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在德国本土的工厂关停消息引发了热议,尤其是对于数万名工人的未来令人堪忧。这一决定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行业困境?大众在电动车市场的转型之路是否能顺利走下去?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家汽车巨头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大众汽车的困境
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关闭至少三个德国工厂,这一决定令上万名工人面临失业危机。尽管集团方面给出的理由是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但外界普遍认为,这一举措的背后更多的是无奈。
实际上,大众汽车在德国本土的工厂早有关停的先例,只不过这一次关停的规模和影响程度较以往大得多。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此次关闭的工厂包括位于德累斯顿的电动车生产线、位于萨克森州的一个工厂以及位于巴伐利亚州的一处工厂。
原本负责这几条生产线的工人将被调往其他岗位,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其他岗位的工作,而随着电动车在未来市场的占比不断提升,留在大众的前景也并不乐观。
有分析指出,这一关停可能会导致4万名工人失业,虽然大众方面否认了这个数字,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至少会有1万名工人受到影响。
实际上,面对当今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大众早就意识到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否则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尤其是在电动车和智能驾驶技术方面,大众原本是希望能够和特斯拉一较高下的,但是现在看来,特斯拉在这些领域已经遥不可及。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大众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性价比优势曾经占据过市场的一席之地,但是到了电动车时代,这些优势似乎已经不再发挥作用。
加上德国本土市场相对饱和,向东方大国市场拓展成为大众必须要走的一步棋。
但即便如此,大众在德国本土依然有着不小的市场,有些地方甚至还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那么为什么还要关停本土工厂呢?
实际上,这和德国本土汽车制造业整体状况不容乐观有着密切关系。根据最新发布的经济报告,德国GDP可能出现负增长,这在过去几年里还是第一次出现。
而大众作为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自然是感受最为明显的,根据集团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其净利润已经下降了60%之多。
虽然大众总裁奥利弗·布鲁姆曾经信誓旦旦地表示,我们会在2025年前实现超过7%的营业利润,并且会在2026年达到8%的目标,但是现在看来,这些目标实现起来困难重重。
相比于营收下降,利润大幅缩水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因为营收下降可以通过削减成本来弥补,但利润如果没有了,那么即便营收上升也无济于事。
而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说,固定资产投资非常庞大,即便有一些成本可以削减,但是在短时间内很难完全弥补因利润下降而带来的损失,因此关停一些工厂成为了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对华政策受到批评
但是让大众关停本土工厂去加强对华布局,德国民众和媒体似乎并不买账,他们认为应该把东方大国视为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
实际上,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不管是当局部门还是民间舆论,对于德国当局的对华政策都有所批评,大家普遍认为,德国应该更加重视与东方大国的合作关系,而不是一味强调竞争。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大众汽车,因为大众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华市场开拓不力所导致的。根据大众汽车集团最新发布的数据,该集团在东方大国市场的销量增长了27%,而在德国产生的销量却下降了5%。
显然,如果只是从销量数据上来看,大众汽车更应该把重心放在东方大国市场,因为这里已经成为了其新的增长引擎。
奥利弗·布鲁姆曾经表示,来自东方大国的投资是维持德国高福利、高工资水平的关键所在,如果失去了这些投资,那么德国的工人阶级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由此可见,大众对于继续加大对华投资是多么渴望,而不仅仅是希望扭转自己在德国本土市场的颓势,更希望通过对华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来挽救整个集团的业绩。
此次关停工厂只是为了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对华市场的开发中,比如在安徽新建一个智能电车研究基地,就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项目。
该基地不仅仅是一个研发中心,同时也肩负着未来车型生产线的任务,而且大众已经将这里视为了其在东方大国市场的“大本营”。
原本在德国内部也有类似职能的工厂,但是现在显然大众要将重心转移到这里,因为这里才是真正拥有市场潜力和增长空间的地方。
而随着电动车研发基地的落成,大众在东方大国市场的投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新车发布后带来的销量增长也会为其减少整体运营成本提供帮助。
实际上,不仅仅是大众,西门子、巴斯夫等德国企业也纷纷将业务重心转向了东方大国市场,因为这里已经成为了他们无法割舍的一块“肥肉”。
西门子CEO博乐仁曾公开表示,如果没有东方大国市场,德国企业将会离死得更快,因为这里已经成为了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巴斯夫则表示,未来将把更多精力放在东方大国市场,因为这里才是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市场。
反观德国本土,虽然各个企业都在努力调整,但是显然已经很难再像过去那样吸引人了,尤其是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许多企业都开始试图用机器来代替人力。
对于习惯了高福利、高工资生活的德国工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威胁,而他们也开始向企业发起抗议,要求提高薪资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物价上涨。
德国工会组织也开始介入此事,他们认为企业应该给工人们提供更好的待遇,以此来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并且警告企业,如果不满足他们的要求,那么罢工就要来了。
结语
大众汽车如今的境况确实让人唏嘘,昔日的辉煌似乎正在被市场的变迁所吞噬。虽然转型升级是必然之路,但对工人的影响却是沉重的。我们作为消费者,也许该猜想一下,如何支持这些在变革中挣扎的企业。你们觉得大众的选择是明智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点赞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