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高考语文试卷总喜欢引用已故作者的文章出题?网友:答案标准化更容易

郭先生说教育 2024-06-17 17:51:51

在高考的舞台上,语文试卷的难度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阅读理解部分,为何总喜欢选取已故作者的文章呢?这背后的原因,除了版权问题外,或许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样的选择让答案更不易被质疑。不论是中心思想还是段落大意,甚至是某句话在文中的寓意,都需要考生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但这样的“标准”真的存在吗?

著名作家余华的作品曾入围广州语文考试,他却坦言,如果自己去考,恐怕也会答错。而大作家王猛在给孙子辅导语文作业时,也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答对。这不禁让人思考,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否过于刻板,以至于让大作家都感到困惑?

在以前,汉语文化是百花齐放,各种表达方式丰富多彩。但现在,这种多样性似乎正在逐渐消失。网络语言的泛滥,让很多人开始使用缩写和简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yyds”、“绝绝子”等。这些简化的表达虽然方便快捷,但却让汉语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和深度。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简化的趋势正在影响年轻一代。他们可能不再理解“江湖”的真正含义,不再知道“滚滚红尘”所描绘的纷繁世界,更无法理解“天涯”的遥远和“断肠”的相思。在他们的世界里,月亮只代表思乡之情,而不再有其他更丰富的内涵。

与此同时,一些曾经美好的词汇也被污名化。比如“仙女”原本是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但现在却变成了骂人的词语;“奉献”原本是赞美一种高尚的品质,但现在却被赋予了贬义的含义。这些变化不禁让人感到痛心。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汉语文化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中逐渐消失?是因为我们过于追求简便和快捷,还是因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和遗忘?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汉语文化的魅力。同时,我们也应该拒绝过度使用网络语言,让汉语保持其原有的韵味和深度。

最后,我希望未来的语文试卷能够有更多的开放性和多样性,让孩子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网络能够有更多的正能量和正面价值,让汉语文化在数字时代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0 阅读:88

郭先生说教育

简介:为高考的学生做点事🤔 阐述有用的教育理念、知识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