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树“同源演化”区域的宁德蕉城,天山菜茶不能再“低调”了!

逸云白茶 2024-08-22 21:37:06

这是白茶教室第一次去到宁德蕉城,这是一个相当割裂的地方,极端高调和极端低调并存的地方。

在这里你能看见top级先进工厂的宁德时代,也能看见汇聚灵气的全国道家三十六洞天之首的霍童山和佛教徒的重要朝圣地支提寺,再提一条,宁德蕉城的大黄鱼也特别好吃!

然后,有人告诉我们,这里其实还产茶。什么?!这也妹有人说啊!这么大的事,蕉城你居然藏着掖着?

油门一加就是猛猛直冲蕉城,接着我们就发现宁德蕉城几乎可以说是白茶产区里面最低调的了,它不张嘴,谁还知道这也是个茶区啊?

同样都是扎根在宁德蕉城,比起闻名遐迩的宁德时代,天山白茶这个地方品牌就显得相当默默无闻了。若是要像宁德时代那样走出去,天山白茶要做的还有很多,这第一步可以从茶树的资源保护做起。

1

中国茶树“同源演化”区域

亦是茶树优质种质资源保护区

“宁德蕉城,是中国茶树“同源演化”区域之一。”

经由福建省茶叶科技人员在省内各处挖掘到的野生古茶树证实,福建茶树是“隔离分布”同源演化成的武夷类群,并非是由西南茶区传过来的。在《闽茶概论》一书中提到“武夷类群的分布区域”:

“武夷类群的分布区域包括福建省武夷山系及台湾山系在内的福建省、台湾及广东省东部、江西省东部、浙江省南部等毗邻地区的丘陵山地。其地理位置在北纬22°~29°,东经116°~122°”

这里提到的武夷山系是广义的,代表了整个福建省。其中武夷山系的典型代表就有我们熟悉的武夷山山脉,以及今天要重点提及的——鹫峰山东南支脉天山山脉。

*天山山脉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郭元超等人先后在闽东地区的太姥山和霍童小坑(现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发现了6m以上的孤零单株野生大茶树,此前,被发现的野生茶树多见于安溪。

在此之后,野生茶树的发掘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空白期,直到1983年,考察小组在宁德霍童镇南面的仙墩山再次发现了部分野生茶树。

这一次的发现填补了以往数据不足,进一步论证了闽东北山区确有野茶树分布和我国野生茶树基本分布规律,并经由此次数据推测了野生茶树其他可能分布的地点。

此后,陆陆续续地有野生茶树被发现。其中,在宁德市蕉城区虎贝乡梅鹤村姑娘坪发现了野生茶树大群落,这是福建省现存野生茶群落区域最大、分布最多的地方。

在考察的过程中,除去一些不可抗力,当地居民对原始森林的消耗是对野茶茶树资源保护极为不利的一项因素。

很多原始森林中的野生茶树都不可避免地被砍伐,很多时候需要从砍伐后重新生长的茶树中考究,甚至于只能从遗留下来的树桩中窥探到野生茶树曾经的身影。

菜茶在生产应用中产量低这一“致命”缺点在茶农那边并不是很讨喜。汤小廷带着一种很可惜的语气告诉我们,经常会看见茶农把一些随机发起来的菜茶砍掉,改种大白或者大毫,有的菜茶长得甚至已经很高了。

痛惜于天山菜茶这类珍贵的野生茶树资源不断失落的状况,汤小廷起了移植保护的想法。

*山场主人汤小廷

2013年,汤小廷从福安回到宁德蕉城,四处开始寻找合适的基地选址对天山菜茶进行就地种植保存,并开始着手于基地的建设,陆续从天山山脉(主要是霍童、支提山、龟山一带)和福安移栽了近十万株的菜茶。

在尽力控制的情况下,移栽群体种的成活率也并没很理想,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才让其全部成活。

他还收集了不少福安、蕉城、武夷山、寿宁的茶籽,用最原始的籽播拓开了基地菜茶品种的区域丰富度。从播种下去到长成可以进行采摘的那一批籽播菜茶,并成功构建了茶园树草生态平衡。

*籽播的时候常常丢好几颗在一个坑里,长出来的茶树是多株的

2019年,峻山野有机基地被纳入福建省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区。能被列为保护区的基地不多,武夷山一共也只有鬼洞和罗盛财老师龟岩的品种园这俩。

*2019年,峻山野有机茶园被纳入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区

要知道,建立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意义不单单在于保护茶树资源,还在于筛选、选育出茶树优异基因。就拿现在基地正在选育适制花香白茶的品种这件事来说,这个举措很大地提高了咱们白茶品类里面的丰富度。

2

天山菜茶有机茶园

只做有机和高山

基地的选址也是有讲究的。汤小廷最开始的想法是一定要是高山,且理想的海拔要在800-1000m左右。这个最初的想法延续至今,成为了汤小廷做茶的必要条件——“只做高海拔”。

*天山菜茶有机基地卫星图

在高海拔的基础上,汤小廷还要求那片山体要没有种过其他作物且周边要没有污染,远离城市主干道。

然后,汤小廷在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班竹村的一片原始森林上进行开荒,基地平均海拔在850m左右,最高的地方1050m,完美地达到了汤小廷“只做高海拔”的要求。

*从基地处眺望天山山脉

基地开始起步后,汤小廷就开始思索。站在14年的那个十字路口中央,往未来的市场去大胆地推测,摆在他面前的有很多种选择,最后,他选择了有机。

在他看来,未来做茶行业的人会越来越多,甚至于有机的人会越来越多,到那个时候,去拿什么和人竞争呢?他想到了原始的品种——菜茶。

因为大白大毫推广过于成功的原因,很少人会去种植菜茶,菜茶的生存空间已经被大量挤占了,只能躲进一些深山老林里去。那这个时候群体种的稀缺性就体现出来了。

汤小廷告诉我们,他的基地做有机认证已经连续8年了,但是直到今年为止,成本才降下来一些。

*基地的菜茶采用留丛的方式

“有机+菜茶”,这本身是一个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组合,因为真的做不出来多少量,旁人轻易不敢碰这样模式,完全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为,就算是学,也只能做到一部分,很难有这样全部都是“有机+菜茶”。

*峻山野有机生产(植物生产)认证证书,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个投入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尤其是他的基地并不是以台地茶园这样的高产管理模式进行建设的,他采用的是“单丛种”的方式,将茶树留养起来。

这不仅将通过产量回本的路堵住,同时后续的人工采摘成本也不会低。

*单丛种,为菜茶后期的生长留出一定的空间

我们去的时候是八月上旬,刚好碰上基地正在除草,上一次除草还在4月下旬,只三个月的时间,杂草就长得比茶树还高了。

汤小廷同我们解释道,有机不等于不管理,定期的杂草修饰有助于茶树的生长,但是他绝对是纯人工除草,不用一点化学药剂的。

*基地中籽播的茶树没入野草之中

基地施用的有机肥是羊粪和桐籽饼。基地一带本地会榨桐油,剩下来的油渣会被用作有机肥。这些天然自发的有机肥,大概率会缺一些元素。

据汤小廷告诉我们,确实是会缺,它的茶园氮、磷会缺一点。但是他颇为潇洒地说,他也没想过去补,缺就缺了,就是要将自然农法中“顺其自然”的理念贯彻到底。

*山场按照“自然农法”和有机相结合的方式

现在汤小廷的基地在和茶科所合作,选育出适制花香白茶的品种。

汤小廷告诉我们,做花香白茶有两个路径,一条是用乌龙茶的高香型品种进行制作,还有一条就是在天山菜茶群体中选育出合适的品种,然后将其作为母树进行培育、推广。

*农科所进行选育试验的编号

这条路的长远也是可以想见的,基地里菜茶品种的多样性和复杂程度,在本次走访中,我们一一见识过了,但是我们也依旧期待能在那片群星璀璨的天山有机菜茶中选育出适合的良种,这里我们先打卡下咯!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相关参考文献《闽茶概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