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无数次抱怨自己孩子不争气的家长,却从来不懂得反思自身,因为孩子内驱力的底层逻辑与亲子关系密切相关。
不是孩子没有内驱力,而是,在他小时候,你亲手构建的亲子关系,已经造成了今天的局势。
亲子关系为孩子提供安全感在孩子年幼时,亲子关系给予他们温暖、关爱与呵护。例如,父母按时喂养、安抚哭泣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处在安全的环境中,被父母重视和保护。这种安全感就像坚实的地基,让孩子敢于去探索周围的世界,放心地尝试新事物,是内驱力发展的基础。
缺乏良好亲子关系的孩子,可能会时常处于不安状态,对新事物充满恐惧和退缩,不敢主动去探索和尝试,内驱力的激发也就缺乏了稳定的心理基础。
这是最底层的逻辑使然。
亲子关系影响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父母对孩子的肯定、鼓励和赞美,能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父母真诚地夸赞画得很棒,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有能力、有价值。这种高自我价值感会促使孩子主动去追求更多的成就,不断挑战自己,内驱力也会随之增强。
而如果父母总是批评、否定孩子,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够好,自我价值感低下,做事情缺乏自信和动力,内驱力的发展也会受到抑制。
孩子小的时候,当他满怀期望拿着自己的作品去找你,而你却抱着手机置之不理。试想,这样的亲子关系,怎么可能会让孩子有足够的自我价值感呢?
亲子关系塑造孩子的学习态度-良好的亲子关系中,父母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孩子。父母热爱学习、积极进取,孩子也会受到感染,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例如父母在家经常看书、讨论知识,孩子会模仿并逐渐养成爱学习的习惯。
相反,亲子关系紧张,父母对学习不重视或者过于强迫孩子学习,可能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内驱力自然难以激发。
自己一摊烂泥,凭什么去要求孩子呢?
亲子关系给予孩子情感支持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良好的亲子关系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比如孩子在学校考试失利,父母给予理解和安慰,帮助孩子分析问题,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孩子就会有勇气去克服困难,重新振作起来,保持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内驱力也得以持续。
要是亲子关系不好,孩子遇到问题时可能不敢向父母寻求帮助,独自承受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阻碍内驱力的发挥。
总之,亲子关系是孩子内驱力发展的重要基石,它从多个方面影响着孩子内驱力的形成和发展。父母要重视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孩子内驱力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