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江阴长泾张大烈故居

老刘评旅游 2024-06-27 20:10:44

张大烈故居位于江阴市长泾镇,是一座具有明清时期江南水乡特色的居民建筑群,是原长泾名门望族的张氏故居。

张家是长泾名门望族之一,自清代初叶经商至长泾,开设典当行、钱庄。咸丰十一年,张氏开始在长泾建造自己的宅院,经过多年建造,张家大院得以落成。

故居始建于清咸丰末年(1860年)。现存建筑群占地总面积2128平方米。其中厅房建筑面积1176平方米,庭院面积951 平方米 。故居坐西朝东,由正厅房和南北偏房三部分构成。

张大烈,又名张澄江,1911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望族。初中毕业后,他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1929年自费赴法深造,入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雕塑艺术。1936年学成后,张大烈携妻子司爱伦(波兰人)转道苏联回到长泾,致力于家乡的教育事业。1940年,张大烈被“暗杀党”徒枪杀于长泾龙园茶店。

司爱伦(司达拉丝拉伐),波兰人,1936年与留法学生张大烈结婚,并随丈夫来到中国,后一直定居江阴长泾镇,1978年正式加入中国国籍,曾任江阴市(县)政协委员。1937年张大烈任教的长泾中学被日寇飞机炸毁,学生不能上课,在张大烈提议卖掉100亩田产支持学校修复时,司爱伦积极支持丈夫行动,得到当地老百姓赞扬。

1940年8月30日张大烈被杀害。谭震林闻悉,派人送去200块银元作为抚恤金给司爱伦,以示慰问。司爱伦执意不肯收下,强忍悲痛,满怀深情地说:“‘江抗’战士赤脚行军,菜汤下饭,我怎么能忍心收下这笔钱呢?还是留着这笔钱打日寇吧!”自从丈夫壮烈牺牲后,司爱伦一直守着她的真爱,继续在长泾生活了50多年,直到1991年4月离开人间。

张大烈和司爱伦(司达拉丝拉伐)卧室。

张大烈和司爱伦(司达拉丝拉伐)

张大烈在教育事业上做出了显著贡献。1937年江阴沦陷后,长泾初中校舍被毁,张大烈捐卖田产,抢修校舍,使学校得以复课。1939年,他出任长泾中学校长,拒绝伪政权开设日语课的提议。在抗日战争期间,张大烈积极为抗日救国出力,多次在中小学校及群众集会上斥责消极抗日、热衷摩擦的国民党顽固派,遭到“忠救军”的忌恨。

张大烈是成功的商人,更是一位乐善好施的慈善家。他出资帮助灾民,设粥厂赈济,修筑黄河大堤,独资重修鼓楼,并在丰县境内华山故河上建石桥一座。张大烈虽目不识丁,他捐资2000金设义塾2所。他的善举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被奖给一品封典。张大烈的一生是对社会贡献和慈善事业的生动诠释,他的故事和精神至今仍激励着后人。

张大炎和上官云珠卧室(张大炎是张大烈兄弟)

张理刚纪念馆,张理刚(1940-1996),江苏省江阴人,是一位在同位素地质事业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他的研究成果对现代成矿作用的理论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并推动了同位素地球化学在矿床学中的广泛应用。

张理刚同志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工作二十多年,成绩显著,硕果累累,完成了多项具有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28篇,出版专著5部,合著4部。

在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有相当的造诣、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填补了我国稳定同位素地质科学领域的多项空白。

张理刚是一个工作狂,从参加工作开始到生命的尽头,几十年里除了卧病休养,他几乎从来没有休息过一天。张理刚的一生是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故事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

张理刚书房

张理刚与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著名地质学家岛崎英彦合影。

张丰胄纪念馆,张丰胄(1907年6月—2005年11月23日),江苏江阴人,是一位爱国民主人士和重要的政治人物。曾任国务院终身参事,是一位在多个领域有着重要贡献的人物。

1949年,张丰胄随邵力子参加国民党南京政府和平商谈代表团,任代表团秘书,参与了国共和谈的整个过程。新中国成立后,张丰胄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是一位有一定影响的爱国民主人士。他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曾任民革中央委员、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委员、社会联系委员会委员,民革北京市委常委、对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长泾高级中学,位于江阴市长泾镇,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学校自1928年创办以来,已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

长泾高级中学与张大炯有关,他是学校的创办人之一,对学校的创办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泾高级中学的前身是私立长泾初级中学,创办于1928年,主要出资人是长泾黄石山墙家族的张大炯及其兄弟张大勲、张大灿。虽然是以兄弟三人的名义捐资,但实际创办人是张大炯。从1928年创办到1945年,张大炯一直担任学校的董事长,对学校的早期发展和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0 阅读:0

老刘评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