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家社协同共育,用心打开童“心”友好的世界

成都儿童团 2024-04-22 18:30:42

4月19日,四川天府新区第二届儿童友好城市活动暨麓湖儿童友好大会,在麓湖小学大礼堂圆满举行。本次大会由四川天府新区社区治理和社事局、四川天府新区妇女工作委员会及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主办,四川天府新区麓湖公园社区、四川天府新区社区教育学院、四川天府新区麓湖小学承办。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在成都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下,新区坚持‘一米高度看城市’的理念,以打造儿童友好社区、儿童友好学校为重点,建设全龄友好、全域友好、全过程友好的儿童友好城市。”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教育卫健工委书记李广在现场致辞中谈道。

9位来自麓湖公园社区内外的分享嘉宾以及10位圆桌交流嘉宾,从“校家社共育”和“融合教育”两个维度进行分享,着眼于儿童心理健康领域,共同探讨共建儿童友好城市的理想与实践。他们中有来自麓湖社区的居民,有国内外资深教育人士,有长期关注儿童友好领域的专家,当然,还有关心社区成长的孩子们,围绕着“儿童友好学校与儿童友好社区”、“校家社如何协同”、儿童社会情感教育”、“儿童心理健康”等多个主题,大家各抒己见,尽情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观察思考。

我们直击嘉宾们现场分享的精彩观点,期望在共同的视域下,不同思想碰撞出的火花可以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带来新的视野与探索。

儿童友好理念分享

① 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学校、社区是两方“共生”。学校将得益于社区发挥潜在作用,以提高自己的教学品质和育人成果;社区的人居环境将得益于好的学区和积极健康的数个家庭构成。

② 通过校家社共育模式,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形成以儿童为中心,尊重成长规律的教育生态。

③ 学校实施校家社协同育人,要注重四大路径:提升家教育格局,促进家校良性沟通互动;赋能教师智慧成长,加强教师家校共育能力;完善学校多元课程,提高学生社会行动能力;实现社会资源共享,拓展多维学主成长空间。

① 通过学校、社区把家长聚集在一起,不仅为家长们提供实际进入学习的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真切的社区体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② 麓湖小学和新西兰学校有很多相似之处,都重视环境,都和社区有强烈联系。孩子会亲自参与项目落地,联动社区、专家进行共创合作,对于他们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经验。

③ 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协同关系如此重要,它会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益处和价值,让我们可以创造并实现对校家社共生共育的愿景。

第一篇章:校家社共育深度分享

① 网络上可以轻易搜集到家庭教育的信息,但家长和教师都无法判断其准确性,缺乏正确的指导。这让“家庭教育”既成为一个热词,也是一个被滥用的词。

② 让家长和教师了解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更科学的教育理念、知识、方法,明确各自在教育上的责任,正是实施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必要性所在。

③ 在学校的主导下,通过构建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维护机制,促进家长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推动社会参与,保护好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应该是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各界能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做的最有价值的贡献。

①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人。比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比学历更重要的,是学习力。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抗挫力。

② 在我们看来,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一定是国家统筹的,聚焦中心是孩子,希望孩子成人成才,健康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进行联动。

③“双减”背景下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需要学校主导,凸显学科育人作用;家庭是主体,陪伴孩子,凸显情感育人作用;社会提供有效支持服务,凸显实践育人作用。

① 儿童是人类美好未来的探索者、建设者,关注儿童就是关注城市的未来、国家的未来、世界的未来。

② 孩子是一个世界,孩子以外的则是更大的世界。每个孩子都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与世界对话,和世界做朋友,便是和自己以及周遭的一切做朋友。

③ 培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助力一个社区,建设一座城市。在多样化的联合实践活动中,友好儿童获得了多元的发展,真正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分子,用行动诠释儿童友好,城市更友好。

第二篇章:融合教育深度分享

① 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方面积极探索实践,旨在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社会意识和亲社会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紧密的情感联结,并从中获得归属感。

② 麓小“心育”体系构建四大路径:a.培养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b.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c.规范全时段动态心理监测;d.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协同机制。

③ 通过“心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旨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儿童在快乐和幸福中学有所成。

① 儿童友好社区是儿童友好城市的浓缩单元和基石。

② 儿童心理健康是社会问题,是系统问题,无法依靠某个部门解决,医院治疗、学校干预、家长教育、心理咨询、社工服务等,虽然均能发挥一定作用,但不成体系,工作无法形成闭环。社会问题要解决,最终需要一套社会支持体系,成系统地发挥各方力量。

③ 社区往往是孩子在家庭和学校找不到希望时的一种选择,通过儿童友好社区的建设,联合医院、学校和教育机构,摸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少年身心健康解决方案,助力儿童高质量发展。

① 我是一名教师,同时也是孩子的父亲,我很关心女儿在接受教育时,能收获到幸福感与人文关怀。这也是我所做的工作,希望孩子们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可持续的成长赋能就开始了。

② 如同我们坚信的那样,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与情感认知,会带来学业上的成功,在课堂上也更容易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他们更现实的人生目标。

③ 每一个孩子都可能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看待问题,我们想创造一个让学生可以感知到的环境空间,在放松的氛围里打开与学生交流的窗户,讨论他们一天的感受,并且是什么给他们带来了这样的感觉。

① iSTART从小小的我出发,start from i。从儿童视角出发,与儿童共创共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多元美好世界。

② iSTART用共同价值观链接学校、家庭、社区以及公益行动伙伴,形成了创造力涌现的社群网络和社会良性循环的共同体。致力于构建一个良续的社会参与与艺术教育共生网络,为儿童提供社会化学习与成长的广阔土壤,不断推动美术馆的社会美育与社会正义的持续发展。

③ 孩子用艺术将自己的经历和勇气熔炼为“青少年自救手册”,希望能够为身处困境中的孩子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④ 笑起来,动起来,与儿童友好对话。拥抱大自然,探索小自然,连接大家庭,构建支持儿童发展的小村庄。

圆桌交流观点速递

观念的交流必然需要多种声音的碰撞,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也需要多方智慧与儿童的参与,因此在圆桌交流环节,我们就“共建友好校园”的话题与麓湖幼儿园园长王玉琴、元音幼儿园园长杨莉、双燕幼儿园园长黄露、云朵幼儿园园长Angela以及成都乐盟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园长Tracy五位园长展开讨论。

同时在今年特设的儿童圆桌环节,与四川天府新区麓湖小学武悠然、四川天府新区第七小学欧阳语墨、四川天府新区第八小学刘时瑜、四川天府新区第八中学小学部杨雨之、四川天府新区元音小学黄子一就“儿童情绪处理”的话题展开讨论。

#关于“家校社”如何协同育人

元音幼儿园园长 杨莉

幼儿园的环境并不单指学习、活动的物理空间,还包括课程资源,乃至心理环境。

麓湖幼儿园园长 王玉琴

教育并不局限在校园里面,还有包括家庭、社区、社会。学校作为教育共同体的核心,才能更好引领儿童友好社区的打造,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双燕幼儿园园长 黄露

每一所学校都挖空心思,想了很多方法去做家校社协同育人。我们就通过成立家委会,家长成长营与家长共享中心等方式去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云朵幼儿园园长 Angela

家庭、学校、社区的共同努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了解孩子、了解家长,也需要让他们充分了解我们。

成都乐盟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园长 Tracy

虽然学术成果很重要,但学生习得社会认知和情感技能也很重要,我们希望孩子们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努力,并教给他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自己和他人带来积极影响的能力。

#关于情绪的处理

Q:如果和所有同学看法都不一样怎么办?

欧阳语墨:我会先倾听他们的想法,再诉说我的想法,相信只要我表达够真诚,他们会理解并尊重我的看法。

Q:如果感到沮丧时会怎么办?

杨雨之:在我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沮丧时,会想是我态度不好还是不够努力,如果二者都不是,我会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抒发情绪)。

给孩子们多点休息时间,也多一点学习时间。

Q:如果和同学意见不合吵架,你会怎么办?

武悠然:我们最后还是朋友,意见不合也很正常,因为我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

Q:你如果当老师,希望教什么课程?

刘时瑜:我希望当心理老师,这样就能治愈那些有烦心事的同学。

Q:如果父母对你的想法不理解,你会怎么处理?

黄子一:我会告诉自己,他们对我的一次不理解,并不意味每一次都不理解我。

从一开始探讨什么是儿童友好,到逐步建立全新的对话机制,再到聚焦儿童心理成长的深度交流平台,基金会持续推动的第三届儿童友好论坛,今年更集中着眼于现实儿童面临的严峻问题,迎来了更多新老面孔,并不局限在一个社区、一所学校、一座城市、一个行业,而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欢迎所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参与进来。

“我们想要什么样的未来,就看现在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从“心”开始,家校社一起协作,共同促成一个身心健康的儿童成长环境,我们才离一个儿童友好的世界更近一步。期待在不同思想的深入碰撞下,和我们一起多元探索儿童友好城市,用心为每一位进行儿童友好赋能,让孩子们可持续健康成长,为城市和社会的未来点亮希望。也衷心希望我们在每一年儿童友好大会的交流中,都是为此埋下的小小基石。

0 阅读:0

成都儿童团

简介:成都商报出品,集结教育、旅游资源,打造亲子游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