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七步诗”千古传颂,毛主席幼时“七步诗”,比曹植小足20岁

乐山悦水闲情 2024-12-31 16:04:16

1910年的深秋,韶山冲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毛家祠堂里,族长毛贻昌面色凝重,手中一封信在他指尖颤抖。

信纸泛黄,墨迹晕染,却字字锥心,仿佛要刺穿他厚茧般的手掌。

信是他那十七岁的儿子,毛泽东,从湘乡寄来的。

信中,少年并未流露出对故土的眷恋,反而充斥着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父亲为他规划的经商之途的断然拒绝。

毛贻昌颓然坐下,一声长叹在空旷的祠堂回荡。

他想起多年前,私塾先生毛宇居对这孩子的评价——“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难道,这就是“大器”的开端?

一条注定坎坷,注定远离家乡的崎岖之路?

思绪如潮水般涌来,将他带回几年前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私塾里,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背诵着四书五经,唯有毛泽东,眼神中透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沉思。

他时常挑战先生的权威,对那些在他看来迂腐陈旧的教条提出质疑。

毛宇居非但不恼,反而鼓励他独立思考。

“井底之蛙,岂能见天日?”他曾这样意味深长地对毛泽东说。

那一天,先生以“井”为题,让孩子们作诗。

毛泽东略一沉吟,便吟诵出一首令毛宇居至今难忘的诗:“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小小年纪,竟能借物喻人,表达对封闭式教育的批判,这令毛宇居既惊喜又担忧。

他仿佛看到,这孩子心中,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渴望冲破牢笼,拥抱更广阔的天地。

而如今,这团火,终于要燎原了。

毛贻昌揉了揉酸涩的眼睛,重新展开那封信。

信中,毛泽东引用了西乡隆盛的诗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字字铿锵,掷地有声,仿佛在宣告他破釜沉舟的决心。

毛贻昌何尝不明白儿子的志向?

他只是心疼,心疼儿子要走的这条路,注定充满荆棘。

他出身贫寒,深知世道艰辛,只想让儿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岂能容他固守一方田园?

此刻的毛贻昌,内心如同翻江倒海。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曾有过“仗剑走天涯”的梦想,却最终被现实磨平了棱角。

如今,儿子的选择,仿佛让他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那个不甘平凡,渴望改变命运的自己。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

毛宇居来了。

他似乎早已预料到这一切,神情平静而坚定。

“贻昌兄,”他缓缓开口,“润之这孩子,非池中之物。你若强行将他困于井底,只会扼杀他的才华。”毛宇居苦口婆心地劝说毛贻昌,润之的未来,不在韶山冲,而在更广阔的天地。

他的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毛贻昌迷茫的内心。

历史的长河中,像毛泽东这样与家庭抗争,追求理想的年轻人并不鲜见。

例如,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传播他的儒家思想,即使屡遭挫折也不放弃;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故事,都印证了一个道理:只有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才能开创新的局面。

最终,毛贻昌被说服了。

他颤抖着双手,拿出仅有的积蓄,交给毛宇居,嘱咐他好好照顾润之。

送走毛宇居,毛贻昌独自一人站在祠堂门口,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儿子这一走,或许就很难再回到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但他更清楚,只有放手,才能让儿子飞得更高,更远。

几天后,毛泽东离开了韶山冲,踏上了前往湘乡的求学之路。

他或许没有意识到,他迈出的这一步,不仅改变了他自己的人生轨迹,也将在未来,改变整个中国的命运。

而在家乡的毛贻昌,则默默地为儿子祈祷,祈祷他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他知道,儿子就像那条跃出井口的小鱼,终将游向浩瀚的大海。

3 阅读:132

评论列表

一切kaixinjiuhao

一切kaixinjiuhao

1
2025-01-01 21:44

厉害👍🏻👍🏻👍🏻👍🏻👍🏻👍🏻👍🏻

乐山悦水闲情

乐山悦水闲情

乐山悦水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