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母亲病逝前,曾再三叮嘱他办三件事:一、要择地另葬,不与其父同穴;二、办一所学校,培育乡里子弟;三、报答几家至亲好友的恩情。
1921年春,蒋介石在收到母亲病重的消息之后,就启程回到了家乡浙江奉化溪口镇。
蒋介石作为王采玉唯一在世的骨肉,因常年军务在身,平时很少陪伴母亲,这次他终于放下公事,好好陪伴了母亲最后一程。
王采玉临终前叮嘱的三件事情,后两件对于当时的蒋介石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他想都没想便一口答应。
但对于第一件事,蒋介石确实有些犹豫,因为夫妇生前同居、死后同穴是自古以来的习俗,且母亲王采玉与父亲蒋肇聪并没有出现离婚的情况。不过考虑到母亲说的恳切,蒋介石还是答应下来并付诸于行动。
1921年6月14日,王采玉心脏病发,溘然辞世,享年58岁。
母亲去世后,蒋介石高薪聘请风水大师,在一座山形酷似弥勒佛的山上,找了一处植被、通风、水流、视野都极佳的位置为母造穴,而这个位置正好就是“弥勒佛的肚脐眼”。
11月23日,王采玉正式下葬。出殡时,国民党许多重要人物都有到场,孙中山为蒋母亲撰祭文,亲题碑文,并特派陈果夫为代表参与祭祀。
蒋介石自题楹联一副,由张静江手书,刻于墓碑的两侧;墓志是胡汉民所作,墓铭是汪精卫所写。
蒋母与蒋父的墓地,不仅可以做到“不同穴”,甚至能够“不相往来”。那么,王采玉为什么再三叮嘱蒋介石,不要和其父蒋肇聪同葬呢?
这还要从王采玉的身世说起。
1861年,王采玉出生在江浙地区一个落魄秀才家里,当时正是太平天国和清军打得火热的时候,而江浙正是主战场。因此王家受到很大的冲击,战乱让小小的王采玉很早体会到了人世的艰辛。
18岁的时候,王采玉就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到了村里一个姓竺的人家。第二年,王采玉生下了一个儿子,她都沉浸在无比的欣喜之中,但好景不长,幼子在不满周岁的时候生病夭折了。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就在王采玉陷入无穷无尽的悲痛之中时,她丈夫又意外身亡,短时间内,王采玉便成了孤家寡人。更让她心寒的是,乡里乡亲不仅没有同情和帮衬她,而是个个都对她冷嘲热讽,说她“克子克夫”。
王采玉受不了儿子和丈夫先后去世的打击,同时为了躲避乡亲们的风言风语,便要到附近的庙里出家当尼姑。
女儿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肉,王采玉的父母拗不过她,只允许她带发修行,其目的就是为了她日后还俗再嫁。
王采玉有个堂兄,当时在蒋肇聪的玉泰盐铺里当伙计,蒋肇聪为人精明能干,绰号“埠头黄鳝”,前不久刚刚死了老婆。
堂兄得知东家有再续弦的意思,便和王采玉的父母去寺庙里,劝她还俗再嫁。起初王采玉是很抗拒的,但耐不住父母和堂兄一次次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答应不再修行,跟他们下山。
就这样,23岁的王采玉成为45岁蒋肇聪的第三任太太,做了溪口玉泰盐铺的老板娘。婚后两人感情还算不错,很快王采玉怀孕了,不久后生下了一个儿子。而这个儿子就是后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蒋介石。
经历过丧子之痛的王采玉对这个儿子倾注了全身心地爱,但造化弄人,儿子在3个多月的时候,不幸染上痢疾,那时候因痢疾丧命的幼儿不在少数。但王采玉彻夜不眠,进行精心护理,四处遍访名医,终于把儿子救了回来。
王采玉作为老板娘,每天打理着家里的上上下下,精心照顾着丈夫的饮食起居,将家里弄得井井有条,蒋肇聪家里上下都对她非常满意。
王采玉和她公公都信佛,也都非常迷信算命看相,当听看相人说蒋家“必出贵子”的言论后,公媳俩对蒋介石更是格外的疼爱,并对他寄以“光宗耀祖”的期望。
后来,王采玉又相继生下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是好景不长,只过了没几年,各种不幸的遭遇又接踵而至。先是她81岁的公公因病去世,接着丈夫蒋肇聪也染病去世。
当时王采玉只有32岁,一时间,治家理店、抚儿育女的重担全部落到了她的肩上。然而,家庭变故还没有结束,蒋肇聪死后的4年内,他们的小女、幼子也都相继夭折。
这令王采玉再次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克夫克子”的流言再次不绝于耳。王采玉哭告无门,只有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蒋介石和菩萨身上。她每天祈求菩萨保佑儿子身体健康,同时她培养儿子成器的决心矢志不渝。
蒋介石也没有辜负母亲对他的期望,他从小熟读四书五经,长大些之后,更是发誓要读书上进,求取功名,光宗耀祖。
让王采玉比较欣慰的是在她晚年时,儿子发迹之相渐渐显露,且愈发不可收拾,很快崭露头角,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
王采玉一生坎坷,最终积劳成疾,在临终前特别交代蒋介石:“儿啊,别把握给你父亲合葬了,另找一处甲字穴,娘也能安息了。”
其实,王采玉留此遗嘱,主要是有三方面的考虑。
首先,蒋肇聪的墓有四穴,前三穴葬着蒋肇聪和他前两任太太,剩下一穴给王采玉。如今已经过去多年,她不想再开穴打扰他们。
其次,她虽是续弦,但也是明媒正娶八抬大轿抬到蒋家的,死后却埋在最末尾,她心有不甘。
再者,为人母者,必为儿女计长远,王采玉主要考虑到儿子的处境,她不想因为自己是填房而连累儿子被人诟病。而另选一处甲字穴,不仅自己体面,也能庇佑后世子孙。
对于母亲交代,蒋介石最终全都一一照办了,王采玉如果在天有灵,也可以聊以慰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