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心理学课程的过程之中,一位对心理学有极深研究的人提出了“三重大脑”,即本能脑、情绪脑以及理智脑。
本能脑是人的生存本能,宛如动物世界里面的弱肉强食,是人对自我人身安全的本能保护;情绪脑是人自身的喜怒哀乐,是人对事物的喜爱与厌恶;理智脑是一种人自身的创造力,是人对事物对错利弊以及如何生活更好的思考力。
人在童年、青年时期,本能脑、情绪脑占据主要优势,人到了社会之中亦或者是年过18岁之后,对于道德法理以及自身能力的认知达到了一定水准,理智脑就会逐渐发育,成为“三重大脑”之中最重要那一部分。
理智脑涉及的是人对自我的认知,人对社会的认知,这种认知的力度不在于环境的好与坏,在于本能脑以及情绪脑是否能够得到控制,不让其超出控制,阻碍理智脑的发育。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现实社会之中,大多数人都被本能脑与情绪脑掌控,无法发挥理智脑的深藏的潜力,所以,特别喜欢“做梦”。
在这里我所说的“做梦”不是人入睡之后由本能脑与情绪脑引发的虚拟梦境,是人被本能脑、情绪脑影响,总是幻想着不切实际的事情。
举两个例子:
男人幻想着事业、爱情双丰收,但现实之中,男人却不以事业为主,对爱自己的人也没有丝毫责任心。幻想不贴合实际行动,想要获得成功就会离自己越来越远。
女人总想着找一个待自己好的男人,然而,女人又特别物质和不知足,期望男人有钱又期望男人陪伴自己,期望男人对自己温柔,自己却没有丝毫感恩之中。
“梦”是一种人对幸福的期望,是人对未来美好的幻想,“梦”本身没有错,错在“做”这个字。
为什么这么说呢?
许多的男性、女性朋友想要跨越社会阶级,实现自我的价值,事业凌驾在大多数人之上,可惜的是,并非所有人能够做到,能做的人都能控制住本能脑与情绪脑,不能做到的人则被这两重脑控制。
本能脑是人的生存本能,是人的初始欲望,它包含吃饭喝水、贪婪、自私、虚荣、物质、自我、自大、骄傲等一系列的精神与肉体的需求;情绪脑是人自身的爱、欲、憎、恨、怨、喜、嫉妒等积极与消极的思想。
不喜欢“做梦”,脚踏实地的人,深知只要自己不努力,想要的人生就会离自己越来越远,喜欢“做梦”的人呢?则在对高级的人生强烈渴求之中,变得自私自利、贪婪成性,并且,此类人为达目的,誓不罢休,不惜做出来伤害别人的事情。
还有一些喜欢“做梦”的人,一边期望着获得更好的人生,跨越现在的社会阶级,达到人生的巅峰,一边又安于现状,不想要放弃现在安逸的生活。
“梦”始终是梦,不是现实,终究有一天会清醒的,终究有一天自己会醒来的,等到自己清醒的那一天,一切都已经晚了,因为,人这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
自私自利、贪婪成性短期之内会给人带来一定的好处,但由于其行为不符合社会之中潜在的道德法理,不符合人性本善的生存理念,一旦事情败露,不是墙倒众人推就是有牢狱之灾,甚至是性命之忧。
安于现状、不想努力又想获得更高级人生的人,懒散的行为会让其落后他人一大步,想要成功除非是天上掉馅饼,亦或者是买彩票中了一千万。买彩票中一千万的概率有多大,不用说大家伙心里也明白。
“梦”是人强烈的期望,梦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梦不是“做”出来,是“作”出来。“作”是倒腾自己的人生,是让自己在现实之中努力向前行走,是勇敢面对一切的挫折、困难,以一颗积极理智的心披荆斩棘,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对于不知道怎么“作”的朋友,我给予3条建议:多学习与自己工作、事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多跟比自己优秀的人接触,学习他们的能力、处世方式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每周一反思,每月一总结。
专业类的知识积累能帮助我们提升赚钱的能力以及开创事业的能力,学习比自己优秀人的能力、处世方式以及态度,则能更加了解自己,填补自身的缺陷,每周每月的反思与总结,则会帮助我们及时认知自己的错误以及修正自己的错误。
在原有的社会阶级之中往上跨进一步,看似简单,实则难上加难。需要对本能脑与情绪脑有足够的掌控力不说,还需要把理智脑作为着重发展的对象,使得自己成为一名不被情绪影响,不被私欲控制,能够理性判断事物对错利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