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般若是什么什么意思

沃唐卡 2024-10-30 00:19:13

般若为梵语音译,意为“终极智慧”“辨识智慧”,专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它与世间的聪明才智有本质区别,世间的聪明智慧仍停留在二元对立的思维中,存在分别心和不公正心,而般若是丢弃自我,站在不带物体色彩的视角来认识事物,以空性去洞察周围的一切,是一种能洞视彻听、明了所有的无上智慧。

般若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汉高僧支娄迦谶所译的《道行般若经》。在佛教中,般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智慧,与世间的智慧不同。般若并非经由普通的学习和思考获得,而是通过内观所产生的正见。

般若在中国没有相当的名词可以代替,虽意为智慧,却不足以表显其深刻含义,所以译经家采用音译的方式。如《大智度论》所说:“般若定实相,甚深极重,智慧浅薄,是故不能称。”

般若被认为是如同佛祖在菩提树下体验真理的智慧,是究竟圆满之智慧,佛教称之为胜义智或实相智。科学家的智慧在佛教看来是不究竟、不完满的,被称为方便智。

般若的思想可归纳为 “假有性空”,即通过对无明的离欲,认识到一切事物的虚妄不实,从而达到对实相的体悟。

般若以种类而言,有二种、三种、六种之别。二种般若分共般若和不共般若。共般若是声闻、缘觉、菩萨共通而说的般若,是较为基础的、大家都能理解和修行的部分。不共般若仅为菩萨所说的般若,是更高层次、更深入的智慧,只有菩萨才能领悟和践行。

三种般若是实相般若、观照般若和方便般若。实相般若以般若智慧所观照的一切对境的真实绝对者,是宇宙万有的本源,是悟道、明心见性所悟的那个道体,但它本身并非般若,而是能引发般若智慧的根源。

观照般若能观照一切法真实绝对实相的智慧,是一种实践的智慧,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来认识实相般若。

方便般若是以推理判断来了解诸法差别的相对智,是一种善巧方便的智慧,能够帮助众生更好地理解和修行佛法。

除了上述三种般若外,加上境界般若(般若智能的对象的一切客观诸法)、眷属般若(随伴般若以助六波罗蜜之诸种修行)、文字般若(包含实相、观照般若的般若诸经典),合称为六种般若。

在佛教看来,般若与世间的聪明才智有着本质的区别。世人所说的聪明,只是停留在逻辑层面,在对立思维的层面上去开演,往往是为了满足自我的喜怒哀乐、烦恼妄想、名闻利养等,是自己的意识心在作怪,不知道原本的 “我” 就是一个妄相,是超脱于这所有的一切染着之上的。

比如有的人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对于自己所碰到的任何问题,都能够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可是争论到最后也只是在一些名词之上颠倒来去,起分别心,争来争去毫无益处,因为认知不到事物的终极智慧,所以再厉害也只是小聪明。

而般若智慧是通达诸法体性本空,断除烦恼证得真如之后从自己的清净心中所自然流露出来的万物圆融、万法圆满自然智。

般若智慧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不是外来的,达到了这种般若智慧的人,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一样,闻一法而知万法。此外,聪明可以用来走正道,也可以用来走邪路,可以有选择,而般若智慧只能走正道。

般若在佛教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中位列第一,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般若能摄导五度入 “波罗蜜”,对治 “愚痴”,集聚修行菩萨道的福慧资粮,可以引导我们超越世间轮回。

正如《大智度论》所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菩萨为了达到彼岸,必须修行 “六度波罗蜜”,其中的 “般若波罗蜜” 被称为 “诸佛之母”,从而成为其他五波罗蜜的根据。

没有般若的引导,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度难以成就真正的波罗蜜,只有在般若的引领下,六度才能共同发挥作用,帮助修行者达到觉悟解脱的境界。

不少大乘佛经也以般若为题,比如《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经》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经》,成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汇编,也成为引导修行者走向觉悟解脱的关键。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沃唐卡编号为158-111922的莲花生大士唐卡: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