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年味藏在这个“老味道”里

浦江有趣生活 2024-01-04 15:28:46

元旦过后,年味越来越浓。在浦南街道巧溪村大吉米粉年糕加工厂,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慕名前来打年糕的客人,在门口排成长队,等着这一口独有的“老味道”。

一大早,记者来到这个年糕加工的老作坊,还未进门,便闻到了一股年糕的糯香味,不少周边的村民天刚蒙蒙亮,便拎着米筐来这里排队了。“我今天7点钟就过来了,快过年了,在我们浦江,打年糕是传统。”来自浦南街道横塘村的陈志元就是其中之一。

打年糕前首先要掺好米,就是把糯米与粳米或者小米、玉米按一定比例掺和起来,糯米品种的糯性、掺米比例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年糕的品质,而有多年经验的打年糕的人们,总是可以看似很轻易的完成这一过程。“喜欢口感硬一点粳米就多放一点,糍一点就糯米多一点。一般来说,糯米十斤,粳米二十斤,这样就糍了。”陈志元说。

掺好的米淘净晾干,接下来就是磨粉,磨机日夜轰鸣,磨房里排着长长的队,轮到了,过称淘洗后的米,按份量交钱,将米倒入机器,打开米闸,转眼变成细粉进入收集篮中。还没轮到的,则三五成群围坐一块儿,难得遇上四邻八村的熟人,寒暄几句,这是属于农村人独有的娱乐方式。因为过年前夕,是村民们相聚一起打年糕的日子,同样也是大吉米粉年糕加工厂最忙碌的一段日子。

“我们从2023年的12月22日开始加工,到开春前停工,这期间都是比较忙碌的,最多的一天能加工年糕8000多斤。”贾慧英告诉记者,她从十八岁开始做年糕,有四十多年了,也总结出了一些做年糕的经验,这道拌粉的手艺也算独一份。只见她一边将磨好的米粉倒入机器内,加上一点盐后反复搅拌,虽然是加工厂负责人,但贾慧英总是亲力亲为,特别是拌粉这道工序,基本都是她亲自“操刀”。

一条又糯又香的年糕要经过配比、淘米、打粉、拌粉、蒸糕、搅拌、切割等7个步骤,每个步骤环环相扣,都很重要。

搅拌完的米粉已变成大小不均的米团,然后排队上蒸笼蒸熟。蒸米粉的师傅都是有着十多年加工经验的老师傅,米粉重量不同、食材不同,蒸制的时间也不同,他们总能恰如其分地把握好时间。加工厂老板洪忠平一直以来坚守着这道工序,在他看来,只有米粉蒸熟蒸透,才能确保自家作坊加工出来的年糕的品质和口碑。

据洪忠平介绍,这阵子,加工厂的机器几乎是从早开到晚,以前打年糕都是手工打制的,费时费力,一天的产量也不高,人工费也非常高。这些年实现了机器换人,不仅产量变高了,收入也增加了。

待到雪白的蒸粉变成有点米黄色,说明米粉已经蒸熟蒸透,这时将其倒入年糕加工机器里,趁着热气,师傅将米粉进行重复碾压,不一会儿,雪白软胖的年糕就从机器的另一头源源不断地挤出来,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米香。守在“出口”打年糕的村民快速将年糕捡到竹板上排列整齐。村民们帮衬着,一板排满,大家帮忙将其间隔放置在竹帘板上晾凉,坊间里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

家住浦南街道平一村的张有甲已经连续多年来这里做年糕,他告诉记者,虽然现在物质条件丰富,超市里什么都能买到,但是年关岁末他家还是会延续打年糕、吃年糕的习俗,今天他就特地过来加工了60多斤,打算送给家里的亲朋好友吃。“等年糕的外表发硬了,就可以装到袋子里拿回家晾晒了。我每年都会打年糕,分给儿子女儿吃。”

村民们告诉记者,在浦江,有着“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这样的谚语,几百年来,春节前打年糕是一种民间习俗,随着一代又一代人传承延续下来。从传统手工打年糕到机器打,杂粮年糕也开始进入人们视线,虽然打年糕的方式变了,年糕的形式多样了,但不变的是那份浓浓的年味。

年味飘香年年高,热腾腾的年糕摆满了大棚内外,这家老作坊的“年味”每年都会如期藏进一块块年糕里,给大家带上春节的祝福。

0 阅读:3

浦江有趣生活

简介:地方新闻,娱乐,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