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泡茶,究竟该用什么茶具?盖碗、紫砂壶、玻璃杯怎么选?

小陈茶事 2025-04-17 09:45:15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上周去刚入坑白茶的朋友家做客,一进门就看到他正手忙脚乱地泡茶,场面那叫一个混乱。

瞥了一眼桌上的茶叶包装,这不是前段时间特地送给他的2020一级春寿眉《花弄影》吗?

这款一级春寿眉,像极了白牡丹,花香高雅温柔、汤水淳和绵柔,香气滋味都很不错。

想到这,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在沸水冲泡下,《花弄影》本该散发出馥郁芬芳的香气,怎么现在一点也闻不出来?

定睛细看,不得了了,这小子在用紫砂壶泡白茶。

看他手上那把紫砂壶出汤淅淅沥沥,就知道一定是壶口被叶片堵住了。

汤水出不来,茶叶在壶里被闷泡,这一冲茶,注定要苦涩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错了茶具,再好的茶叶也难展风采。

细问缘由,这位朋友说,因为选茶具的时候看到紫砂壶最贵,便下意识觉得它最好。

可最贵、最好的茶具,也并不代表它适合。

当即在茶桌边坐下,为了这泡茶,也为了他从今往后的喝茶体验,细细与他说明了各种茶具之间的差别。

其实比起紫砂壶,有更适合新手的茶具供各位选择,请列位看官细听分说。

《2》

比起紫砂壶,盖碗和玻璃杯更加适合新手冲泡。

作为茶具中的“万金油”,泡茶,特别是泡白茶,最推荐大家用盖碗。

而盖碗中,又以白瓷材质的盖碗为最佳。

从冲泡体验来看,白瓷盖碗上盖中碗下托,碗盖分离,结构分明。

盖与碗分离的设计,使盖碗有了碗沿宽、开口大的特性。

沸水冲入盖碗时,宽阔的碗沿就是一圈实用的隔热垫,能够有效地将指腹与沸水分隔开,避免烫手。

而大开口,方便在冲泡时观察投茶量,保证准确的茶水比例。

从对茶味的呈现来看,白瓷盖碗表面有光滑的釉,既不会吸香吸味,也不会串味。

白茶的香气在白瓷盖碗中能够很好地聚拢,落入汤水中。

出汤时,调整好盖碗开口的大小和角度,就能在极短地时间内干脆利落地出汤,做到真正的汤水分离。

揭开盖子,可以闻盖香;宽大的开口,方便观察叶底。

对于新手来说,用盖碗来品鉴茶叶的品质,更加直观。

除了白茶盖碗外,玻璃杯泡茶在茶圈也很流行。

作为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器皿,玻璃杯真正做到了随手就能泡。

和白瓷盖碗一样,玻璃杯表面细腻,同样不会吸走茶叶的香气和滋味,能保留白茶最原始的风味。

通体透明的杯身,非常方便观察茶汤状态,茶汤是浓是淡,一看便知。

若是茶水比例不对,还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调整,稍做补救,泡出来的茶汤不至于难喝。

相比于前二者,紫砂壶并不是冲泡白茶的最佳选择。

紫砂壶表面没有光滑的釉,反而布满了细密的孔洞。

对香气显著的白茶来说,这些孔洞就像会呼吸的海绵,会将被沸水激发出的芳香物质和茶味物质尽数吸收,让冲泡出来的茶汤滋味大打折扣。

如果用了冲泡过其他茶类的紫砂壶,这些孔洞还会将其他茶类的香气再次释放出来,混入白茶茶汤中,造成串味,使茶汤失去原汁原味。

此外,紫砂壶的出水口也远不及盖碗。

特别是冲泡寿眉这类叶片较大的白茶,经沸水浸泡后的叶片完全舒展,很容易堵在出水口,导致水流变慢,延长沸水与茶叶的接触时间,最终形成闷泡,茶汤苦涩。

对比三者价格,百元就能买到不错的白瓷盖碗,玻璃杯也随处可见,而一把优质的紫砂壶,价格在四位数也是常态。

因此,从实用性和功能性上看,新手冲泡白茶,首选白瓷盖碗,最能泡出茶汤的原汁原味。

随性一些的茶友,可以选择方便快捷的玻璃杯。

而紫砂壶,从各个方面来看,都不适合新手。

《3》

在此特别补充,刚开始用盖碗泡茶的新茶友,有以下几点细节需要注意。

一是除了上面提到的,盖碗材质要选白瓷、要选宽碗沿的盖碗之外,买盖碗时还需注意盖碗的大小、胎体的薄厚。

一般用来泡茶的盖碗,以110毫升为佳,这样的容量一次投茶5克,不管是独自品茶,还是三两好友共饮,都足够了。

容量大的盖碗,自重大,盛装沸水后,需要较大的手劲才能驾驭,若拿不稳,容易将沸水洒得到处都是。

盖碗过重,拿碗时不自觉用力,手指与盖碗的接触面变大,也容易烫手。

而薄胎的盖碗,散热快,不容易储存热量,滚烫的沸水冲下去,一会也就不烫了。

如果用胎过厚的盖碗冲泡,沸水的温度会不断堆积在碗身中,很难散去。

二是用盖碗冲泡时,用“三指握碗法”最为稳妥。

右手拇指与中指捏在碗沿,食指轻搭在盖钮上,让三根手指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便能轻松拿起盖碗。

注水量控制在八成左右,用这个方法持盖碗,熟练之后,保证不烫手。

三是用盖碗泡白茶,讲究快出水。

特别是产自高山茶园的白茶,内质丰富,若是在杯中与沸水接触时间过长,茶内质释放过多,冲泡出来的茶汤就会又苦又涩。

因此出汤时,要控制好盖碗开口的大小。

开口过小,叶片堵住出水口,导致茶汤淅淅沥沥,出汤时间过长,闷泡茶叶;

开口过大,茶汤一泻千里,茶渣茶叶跟着流出来,影响喝茶,碗内滚烫的蒸汽也会一下子呼在手上。

盖碗开口的大小应该根据不同的茶叶类型灵活调整。

对于新手来说,多练多学,便能熟能生巧。

《4》

盖碗泡茶有讲究,玻璃杯泡茶也不随意。

泡茶的玻璃杯,建议选择透明度高、花纹简单的杯子。

这样的杯子不仅能够很好地观察茶汤的颜色,实时判断茶的浓淡,也方便随时调整投茶量和水量。

用玻璃杯泡茶,和用玻璃煮茶壶煮茶,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种方式,都能直观地看到茶叶在沸水中逐渐舒展的曼妙身姿。

枯燥无味的办公生活里,泡上一杯清新妍丽的白茶,能增添不少意趣。

说回正题,选玻璃杯,除了选款式简约的,还可以选择双层的,或者带手柄的玻璃杯,这样的杯子在注入沸水时方便拿取,不烫手。

泡茶的时候,应该先投茶,再注水。

因为干茶轻盈,特别是白毫银针这类白毫细密的茶,挺立的毫毛覆盖在芽叶表面,就是天然的疏水层,若是先注水,再投茶,茶叶就不能被水完全湿润。

沸水接触不到茶叶,那么叶内需要高温激活的、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芳香物质就没办法痛痛快快地释放出来。

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在香气和滋味都会大打折扣。

而先投茶,再注水,每一片茶叶便都能接受沸水的冲淋和浸泡,内质释放自然更加充分。

除此之外,玻璃杯泡茶的投茶量,也有讲究。

玻璃杯泡茶,说白了也算是一种闷泡,因为茶叶会长时间地待在水里。

这也意味着茶叶的内质会不停地释放。

如果投茶量过多,茶内质释放的量和水的比例失衡,茶汤就会又苦又涩。

对于常见的350毫升的玻璃杯,搭配1-1.5克的干茶足矣。如果玻璃杯的容量更大,就按比例增加投茶量。

若手边没有克秤,最简单的估量方法,就是让投入的干茶正好薄薄一层,铺满杯底。

如此冲泡出来的茶汤,口味适中。

《5》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新茶友们对各式茶具的认知都有所提升。

相比起来,白瓷盖碗就像一个沉稳的长辈,温润如玉,用宽碗沿保护着我们的指腹;而玻璃杯更像一位性格爽朗的青年,直白又通透。

对于白茶来说,他们都是好相处的搭档。

新手选错茶具、泡不出滋味纯正的茶在所难免,但只要多学、多练,假以时日,定能行云流水地泡出一杯好茶。

好的茶具,价值并不在标价,而在于双手与它、它与茶叶之间的默契。

三者相互支持,方能成就一杯滋味纯正的好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阅读:7
小陈茶事

小陈茶事

小陈姑娘陪你一起分享好茶!分享喝茶带来的种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