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出血怎么办?

昆琦评健康 2024-09-27 03:00:04

本文作者:

盛 璐 上海市口腔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

拔牙是口腔科最常见的手术,拔完牙后可能会有出血、疼痛、感染、肿胀等并发症。其中,出血可能是患者最害怕的并发症之一。拔牙术后出血会给患者带来恐慌和损害,极端情况下可能引起严重后果。那么,拔牙后如果出现出血该怎么办呢?

01 怎样的出血算拔牙后出血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叫拔牙后出血。从医学上说,若在拔牙30分钟后,拔牙处仍有活动性的出血,才算拔牙后出血。为什么这么定义呢?

根据综合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的结果,刚拔完牙后,由于牙根尖部的血管和牙周组织的撕裂,拔牙窝内会发生出血。

★ 一般来说,15~30分钟后会形成血凝块,拔牙的创口被封闭,出血停止。

★ 拔完牙数小时后,牙龈组织会收缩保护血凝块。通俗地说,拔完牙之后会有个洞,里面有血液。而血凝块就相当于是这个洞口的盖子,阻止血液流出来。

★ 约24小时后,来自牙槽骨壁的成纤维细胞向血块内生长。

★ 约7天,血块被肉芽组织所替代,这时牙槽骨开始改建吸收。

★ 3~6个月后,牙槽骨重建基本完成。

由此可见,因为拔牙30分钟后,拔牙窝的创口被封闭,所以把拔牙30分钟后仍有活动性出血的情况算作是拔牙后出血。

02 出血原因,分全身和局部

为什么拔牙后还会出现出血呢?拔牙后出血主要有全身和局部两部分因素。

全身因素

全身因素占比约5%,有时有隐匿性,难以发现和诊断,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全身因素主要包括以下这些。

高血压:如果患者有高血压,务必在血压控制平稳后再拔牙;如果收缩压在160毫米汞柱以上或舒张压在100毫米汞柱以上,拔牙出血风险较大,不建议拔牙。

贫 血: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会减少,但也有全血的减少,其中就包括血小板的减少,导致出血倾向。这种情况可以采取用药或输血等方法,待血液指标恢复正常值后再拔牙。

糖尿病:糖尿病晚期可能影响肾脏、微循环系统等,从而影响凝血功能,导致出现出血倾向。此外,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术后感染或创口愈合不良,也会导致感染性出血。

血小板减少症:放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免疫疾病、脾功能亢进等因素,都会造成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从而造成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倾向。这种情况同样可以采取用药或输血等方法,待血小板恢复正常值后再拔牙。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其实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在进展过程中产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最终症状,由于凝血因子的消耗,引起出血倾向。这种情况下,不建议拔牙。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常见的为血友病,分为血友病甲型(缺乏Ⅷ因子,仅见于男性)、血友病乙型(缺乏Ⅸ因子,仅见于男性)、血友病丙型(缺乏Ⅺ因子,男女均可发病)和血管性血友病【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数量缺乏或质量下降导致】。因容易出血,此类患者拔牙需要非常谨慎。如果血友病患者确实需要拔牙,需由专科医生评估和控制好病情,如提前输注凝血因子。

血液系统病:如白血病,是一类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可有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急性白血病患者严禁拔牙,否则可能会导致死亡。

颌骨血管畸形:如果拔牙窝附近正好有颌骨血管畸形,可能出现异常出血。颌骨血管畸形可以通过术前拍片排除。

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服抗凝药的患者,以往拔牙术前会被要求停药几天,但目前的基本共识是拔牙前不一定要停药,因为停用药物可能导致血栓风险升高,风险较大。

局部因素

局部因素是拔牙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占比约95%。局部因素主要有以下这些。

术后护理不当:比如,拔牙后过早将口内用于止血的棉球或纱布吐出,或是过多地吮吸创口,或是过早刷牙漱口,又或是饮食不当、进行剧烈运动等。

软组织撕裂:即因较复杂的拔牙手术造成的牙龈等较软组织的撕裂,而拔牙术中又未能妥善处理,导致术后出血。

牙槽骨损伤:拔牙时因为需要用力或去除粘连骨质,可能会导致的牙周围骨质的损伤出血。

残留肉芽组织:有的牙因为牙周炎等原因导致长期慢性炎症,根尖有因长期炎症而形成的肉芽组织,里面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如处理不当,就可能引起术后渗血。

创面感染发炎: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拔牙当天没有发生出血,而是在拔牙几天后才出血,这是为什么呢?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由于拔牙创面出现感染发炎,因术区存在炎症,引起周围组织血管扩张、充血水肿,质地变脆,从而容易出血。

03 医患共同努力,预防出血

知道了原因,那拔牙后的出血该怎么预防呢?这其实需要患者和医生双方面的努力。

患者需要做的

对于患者来说,要严格遵循拔牙术后的医嘱——

★ 拔牙后在创口处放置棉条(或棉球、纱布),紧咬30~45分钟。

★ 拔牙后24小时内不刷牙、不漱口,不要用拔牙侧咀嚼食物,避免吮吸及舔舐伤口,以减少术后出血和感染的发生。此外,请勿使用吸管,且不要剧烈运动,以免破坏血凝块引起出血。

★ 拔牙2~3小时后可进食,但应避免进食过热、太硬和辛辣刺激的食物,推荐进食温凉稀软食物。

★ 在经历较复杂牙拔除后,可使用纱布包裹冰袋置于拔牙部位的对应面部,间断冷敷24小时,以减轻术后肿胀。

★术后面部肿胀或有淤青者,可在48小时后间断热敷。

★ 拔牙后可以适当使用抗菌药物和止痛药,但应遵医嘱用药。

★ 拔牙后,唾液里可能混合有血丝,或有轻度的疼痛感,属于正常情况。但如出血较多,应尽快咬棉球和纱布后就医。

★ 如有缝线,一般在术后5~7天拆除缝线。

★ 一般拔牙后1~3月安装义齿或种植牙。

★ 术后有任何异常反应,均应及时复诊。

这些措施的目的基本上是为了保护拔牙创面里面的血凝块。此血凝块的存在有保护创口、防止感染、促进创口正常愈合的功能。如果血凝块脱落、形成不良,或无血块形成,则创口愈合缓慢,出现牙槽感染、疼痛等并发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医生需要做的

作为医务工作者来说,首先是要做好患者拔牙前的评估工作,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尽量排除拔牙的风险。对于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如果没有停药,也要妥善处理拔牙创口。

再就是尽量减少拔牙手术中的损伤,术中应防止牙槽骨折裂。如果术中发生软组织撕裂,则应在完成拔牙后仔细对位缝合,术后应详细、准确地交代给患者拔牙后的注意事项。

04 正确判断很重要

出现拔牙后出血怎么办呢?关键是要正确判断!

拔牙后24~48小时内,如口水中带有少量的血丝或稍带血色,都是正常现象。有的患者说:“睡了一觉发现枕头上有血迹。”“吐口水的时候发现有血水。”“嘴里有血腥味,一吐就能看到血。”……这些都未必是真正意义上的拔牙后出血,无需特殊处理,或仅利用棉球局部压迫止血即可。但如果确实有拔牙后出血,必须到医院做专业的处理,都会得到很好的结果。

拔牙后出血并不可怕,只要有正确的认识、恰当的自我护理、避免紧张和焦虑等,做好这些预防拔牙后出血的关键,就能定定心心去拔牙。

|本文原创首发:家庭用药杂志

0 阅读:3
昆琦评健康

昆琦评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