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地下的危机:熄灭多年的熔毁炉芯,为何会被复燃?

影子红了吖 2024-12-02 11:59:43

一直以来,核武器都被当做是世界上最为危险的武器之一。

甚至还有种说法表示,如果不是因为有了核武器,恐怕第三次世界大战早就打起来了。

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但也足以证明核武器带来的威慑性到底有多么恐怖。

纵观历史上每一次核泄漏事件,都会给当地的百姓带来难以想象的伤痛,苏联时期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但令人感到诧异的事,饶是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切尔诺贝利地区却仍旧像是一座死城。

这不仅是因为当时核泄漏时辐射影响所致,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位于地下的熔毁炉芯其实还有复燃的风险。

这也不禁让人感到疑惑,明明已经荒废了这么久,为何还有这种风险出现呢?

切尔诺贝利的泄露和危险

1986年,切尔诺贝利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地名,因为一场灾难性的核事故被永远地刻在了人类的记忆中。

这场发生在苏联乌克兰境内的核事故,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地域限制,成为了全球核安全史上的一个沉痛教训。

它如同一声刺耳的警报,震醒了世界对于核能安全问题的深层思考。

光是核电站中4号反应堆的爆炸,就释放出了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的辐射量,其破坏力之巨大足以让世界为之震惊。

这场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对核能安全性的恐慌和质疑。

而切尔诺贝利,也从一个普通的城市,变成了一个象征着核灾难的符号,一个警示人类谨慎利用核能的标志。

时至今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过去数十年,但它所带来的影响依然持续。

在反应堆爆炸后,大量的固态堆芯材料因为烧毁变成了液体腐蚀着地面。

并且不断随着地面的消失而下滑,最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坑面和一些凝固的原料,形状宛如一头巨象踩过。

因此这种情况也有了一个名为“象脚”的名字。

它的颜色深邃,表面粗糙,散发着致命的辐射。

这不仅仅是一堆废墟,更是一个极度危险的辐射源,其周围的辐射强度高到令人难以置信,足以在极短时间内致人死亡。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当时的苏联当局迅速启动了紧急应对方案。

首要任务便是控制“象脚”的温度,防止其继续熔化地面,并可能渗透到地下水系统,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

为此,科研人员在极端危险的条件下,在核电站下方紧急构筑了一层“降温带”。

这项工程的难度极大,工作人员需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高辐射的环境中作业。

每一块材料的运输,每一个施工步骤,都充满了挑战和风险。

然而,这些科研人员并没有退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夜以继日地工作。

最终成功地完成了“降温带”的建设,使“象脚”的温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为后续的处理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这是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斗争,也是人类勇气和智慧的体现。

要知道,一般情况下人体所能承受的辐射剂量峰值仅为3.6伦琴。而“象脚”周围的辐射强度则高达惊人的8000伦琴.

这意味着即使是短暂的暴露,也会对人体造成致命伤害。

据估算,在1万伦琴以上的辐射环境中,人只需停留3分钟就会死亡。

在1.5万伦琴的辐射下,2分钟内即可致命。

即使是“象脚”周围8000伦琴的辐射强度,也能在4分钟内夺走人的生命。

因此当时主动选择站出的那些人,完全算是用自己的生命在拯救他人。

但饶是如此,也并不足以彻底遏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石棺”的建造及局限性

在初步控制“象脚”的温度后,一个更艰巨的任务摆在了人们面前:

如何长期有效地控制这个辐射源,防止其继续对环境造成污染。

经过反复论证,苏联当局决定建造一个巨大的混凝土结构,将4号反应堆以及“象脚”完全封闭起来,这就是著名的“石棺”。

“石棺”的建造过程,堪称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壮举。

在高辐射环境下,数千名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夜以继日地进行施工。

他们需要克服各种技术难题,处理大量的放射性废料,并确保“石棺”的结构能够承受长期的辐射和环境侵蚀。

最终,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石棺”终于建成,将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堆和“象脚”封存其中。

暂时遏制了事故的进一步蔓延,为周边地区的居民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然而,“石棺”并非完美的解决方案,它自身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由于建造时间紧迫,技术条件有限,“石棺”的结构并非完全密闭,仍然存在辐射泄漏的风险。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棺”的结构也开始老化,出现裂缝和变形,其安全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200多吨的核燃料仍然深埋在“石棺”之下,如同一个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周围的环境和居民的安全。

1996年,一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辐射专家冒着巨大的风险再次进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对“象脚”进行了实地考察。

而他所看到的景象也令人触目惊心:周围的建筑物破败不堪,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手中的检测仪器不断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提醒着他这里的高辐射危险。

即使有“石棺”的防护,切尔诺贝利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这片土地仍然是生命的禁区。

这次考察也再次证明,“石棺”的防护作用有限,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后续影响仍然需要持续关注和解决。

持续的危机管控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棺”的老化和劣化日益严重,其安全性越来越令人担忧。

国际社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以更有效地控制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后续影响。

经过多方协商和努力,一个新的计划应运而生:建造一个更大的“防护罩”,将整个“石棺”以及4号反应堆全部覆盖在内。

“防护罩”的建造,是一项规模空前的国际合作项目。

来自世界各国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通力合作,克服了重重技术难题,最终建成了这个巨大的拱形结构。

“防护罩”的设计寿命为100年,其坚固的结构和先进的密封技术。

能够有效地防止辐射泄漏,并为后续的清理和拆除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它的建成,标志着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后续处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19年7月1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在切尔诺贝利隔离区为游客创造一条绿色走廊,并取消拍照的限制。他说,乌克兰应当向全世界展示这里。

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那座轰动世界的“地狱之城”也终于重新焕发生机,但他暗地里的危害,却让人始终不能放松。

但也希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终有一天可以找到真正解决核辐射带来的风险和危机。

让这座被污染毁灭的城市,由内而外真正意义上的焕发生机。

参考资料

2024-04-26 光明网 国际识局:38年了,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仍在回响!

2016-04-26 界面新闻 为什么切尔诺贝利需要至少3000年才能复原?

2021-11-29 人民资讯 时隔35年,切尔诺贝利地下物质再次复燃,又要爆炸?

12 阅读:935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3

用户10xxx93

14
2024-12-05 18:10

从切尔诺贝利事件看,苏联还是有一定凝聚力的,可惜没把握好,叶律钦也不过是靠着几个收买的师长而已。

草秀于林 回复 12-06 13:05
人心撒了,当时苏联得多少军队?

根哥

根哥

12
2024-12-07 17:01

日本的核事故处理就显得非常的自私,

大头1931 回复 12-09 22:42
屎一样的民族,自私自利

巨物的优势

巨物的优势

5
2024-12-15 12:30

[抠鼻]事实是,因为没有人类的打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生态环境非常好,看不出一丝灾害的迹象。

唉唉唉是我啊

唉唉唉是我啊

3
2024-12-05 07:12

潜行者2

⭐尛尛红芋

⭐尛尛红芋

3
2024-12-23 03:55

苏联这个国家很奇怪,是一个侵略性极强却有责任心的国家

AA

AA

3
2024-12-29 08:38

再看看隔壁的鬼子,核脏弹无差别攻击全球!

杨昇焱

杨昇焱

2
2024-12-03 17:17

欧洲人掏钱吧[点赞]

路边的乖乖狼

路边的乖乖狼

2
2024-12-06 00:07

要不让什么超人啊 什么这侠那侠的 去拯救一下???[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用户10xxx13 回复 12-06 14:08
只会拯救猫猫狗狗啊[呲牙笑]

影子红了吖

影子红了吖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