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文化|郭仲隗纪念馆(9)从郭仲隗为官为人之道看郭氏家风

汴梁城下 2024-09-21 22:07:37

家风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内容,是支撑中华民族绵延不绝、薪火相继的重要精神动力。民国时期的郭仲隗家族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

郭仲隗纪念馆

郭仲隗是中华民国时期有名的清官能臣,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坚定的信仰、高尚的品质、优良的作风,为我们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在今天,我们仍应学习郭仲隗的精神,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郭仲隗1887年出生于新乡县大召营村一个家境殷实的家庭,幼年受教于同县名儒,废科举后入河朔中学堂。受父辈影响他立志要成为一个体恤民情、对社会有用之人;年轻时加入同盟会,在民国颇有名望。当时,他曾以敢言直谏而著称。

心忧百姓苦 为灾民涕泣陈情

郭仲隗在为官过程中,始终体恤民情,敢于直言,不屈服权贵。

1940年,郭仲隗出任国民参政员,因卫立煌贻误战机,导致中条山失守,郭仲隗严正弹劾卫立煌,要求对其撤职惩办。

在1941年至1943年的国民参政会上,郭仲隗等分别提交了《河南灾情惨重,请政府速赐救济,以全民命而利抗战案》等议案。

1943年,在一次国民参政会上,郭仲隗曾为河南人民遭受水、旱、蝗、汤4灾大声疾呼,为民请命,受到河南人民的普遍尊重和爱戴。

郭仲隗

平时,他工作所获的资财,多为民生所用,办报立校,开启民智,从来没有只顾自己一家之私。 郭仲隗目睹了汤恩伯部队临阵逃跑、侵民扰民行为,决定为民请命。他突破日寇封锁,冒着生命危险,前后行程23天终于到达重庆。这期间他的体重减去12公斤,门牙掉了两颗。

在重庆召开的国民参政会第三届三次会议上,他为河南灾民涕泣陈情。在会上他开宗明义就说:我坐过牢,下过狱,什么都不怕。河南灾情重到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年轻者往陕西逃生,政府竟下令堵截,老弱在家园先吃草根后吃树皮,现在吃“观音土”,吃后屙不下来,活活憋死。“难道政府的眼睛瞎了,看不见吗?耳朵聋了听不见吗?我带来河南人民吃的10种‘观音土’请大家传着看一看。”

言至此,郭仲隗情不自禁、声泪俱下,爱国忧民的强烈情感使在座的参政员也都热泪盈眶,哽咽饮泣。 他面向坐在主席台的蒋介石大声疾呼:“委员长如果再不管河南的事,我们3000万河南同胞就只有去跳黄河了。”

良好家风是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

郭仲隗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他认为教育是国家的根本。他在家中设立学堂,抽时间亲自教授子女,培养他们爱国、忠诚、勤奋的品质。在他的教育下,子女们或考入名校,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或知书达理,成为有用之人。

郭仲隗一生为官正直、清廉,不畏权贵,勤俭持家,为后世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郭仲隗家族传承了优良的家风,他和胞兄弟的子女们发展至今约有800余口,遍布国内外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郭仲槐的事迹在民国时期广为流传,成为世人敬仰的楷模。在他逝世后,社会各界纷纷举行悼念活动,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怀念。

郭仲隗家中有一段时间粮食紧张,家人提议购买一些细粮改善生活。然而,郭仲隗坚决反对,他说:“粗粮足以果腹,何需浪费钱财追求口腹之欲?我们应该与民众同甘共苦。”于是,全家人一起分食粗粮,度过难关。这些小故事展现了郭仲隗家风的核心价值观:勤俭节约、廉洁奉公、重视教育、与民同忧。

在郭仲隗的言传身教下,家族成员不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的后人不管能力大小,学历高低,大多都养成宽以待人,勤学上进的品格,为当地人所称道。

传承: 一家四代人的新闻情结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郭仲隗倡议下同年11月11日恢复《豫北日报》出版。重新出版的《豫北日报》是一家民办的地方报纸,以宣传抗日为宗旨,直至1938年2月18日日军攻陷新乡之前一天停刊。是新乡解放前创刊最早、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

郭海长,同样被郭氏家族视为榜样,他是郭仲隗的长子,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

1945年,郭海长任国民政府豫鲁监察使,即监察使署驻开封西大街今龙亭区政府所在地。在日本刚刚投降,郭海长便立即由重庆经西安回到开封,使用日伪在开封的报刊出版设备,筹办进步报纸。

郭海长根本没料到,出版设备早已被国民党大员接收。后来,在其河南大学的同学、时任宝鸡《通俗日报》特派开封记者梁建堂的开导、帮助下,郭海长决定先创办报纸,随后慢慢募集钱财,购买出版印刷设备。

郭海长任《中国时报》发行人兼总经理。当时,郭海长的办报计划,得到了父亲郭仲隗的大力支持。自《中国时报》创刊后,郭海长就把“消除人间病毒”“洗净天下污垢”作为办刊宗旨。

1946年6月以后,报社通过郭海长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报社成为中共在开封的一个地下据点。1948年,开封第一次解放后,郭海长带领进步报人、学者投奔解放区,《中国时报》宣告停刊。其在解放河南的过程中,曾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郭家还有个新闻人,郭海长的堂兄郭文煊也是个新闻前辈,30年代上大学期间就在《豫北日报》做兼职记者。同样功绩卓著,尤其在抗日战争中,多次保护中共地下党员,支持抗日志士和进步文化人士,解放后任新乡市首任民主党派副市长。

郭家先后办了四张报纸。 时光流转到现在,郭家又一个新闻人同样是行业翘楚,为同行所称道。他就是郭文煊的长孙郭力。

作为一位家族文化传承者,郭力与众多郭家后裔一样,一开始也从事着新闻事业摸爬滚打,转眼就是20多年。“我与新闻的情结,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家族文化的影响。”然而,郭力从事新闻也有偶然的因素。在20世纪80年代,郭力还在家乡的一所高中念书。有一天,父亲回家时,带了一本叫《记者的多维思考》的书,从那时起郭力便于新闻结缘,几十年后,郭力成为这本书的编者——大河报创始总编王继兴的关门弟子。

郭力

在上学期间,郭力写的新闻、报告文学就频频见诸于《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经济日报》等国内大报。郭力的继承家族事业,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传承,更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要做就做出彩的。

2002年,郭力加盟了当时新华社旗下的《河南商报》,心怀一腔报国热情情先后从事过报纸、杂志的编辑部主任、主编等职。

郭力成为媒体人并不是偶然的,有其家族传承的基因。家风就像基因一样,是一个家庭独有的特色,这样的家风才体现了一个家庭的独立性、特殊性。

郭仲隗纪念馆

“家风不一定必须是白纸黑字写在纸上的,它其实相当于一种信仰,一种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去恪守的一种信仰,就像晋商坚持“诚信经商,客户之上”的原则一样。在我眼里,父辈们是永远是我的榜样,嘱托我们要传承,要正义,要奉献。作为家族事业的继任者,我必须要履行对承诺,家族的事业,慢慢传承下去。”

作为一个从新闻媒体溢出的公共知识分子,郭力一直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有良知的公民,一个有建设性的市民,并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公平公正的社会鼓与呼。自来到郑州后,郭力一直致力《中国劳工讨血债》系列的追踪报道。他对自己说,无论如何,一定要帮助他们讨回公道。郭力的劳工系列报道在民间引起强烈反响。与此同时,在这4年间,郭力还默默地做着一件跟公益诉讼法的基础工作。

2005年,终于开花结果,郭力以公民名义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诉讼法(草案)》终获成功,从此之后,他便被媒体誉为“中国公民立法第一人”。目前郭力主要潜心研究中国文化,担任河南省辛亥革命研究中心副主任,被聘为河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开启了人生又一个赛道。

家风家教乃一个家庭至为珍贵的财富,亦是留给子孙后代至善至美的遗产。郭家良好的家风家教,激励了郭家子孙后代,增进家国情怀,对于当地民风、社风也是极大的影响。

供稿:新乡郭仲隗纪念馆,作者:魏源

0 阅读:1

汴梁城下

简介:汴梁城下大鱼号,展现古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