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神经紧绷了近一个月,以色列的报复终究还是来了。
当地时间10月26日凌晨2时许,以色列军方开始对伊朗军事部门实施精确打击,以回应伊朗近期对以色列的袭击。
这是两伊战争以来,伊朗首都德黑兰遭遇的最猛烈打击。
速战速决的精确打击。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军出动了包括F-35在内的100余架战机,4小时内对伊朗及其盟友进行了三轮打击。
打击目标明确。
首轮攻势旨在“致盲”伊朗。
以色列战机重点打击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地的防空系统和雷达,摧毁伊朗建立的态势感知系统,为后续打击扫清障碍。
二、三轮攻势瞄准军事目标。
以空军精确打击了伊朗境内的数十个战略目标,包括导弹制造设施、无人机研发和制造工厂、地对地导弹发射基地等。
造成破坏有限。
伊朗媒体称,部分爆炸声是伊朗防空系统拦截来袭目标时发出的爆炸声,位于德黑兰西部或西南部的伊斯兰革命卫队军事中心没有发生爆炸。
伊朗军方表示,防空系统有效发挥作用,“以军袭击大部分被拦截,仅对部分地区造成有限破坏”。
袭击尚存分寸。
此前,由于以色列报复迟迟未到,外界一度猜测以色列将会打击伊朗的能源设施甚至核设施,其大规模报复甚至不排除毫无底线动用核武,国际能源价格一度飙升,中东地区笼罩浓重核阴霾。
但从此次袭击情况看,与先前的虚张声势不同,以色列仅使用常规武器,仅打击军事目标,对核设施和石油、能源等基础设施秋毫未犯,并在袭击后第一时间宣布袭击结束,报复留有相当余地。
这透露出一个清晰的信号:这是一场有分寸的惩罚。以色列既要打出威慑力,向中东乃至世界宣告,以色列不是好惹的;又要在边缘停手,以防爆发全面战争、收不了场。
就像伊朗之前的导弹袭击,也只打击了以色列的军事目标和摩萨德基地一样,大家都还不想把局面搞到不可收拾。
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在作战室指挥袭击。
报复为何中规中矩?
自伊朗本月初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弹道导弹袭击以来,以色列多次誓言报复。
作为在中东地区以威慑立国的以色列,向来是有仇快报,为何本次却时隔20余天才选择回应,报复行动还中规中矩?
情报泄露延误战机。
10月18日,名为“中东观察家”的账号在社交媒体“电报”上发布了两份美国政府的绝密文件。(另见本号文章《绝密情报外泄!以色列已经拥核?》)
这些文件表明以色列正在为打击伊朗做准备,并详细描述了以军弹药调动和模拟演习的情况。
文件的真实性被美国政府消息人士认证,直接打乱了以色列的军事部署和行动计划。以色列不得不重新调整作战安排,将进攻时间一推再推。
仔细斟酌反击方式。
报复是板上钉钉的,但报复的方式不仅是战争的决策,也是政治的艺术。
作为美国的亲密盟友,以色列虽然希望对伊朗的报复打出震慑效果,但如果冲突无序升级,必将成为美国大选中的重要话题,进而对美以关系造成干扰。
尤其是美国大选日益临近,为了避免自身卷入中东战局的泥潭,美国部署萨德系统来安抚以色列,换取以不攻击伊朗石油和核设施的承诺。(另见本号文章《部署“萨德”,美国不装了?》)
因此以色列将本轮反击聚焦军事目标,既可不失颜面,又可满足美国诉求。
以色列自身也有顾虑。
当前,以色列七条战线同时作战,特别是在黎以、巴以战线上进攻步伐同步陷入迟滞,客观上影响了以色列对其他方向的进攻能力。
日前伊朗联合周边多国达成领空防御一致,也使得以色列在选择还击手段时顾虑更多。
以色列媒体发布的德黑兰遇袭图片。
伊以冲突仍将持续。
10月1日伊朗对以色列大规模空袭,实质上已经开启双方直接军事对抗的序幕。
伊以在两回合较量中形成一定程度上的默契,双方均采用“大规模、小杀伤”的有限战对抗策略,并淡化彼此的袭击效果。
但这并不代表双方此后军事对抗偃旗息鼓,而是双方力量积累新一轮较量的开始,伊以对战仍将以多种形式继续下去。
伊朗无意与以色列爆发直接冲突,而以色列这次行动给了伊朗台阶,让伊朗能够较为“体面”地做出选择。
九万里认为,后续伊朗或将持续强化对抵抗阵线军事、情报的支持力度,要求抵抗阵线成员继续在各自战线对以发起军事打击。
在巴以冲突未息、黎以冲突升级之际,此次以色列对伊朗的袭击必然会带来连锁反应,导致抵抗阵线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进一步恶化,从而加剧中东地区紧张形势。
虽然以色列此次复仇又一次点到为止,但今年以来伊以互袭已突破多重红线,未来各方仍将继续明争暗斗,中东的暴力循环仍将持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