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地铁看郑州】“红色郑州”薪火相传“棉纺记忆”历久弥新

中道正能量 2021-06-15 10:16:08

摄影:余尧

品读鲜活革命事迹

“碧沙岗站到了,请在本站下车的乘客做好下车准备。”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张政像往常一样,就算工作再忙也要抽出半天时间陪孩子到处逛逛。今天,父子俩决定去碧沙岗公园,一起感受那段风云激荡的革命历史。

张政,土生土长的“老郑州”,工作后才搬至东区居住,每到周末都会带上孩子坐着地铁来看父母,顺便来西区“逛吃逛吃”。“从东边过来1号线是最好的选择,不堵车,不等灯,40分钟就到了。”从碧沙岗站B口出来,沿着嵩山路向南走一百米,穿过马路,便是碧沙岗公园西门。

张政从小听父辈们讲碧沙岗的故事。很早以前,这里有一个黄土岗,被老郑州人叫做“白沙岗”。1928年春,冯玉祥将军为纪念北伐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阵亡将士,于此地修建陵园,陵园建成后命名为“碧沙岗”,取自“碧血丹心,血殷黄沙”之意。因此,老郑州人将碧沙岗称为“老冯义地”。碧沙岗公园是郑州历史最悠久的公园,也是全国保存下来的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北伐阵亡将士的烈士陵园。2008年7月,碧沙岗公园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政父子俩进入公园就来到一处纪念亭,亭中央立有一块石碑,正面刻着“碧血丹心”4个大字。石碑背面刻的是冯玉祥将军撰写的《阵亡烈士纪念碑碑文》:“冒白刃,涂肝脑……凡我中华民族,靡不引为大耻,此耻一日不雪,恐先烈之灵一日不安……”张政一字一句念给上初二的儿子听,并跟他讲述那段国共合作推翻北洋军阀与帝国主义列强的革命历史。

革命的基因,为古都郑州烙下最深刻、最鲜明的印记。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碧沙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沐浴革命文化、感悟历史丰碑。

棉纺大院“换新颜”共享生活新气息

资料图

一个碧沙岗,半部郑州史。陈福生,上海人,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他背着脸盆、拎着木箱来到郑州支援棉纺厂建设。1953年——1958年间,来自四面八方的工人昼夜奋战,一个个棉纺厂拔地而起。陈福生所在的是国棉五厂的细纱车间,24小时,机器不停,人员三班倒。1994年,陈福生光荣退休。“当时没有选择回到上海,而是留在郑州,因为曾经辉煌的事业在这里。”陈福生说。

从地铁碧沙岗站A口出来,正是陈福生的家——郑州国棉五厂家属院。夏日午后,不算宽阔的道路两旁是密集的梧桐树,它们枝叶交错,遮住了大部分似火的骄阳。路边小小的店铺门口,陈福生躺在椅子上轻摇蒲扇,听着广播里的戏曲……

这里没有喧闹和繁华,多的是人间的烟火气息。然而,几十年过去,当年的楼房跟曾经在这里奋斗的青年一样,已不可抗拒地“老去”。家属区内,地下管网老化,物业管理缺失,私搭乱建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把老小区改出新面貌,让老楼居民过上新生活,郑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融入棉纺文化,弘扬棉纺精神,棉纺路街道仿苏式建筑外立面修复设计前后经历7次优化,以此来唤醒棉纺记忆,向为郑州城市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一代棉纺人致敬。修复后的黑灰色的砖瓦墙仿佛在诉说着棉纺厂厚重的历史,行走在此,仿佛又回到了棉纺厂轰轰烈烈大生产的年代,让人不由得忆起那段峥嵘岁月。

据了解,截至2020年底,郑州市获中央补助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全部开工,共完成1374个小区改造,受益群众达70万人。上千个老旧小区换新颜,迎来了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新格局。

“老城不老”体现的不仅仅是改造后的棉纺大院建筑,对于像陈福生一样居住在此的老人,出行带来的变化拉近了他们与郑州市各个地方的距离。

2013年12月28日,随着第一声清脆的刷卡声,郑州地铁1号线来到了碧沙岗,从此,“棉纺人”的出行方式变了。“有了地铁以后,想去远一点的地方都方便多了,现在喜欢带着老伴坐1号线去如意湖遛弯儿。”陈福生说。地铁的到来,让“地点”与“时点”更精准,这不仅增添了生活的闲适和从容,也提升了生活的品质和效率。那句熟悉的“碧沙岗站到了”,陪伴碧沙岗周边市民走过一个个晨昏朝夕,倾听着一个一个平凡又值得被记录的故事。

来源:郑州市委网信办 凤凰河南

0 阅读:5

中道正能量

简介:指点之间尽享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