但无形意、八卦之外形,更不能以形意、八卦的练法和劲意来练太极拳。

太极拳走出的劲意,是阴阳互济的太极劲,其外形要极尽松柔连顺之致。太极拳各式的承接变化中孕育着形意、八卦的内涵,而不是其外表,此点尤须习者注意。

4、错误理解太极拳套路的含义

太极拳套路的含义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开发内劲,其二是蕴寓各种技击状况的母式。也就是说太极拳中每一手都不是技击的固定招式,而是能够演化为技击中千法万法之总机关。

常见一些习练太极拳者将拳中的一些动作当做技击招式来练习,这是非常错误和有害的练法。太极拳追求的是习者自身的协调稳态,故能产生以有法而御无法的技击之效。此点习者当用心体悟之。

5、用“神”不当

练太极拳贵在神聚,精神高度集中,不使之散乱。故神要内守,或食指梢,或身体其他某一处,总之,要与拳式之运作相合。常见初习太极拳者用“神”不当,或精神散乱,左顾右盼,或精神张扬宣泄于外,此皆谬也。

精神散乱,必神气不能相合,内劲无望矣。精神外张,久则自靡,更无从得以内劲。故须精神内守,含而不露,养神于一。

6、不明内劲

何谓内劲?神气合一而已。随着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神、气耦合愈为协同、有序,内劲渐纯。故内劲是习者身心有序协调达致中和时,机体产生的一种潜能。

常见习拳者或从腹中求之,或从腰中求之,或从胸中求之,或哼或哈皆不得其所。内劲无声、无嗅,无形无迹,无一定之处所,惟有求中和以致神气合一,方可得之。鼓动小腹、抖动腰身、抡肩纵胯皆可谓之发力,然皆非内力也。

7、或散或僵

散、僵二者,为初习太极拳者之通病。散则周身不整,病根全在顶项未能竖起、腰胯未得下塌、肩胯之根未能抽住之故。头顶与尾椎骨之根未能互逆相撑,身躯自然不整。肩胯之根未能抽住,四肢与身躯必不能相合。故此为散之病源也。

僵则转换不灵,病根全在足胯上。两足未分清虚实,必然移动不灵。两胯未能松开,必然上下难随、虚实难换。故此为僵之病源也。所以竖项塌腰抽住肩胯之根与足分虚实两胯松开为去此二病之良方。

8、不合于步

太极拳要求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尤其是跟步的时机要掌握得准确,确非易事。常见初习太极拳者不是跟步跟得较迟,使跟步演成拉步,就是跟步跟得较急,于是身体有前仰后俯之势。

有人说,“起势”和“起式”实际是一回事,叫哪个都一样,关键是真懂真会。这话似乎没错。问题是如果都真懂真会了,还能出现各路“诸侯”各执一词,各行其事的现象吗?还不早该“书同文”了?

起势和起式,从表面上看差不多,实质上不是一回事。不过,两者之间又确实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不容易区别。真要是懂得两者区别了,那么将它们称作一回事,也许未尝不可;如果尚未懂得两者区别,就将它们称作一回事,那就难免产生误解以至误导。

要弄清起势和起式不同的实质,就要先弄清几个基本的概念:什么是式、什么是势、式与势的关系;什么是单式、单式与套路的关系;弄清什么是起势、什么是起式、起势与起式的区别;起势、起式与套路及单式的关系等等。

我们知道,太极拳的各种套路都是若干个“式”串联起来组合而成的。传统上把每个式叫做单式。单式是太极拳的应用单位。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等都是单式的名称,它们代表了各自在应用时的不同方式。

太极拳的每个单式都是由若干个势组成的。单式中各用什么势、势的多少,都是根据单式在实战应用中的需要来确定的。这就像书写用的文字,有的笔画多,有的笔画少。有时用竖、有时用横。十三势的每个势都相当于构成字的基本笔画和要求。而单式就相当于单字。所以,势是构成单式的最小单位和要求。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0 阅读:2
京京聊太极

京京聊太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