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不存在”的三位大将军,可别被电视剧给忽悠了,你知道是谁吗

怀旧纪念馆 2022-06-15 12:25:32

“江山易主常有,而英雄千古”,无论是生逢乱世,还是太平盛世,每一个时代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传奇英雄。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使得我们对这些传奇人物又多了几分敬佩。然而,随着时间流转,一些被大众所熟知的英雄人物,却出现了在历史中“查无此人”的情况。

这其实是因为在流传的过程中,这些人物被一些民间艺术者进行了不符合史实的加工或者夸张,使得一些本不存在的人物凭空出现。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并不存在的千古英雄吧。

01杨家小将--杨宗保

提起杨宗保,首先在脑海中浮现的一定就是《穆桂英挂帅》中杨府的那个小将军吧。杨宗保为杨延昭与柴郡主之子,他十五岁跟随父亲抗辽,鲜衣怒马,意气风发。他自幼熟读兵书,在战场上屡立战功,民间早有“少年要比杨宗保的说法”。

这样一位少年英雄是个虚拟人物,这可能有些难以置信。可剧情终究是剧情,不能因为这样就对杨宗保这一人物的真实性不加考证。

通过宋代的史料得知,杨家将中只有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三代为宋抗辽,征战沙场。而杨宗保作为杨家将戏剧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关于他的故事最早出现于南宋末年《烬余录》上,然而《烬余录》作为一部文学史,其所叙述的故事是否是根据史实也未可知。

而杨文广作为杨延昭的儿子,其经历与杨宗保颇为相似,所以,可能性更大的是南宋的民间艺人根据杨家将的英雄事迹,进行大胆想象与艺术加工,塑造了杨宗保这样一个英雄角色。

在历代的流传中,杨家将的故事又被再度改编与加工,在《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这些话本小说中,使得杨宗保这一英雄形象更加更加生动、饱满。古代人民对“杨家将”这类故事的传颂,凝结的正是其高度的爱国情感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与崇拜。

02冷面寒枪--罗成

罗成作为隋唐名将,是“第七条好汉”手中五钩银飞枪,一位少年英雄,凭借着一把银枪,把罗家枪法使的出神入化。

他两破隋阵,第一回是他与杨林的交锋,杨林攻打瓦岗寨,设下长蛇阵,无人能破,在王伯的邀请下,来到瓦岗寨,杨林负伤逃走,二人大破阵法。第二次则是罗成替父前去东岭关破阵,与杨义臣里应外合,大破秦琼的铜棋阵,从而占领东岭关。

少年英雄,立下汗马功劳的他却从不居功自傲。并且,其对于爱情始终有着自己的原则,年龄的增长不会换来他对爱情的妥协,在感情上保持着宁缺毋滥的态度与想法。也正是因为罗成的坚持,才能让他遇到线娘这样情投意合的女子,罗成的人物形象在这些故事中不断得到深化与丰富。

纵使历史上有罗成之名,但却无罗成之人。关于罗成的很多故事大都出自于《说唐》、《隋唐演义》等小说或评书,实际上,罗成的人物原型则是历史上的猛将罗士信。由于罗成与罗士信在经历与遭遇上有诸多相似之处,故被认为是罗成的原型人物。

但不管是罗成还是罗士信,名字只是一个载体,我们真正所熟知的是其承载的英雄使命。而这些,也正是他家喻户晓的真正原因吧。

03银戟少将--薛丁山

最后一位虚构的人物,就是薛丁山。他托了一只老虎的福,来到云梦山王敖老祖处,拜他为师,并学习兵法,这也为他后来夺得二路帅印打下了基础。提起他,也许大家更感兴趣的应该是他与樊梨花的爱恨情仇。

贞观年间,薛丁山在当时被派去西征,樊梨花作为西凉寒江关总兵樊洪的女儿,也颇有几分巾帼儿女的风范,面对派来西征的将领,丝毫没有半分怯弱,而是出关对峙,在与薛丁山交锋之时,对其产生情愫,故落败。

实际上则是樊梨花的苦肉计,在薛丁山乘胜追击之时,反客为主,生擒薛丁山。身为一名女子,却有着男子一样的气魄与果敢,也不亏得薛丁山与她分分合合,反复纠缠。可历史上并没有樊梨花这一号人物,这些感情纠葛则为小说作者杜撰而来。薛丁山之死是因为其子阴差阳错导致二太子身亡,其一家被武则天灭门。

如果说你不了解薛丁山,那他的父亲父亲薛仁贵作为一代名将定不陌生,作为一代名将的儿子,竟然是一个虚构人物,这未免听起来有些荒唐。历史上没有薛丁山,更没有樊梨花,真正存在的是薛仁贵的儿子薛讷---薛丁山的原型人物。

他为唐镇守边关,讨伐突厥、契丹,战功赫赫。然而却在一次出兵前,决策失误,导致全军覆没,这也致使他被贬为庶人。被重新启用后,薛讷一生驻守边关,直至死去。这与薛丁山的人生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也不难看出薛丁山身上的杜撰笔法。

对于这些人物身份的真假,确实需要大量的史实来考证,我们大可不必纠结这些历史人物的真假。这些人带给我们的从来都不只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英雄的使命,一种传承千载的英雄精神。

0 阅读:162

评论列表

岚枫星辰

岚枫星辰

2022-06-18 13:18

罗士信除了出身外,经历和死法,和罗成基本一模一样

怀旧纪念馆

怀旧纪念馆

更新韩剧解说,关于影视的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