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之野:恨铁不成钢

秦功彦 2024-07-11 19:03:46

憋了一天,本不想写热点,不愿意蹭流量,可想到可能涉及小孩子,不好意思忍不了,准备怼人。老读者知道我对食品安全一直以来的关注,写过不少文章。

比如:《025|外卖,能别吃真的别吃了》

比如:关于阻止预制菜进校园的文章:

001 《预制菜进校园的逻辑和排核污染水没什么区别》002 《都这样搞,以后还哪有人生孩子?》003 《你们是不是搞错了,还是有人故意钻空子》004 《想问《经济日报》一个问题,就一个问题》005 《如果知情权被“预制”了呢?》006 《你永远要相信良知的力量》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世界第二的国家,如果在一些底线问题上屡次击穿三观,真的算不上“做好了自己的事”。

不论油料混装的事是个例还是如人民日报所说“公开的行业秘密”,它压根儿就不应该出现,但它不仅出现了,而且长期存在,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过去类似的事就存在,中间随着监管的不断完善,对运输车辆的分类排查,不那么明显,但只要稍微松一点,或者经济承压,马上就冒头。

出了事,轰轰烈烈搞个大排查,这几乎成了各行业的“标配”,可平时的法律监督在哪儿呢?

在中国,别说没强制性规范了,就算相关法律非常健全,也不是都执行得那么好。

要知道,洗罐不仅涉及到额外的成本费用,而且,它的程序非常麻烦,有的要用碱水,还要蒸馏,甚至还容易出事,就算去洗,你相不相信,也未必真的就洗得有多干净。

反正不干净,也没事,你糊弄我我糊弄你,可能都大差不离。

涉及国计民生的三个领域:教育、医疗、食品健康,始终是难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一次幺蛾子。

然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国情”其实根本不能作为做不好的依据,怕执行标准降低影响经济、影响就业,这完全就是饮鸩止渴,站不住脚。相反,高标准才能带来整体上更大的收益。

就像中国的新能源车标准在不断提高一样,它对自己越严格,就越能提升竞争力,抢占全球的市场份额。

因为现在的账算的不是部门的小账,而应该算国家的大账,时代不一样了,形势不一样了。

过去,我们更多聚焦国内的事情,外面跟我们关系没那么大,但现在,不论是大国博弈,还是推行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已经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聚光灯下。

任何一件事,都是内外联动。

做好自己的事,就是最好的外宣和武器。

如果还像以前一样,每次出一件事,不想着怎么彻底改进,总想着快速平息舆论,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特别是你负面信息会被无限放大的情况下,就算国内按住了,国外的影响是什么?有没有考虑过是不是在掩耳盗铃。

2024年上半年,1500万外国人到国内,本来都是很好的事,看到了国内的安全、稳定,完全不像外媒那样抹黑的情况。

如果他们底下却发现我们的食品安全是这样,他们会怎么想?是不是感觉挺美好的一次回忆被扔进去一粒老鼠屎。

不要什么都觉得是境外势力主导策划,这就是自己给境外势力递刀子。如果是自己的问题,就要想着怎么痛定思痛去改正,而不总是遮遮掩掩。

这都是讲宏观方面的定性,回归到此次事件本身各方,我是这么看的:

关于中储粮

所有的帽子现在都扣在中储粮身上,我觉得并不公平,目前发生的这件事存在于全链条各方面,中储粮自己可能都觉得委屈,我一个卖油的,保证我油没问题就可以了,你罐子干净与否,并不是它的主责主业。

整个行业的监管失位,才是核心问题所在。

因为,现在许多粮油厂商为了降低成本都没有自己的运输队,有的有长期合作的,有的也让私营的小运输接单子,而司机群体、粮油购买主体,批发粮油经销商,也需要继续捋清楚责任。

屎盆子别都扣在中储粮身上。

但是,中储粮也觉得多委屈,因为你是央企,就像你是解放军一样,这几个字,决定了你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去为国家,为党,为社会履职尽责,守土有方。

该你管的,你要管,上下环节发生问题的,你有提醒的义务,不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看到装没看到。

起码,到你这来买油的,你要认真检查车。

不然,梳理半天“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思维”,底线思维在哪儿呢?

关于危害

我不认为调查有决心公开所有这里面的问题,因为它涉及的公司、品牌太多,太复杂,容易引起全社会的愤慨。

一辆油罐车30多吨,能装3万瓶油,会影响几万人。

有多少罐有问题?持续多少年?影响多少人?

不可能查清楚的。

真要想底朝天,市场上随机找食用油进行化验,可能就有收获。

因此,大概率会低调处理。

起码目前看到,有几个地方的粮油,殃及当地的老百姓,西部、中部。

我们可以等待调查结果及后续处理,但不要指望有什么多大的追责。只能卑微地期望未来能重拳打击。

可是经济压力之下,各方面都在压缩成本,这个环节治理好,我们也不知道哪里再出问题,打田鼠一样。

更何况,一个星期后,大家看一看,还关注这些吗?

每天都有新的热点。

关于记者

因为新京报过去的一些事,我本人也会特别慎重地甄别。

但是这件事,记者已经尽力了,他不可能把所有的环节都调查清楚,把问题导向中储粮,个人猜测也有一部分追求轰动效果的考量。

但总体来说,如果没有记者的监督,这件事很快就会沉下去。

综合考量,个人觉得他们这次报道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关于境外势力

如果说反腐就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那么有利于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揭短,就不能什么都说成是阴谋论。

不是什么事件都是境外势力的作用,自己做的不好,就是做的不好。

但是,境外势力利用此攻击你,那是必然的。

除了这件事,食品安全里有很多很让人不爽的事。

比如,我们给香港特供的,都是最高标准的蔬菜水果肉,凭什么呢?

比如,某些外资超市,它进货标准就是比国内的高,所以中产都爱去,你不能说所有人都崇洋媚外,人家也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比如,明明有些什么反式脂肪酸、氢化油、某些预制菜它就不好,我们也不去控制和提醒。

很多时候,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解释不了,不能改好,你很难说服民众,其实也很难说服整个世界。

上周末,我刚从威海回来,在机场的二楼带着孩子说吃午饭,一看菜单,就知道咋回事。

饺子、面条稍好一点,冷冻类的预制相对可控,煮一煮什么的,但盖饭那种,多半非常不健康。

我去拍了个照,果不其然,保质期一年的鱼香肉丝、卤肉饭浇料,塑料袋就在开水里煮着,热了一撕。

还妈妈的厨房,儿时的味道。

就塑料袋料理包开水里煮保质期一年的菜,能没毒就已经很不错了,这么多人在吃,难怪医院人多生意好。

可是,这就是当前的现状。

没办法,恨铁不成钢的事很多,南来北往的旅客哪里会问那么清楚,煮塑料袋的大妈也很无辜,喧闹的讯息很快就会淹没在热点中。

我们对国家的期望很高,路却也要一步步走,希望每个人都有监督和发声的意识,能够通过舆论从正向的角度,去倒逼法律法规的完善、促进一些问题的改进或解决,不要冷漠不要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我们为数不多能做的实事。

治大国如烹小鲜,发展的阶段难以逾越,任重而道远。

0 阅读:0

秦功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