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喝着水,似乎忘了不远处的少年,而少年在黑暗的寒风中,张着嘴接着雪花。天冷,心更冷。
白天继续赶路,在荒无人迹的雪地,经过山旁一座小桥的时候,马车停了下来。
男人走向桥边,抱起一块大石,丢到下面湍急的溪流里,大石瞬间没了踪影,男人看着很满意,他不怀好意的走向少年。
镜头切换,马车在继续前行,摇晃的鸡笼旁,少年已经不见了,他的座椅上,放着一麻袋喂鸡的粮食。
这是一个残忍的故事。在冰冷的西部,人命如草芥,所有的情感是那么微不足道,这就是现实。
少年只是男人的饭票,现在这张饭票不仅没用了,反而成了负担,何况又有了新的饭票。
评录官看后,心比雪水还凉,久久难以释怀。也许,男人没有义务去照顾少年,但就算丢弃,也可以丢在镇里,说不定有好心人带去呢,怎能如此冷血。人心啊,怎能这么坏!
附:少年朗诵的作品多且杂,评录官收集整理,包括且不限于以下。
1.雪莱的《奥兹曼迪亚斯》(Ozymandias),这是一首发表于1818年的十四行诗,讽刺了权力无常。
奥兹曼迪亚斯是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希腊名字,他在公元前13世纪统治埃及,被称为王中之王。
但他的雕像,如今只剩下残破的双腿和半埋在沙子中的破碎面孔,围绕雕像的只有“孤独和平坦的沙子向远处延伸。”
2.莎士比亚的第29首十四行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绝望,以及在想起某个亲爱的人时,内心重新获得的希望和力量,“就像云雀在黎明时分从阴霾的大地上振翅高飞,唱着赞美诗”。
3.《圣经》的《创世记》第四章中,该隐弑弟的故事。亚当和夏娃生的第一个儿子叫该隐,第二个儿子叫亚伯。
该隐是农夫,亚伯是牧羊人。有一次,兄弟俩都向上帝献祭,上帝看中了亚伯的供物,却没有看中该隐的。该隐非常愤怒,他在田间杀害了弟弟亚伯。
4.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王的故事,讲述了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应验了一个可怕的神谕:他将会杀父娶母。
最终面对真相时,母亲自杀,俄狄浦斯则刺瞎了自己双眼,自我放逐,展示了命运的不可逃避。
5.美国总统林肯在1863年发表的《葛底斯堡演讲》,强调了国家的统一和自由的重要性,演讲中的名句"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当永存于世),成为美国民主精神的象征。
6.插图里的“这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出自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评录官:8分,一定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