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汽车制造商正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是削减成本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中国竞争者的激烈冲击。这周的日内瓦车展彰显了这种对比,使局面更加明显。
欧洲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必须降低电动汽车(EV)的生产成本。这导致他们对供应商施加压力,许多供应商已因人力减少和疫情带来的供应链问题而陷入困境,尤其是小型供应商更是倍感压力。
与此同时,中国的汽车制造商通过推出更经济的电动车进入欧洲市场,对本土品牌构成威胁。比如,上汽和比亚迪在日内瓦车展上与法国的雷诺并肩举办新闻发布会,比亚迪的海豹轿车甚至有望赢得年度最佳汽车奖。
电动汽车向电动化的缓慢过渡加剧了这种困境。固定资产和高运营成本正在成为负担,尤其是在欧盟的完全电动汽车销量自去年十二月以来下降了42.3%的背景下。这种过剩的生产能力使得情况进一步复杂化。
中国制造商的挑战之一在于它们的纵向整合策略。他们自行生产关键组件,从而更好地控制质量和成本。然而,欧洲品牌大量依赖外部供应商,这不仅增加了复杂性,也提高了成本。
因此,面对中国的价格竞争,欧洲汽车制造商可能会面临利润率下降。为了保持竞争力,降低成本已经成为他们的当务之急。例如,梅赛德斯-奔驰调整了其电动车增长的预期,并转而关注更新其传统车系。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欧洲汽车产业能否迅速适应这一新的现实。它能否简化供应链、投资于纵向整合,并迅速降低成本以应对中国的挑战?或者,它将被抛弃,成为过去的记忆?
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欧洲汽车产业的未来,并对整个地区的工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在全球向电动化转型的大潮中,欧洲必须寻找保持领先的途径,否则就面临被淘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