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它不仅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对手术风险的评估和管理提出了挑战。术前是否需要服用降压药,以及如何合理调整药物剂量,是临床麻醉医师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重点。而我们麻醉前访视时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明天手术,早上都不喝水的嘛,我那个降压药还得不得吃哦?”。我们今天就捋一捋术前降压药的服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8342c354b74e68dbcfc1cf22375e7c3.jpg)
一、降压药的作用机制与分类
高血压药物主要通过多种机制降低血压,包括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阻断神经递质的作用、扩张血管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枢性降压药等降压药物现较少使用。而常用的降压药物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1.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等,通过减少体内液体和钠的含量来降低血压。
2.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通过减缓心率和降低心肌收缩力来降低血压。
3.钙通道阻滞剂(CCB):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等,通过放松血管平滑肌来降低血压。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如缬沙坦、厄贝沙坦、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来降低血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4ecf68de10286816e419cf2efd0718a.jpg)
二、术前降压药的使用原则:
1. 个体化管理:降压药的选择和调整应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高血压类型、血压控制水平、合并症(如糖尿病、心脏病)以及手术风险等因素。
2. 术前血压控制:目标是避免术前血压过高或过低,通常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但具体目标值应根据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手术类型来确定。
3. 药物调整:对于需要手术的高血压患者,术前应考虑调整降压药的使用。某些药物(如利血平、ACEI和ARB)可能在术中引起低血压风险较高,建议在手术前停用或调整剂量。
三、特殊降压药的管理策略:
1.利血平:术前停药1-2周,并改用其他降压药物,以避免手术中出现低血压。
2.β受体阻滞剂:手术当天早晨正常服用,可能需要根据手术类型调整当天剂量,以维持心率和血压的稳定。
3.ACEI和ARB:手术当天早晨停用,以减少手术期间低血压的风险。但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血压控制好,且手术风险很低等情形可能会建议继续服用;还有些心衰或顽固性高血压还需权衡利弊。
4.CCB: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手术当天早晨可以正常服用,但应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调整剂量。
5.利尿剂:除了心衰症状控制不佳、容量过负荷的患者外,手术当天早晨应停用,以减少该药物对血容量和尿量的影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4b970a0df52b14d250cd127a532e9c4.jpg)
四、 结论
术前降压药的使用和调整是一项综合考量患者整体健康状况、手术风险和降压药特性的决策过程。医生和患者应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确保手术安全,促进术后快速康复。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遵循医嘱,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以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 蒋镗志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