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馨冬季催花相关要点
在花卉种植的世界里,康乃馨是一种备受喜爱的花卉。康乃馨花朵色彩丰富,有红色、粉色、白色等多种颜色,花瓣层层叠叠,形状优雅,香气清幽,无论是放在家中装饰,还是在办公室等公共场合适当摆放,都非常合适。
咱们先来说说康乃馨在冬季种植的一些痛点。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北方寒冷的地区,冬季室内有暖气,空气往往比较干燥。这对于康乃馨来说可不算什么好事。我有个朋友,家住在哈尔滨,冬天室内暖气足,他买了一盆康乃馨回来。刚开始还没啥问题,过了些日子,就发现康乃馨的叶子开始发黄,花朵也开得不好。这就是因为干燥的环境对康乃馨生长造成了影响。
咱们再来说说光周期参数对康乃馨冬季催花的影响。光周期就是康乃馨每天接受光照和黑暗的时间长短。一般来说,康乃馨在冬季催花时,比较合适的光周期是每天12 - 14小时的光照。比如在华北地区的一个花农老李,他种植了大批康乃馨。在冬季催花阶段,就特别注意光照时间。他用定时器控制补光灯,保证康乃馨每天能接受到足够且稳定的光照时间。如果光照时间过长或者过短,都会影响康乃馨催花的效果。像如果光照不足,康乃馨可能会生长得很缓慢,花朵变小,颜色也不够鲜艳。
说到这里,咱们穿插一下不同品种康乃馨的对比。冷门的品种,比如多花矮康乃馨,它的花朵比较小,但是花量超级多,在冬季催花的时候,对光照和温度的要求和普通康乃馨又有不同。普通康乃馨在每天12 - 14小时光照下可能花朵正常开放,多花矮康乃馨可能在光照强度稍微弱一点的情况下,就需要通过调整温度来促进生长。还有粗枝康乃馨,它的茎干粗壮,花朵也比较大,在冬季催花时,它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可能比普通康乃馨宽泛一些。
温度梯度记录在康乃馨冬季催花中也非常重要。在不同温度下,康乃馨的生长状态完全不同。比如说在10 - 15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下,康乃馨的生长速度会比较适中,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就能长出一片新叶子。但是如果在5摄氏度以下,它的生长就会变得缓慢,甚至进入休眠状态。一个月的时间,可能叶子都不会怎么长。而在20 - 25摄氏度的时候,生长速度就会加快,可能三天就能看到新的生长点。就像在北京的一位花友,他在自家的阳台种植康乃馨。冬天温度多的时候能达到15摄氏度左右,这时候他发现康乃馨生长得还不错。可是有一次他外出一个星期回家后,因为没有给康乃馨加温措施,温度降到了5摄氏度以下,再回来的时候发现康乃馨好多叶子和花朵都受影响了。
光周期和温度其实是要相互配合的。像在广东的一些地区,冬季相对比较温暖,温度可能在15摄氏度左右,这个时候如果想要康乃馨在冬季催花,光周期的控制就更关键了。不能光靠温度来催花,否则可能会出现徒长或者不开花的情况。而像在西北的一些地区,除了寒冷,光照比较充足,那在冬季催花的时候,就要注意温度的控制,避免温度过高影响康乃馨的生长和花期。
咱们再说说康乃馨在居家和办公室等不同场景下的种植情况。在居家环境里,很多人会把康乃馨放在客厅或者卧室。但是如果放在卧室,晚上开着灯的话,会影响它的光周期。我见过一个网友分享的经历,他说他晚上睡觉总是忘记关卧室灯,他养的康乃馨就出现了生长不好的情况。在办公室里,空间相对封闭,空气流通也不好,而且空调温度和光照都是人为控制的。我有个同事在自己工位上养了一盆康乃馨,刚开始开得挺好,但是开了空调之后,因为温度和光照变化,没过多久康乃馨就凋谢了。
咱们再拿康乃馨和其他绿植比较一下。比如说和仙人掌对比,仙人掌非常耐旱,不需要太多的水分,在光照方面只要有散光就行。但是康乃馨就不一样了,它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合适的光照。再比如说和吊兰对比,吊兰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广,从室内到室外都能存活,而康乃馨在温度低于5摄氏度左右就可能受到伤害。还有像龟背竹,龟背竹对空气湿度要求比较高,康乃馨相对没那么挑剔空气湿度,但是在干燥的环境下(比如北方冬季室内开暖气),康乃馨也需要适当的增加空气湿度,就像在华北地区的冬季,在康乃馨旁边放置一个加湿器,能让它生长得更好。
再讲讲温度梯度对康乃馨外观的影响。从10摄氏度到25摄氏度这个范围,温度每相差5摄氏度,康乃馨的状态都会有明显变化。在10摄氏度的时候,康乃馨新叶生长慢,颜色偏暗。在15摄氏度时,新叶开始舒展,颜色变亮,花朵有开放的趋势。到了20摄氏度左右,花朵开放的速度加快,花瓣颜色也更加鲜艳。在25摄氏度时,花朵虽然开得很好,但是如果湿度控制不好,花朵容易凋谢。
以昌平草莓种植户王师傅为例,虽然他主要种草莓,但他也会在自家院子里种点花花草草。他有一次尝试种了康乃馨。昌平冬季有时候会下雪,温度很低,他发现康乃馨要想顺利过冬并且催花,除了要做好保温措施,像给康乃馨罩上塑料薄膜之类的,还要关注光照和通风。他的康乃馨在保温棚里,每天光照12小时左右,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左右,一个月左右就能看到有花苞冒出来。
对于阳台种植康乃馨,我再说说一些小细节。如果是封闭阳台,冬季想要催花,光照不足的话,可以考虑用补光灯。但是补光灯的高度要注意,不能离康乃馨太远,否则光照强度不够。我就听说过有个人把补光灯挂得太高,结果康乃馨还是长得不好。而且阳台的空间有限,康乃馨的间距也要合适,不然它们之间会互相竞争光照、水分和养分。
在不同地区种植康乃馨催花,土壤的选择也有讲究。比如在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比较疏松,但是在南方的黏土地种植康乃馨,就需要改良土壤,让土壤更透气。我有个山东日照的朋友,他家那边的土壤偏碱性,种植康乃馨之前,他会用一些酸性肥料来调节土壤酸碱度,这样康乃馨生长得更好,催花效果也不错。
在记录温度的时候,不是随便记录一下就行。要精确到每天不同时段的温度变化。因为康乃馨在一天当中,不同时段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也不同。比如说早晨和傍晚的温度可以稍微低一点,中午的温度可以高一点,这样才符合它的生长习性。有一次我到云南旅游,在当地的一个花卉市场看到了很多康乃馨,当地的温度比较温和,白天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晚上温度在10摄氏度左右,这样合适的温度梯度让康乃馨长得特别好,花朵也特别鲜艳。
我们再来看一下康乃馨的光周期和温度在不同地区如何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调整。在山地地区,海拔不同温度差异大。如果在低海拔的热带山地,全年温度比较高,康乃馨的光周期控制可能不需要严格按照冬季的标准,但是如果在高海拔的寒温带山地,就需要严格按照冬季催花的光周期和温度要求来。就像我曾经在四川的一个山区看到过康乃馨种植基地,海拔不同,种植管理方式有很大区别。
再从时间元素来看,从种下康乃馨到看到它开始催花,这个时间可能因为多种因素而不同。如果是在比较理想的环境下,比如温度合适、光照充足、水分和养分也能跟上,大概从种下到开始有花苞,可能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但如果环境较差,这个时间可能会延长到两个月甚至更久。就像我认识的一个在南方小城种康乃馨的花农,因为当地的气候多变,温度时高时低,光照也不是很稳定,他就感觉康乃馨的生长周期比他想象的要长很多。
还有就是关于康乃馨冬季催花时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不是越强越好。如果光照强度超过了康乃馨的承受范围,它的叶片会被灼伤。比如在南方夏季日照非常强烈的时候,如果不做过多的防护就直接把康乃馨放在阳光下暴晒,它的叶子就会发黄。冬季虽然是催花阶段,但如果是在阳光比较充足的地区,也要适当遮荫。我在海南看到过一些康乃馨种植区,他们会用遮阳网来调节康乃馨接受的光照强度。
在不同地域种植康乃馨,病虫害的情况也不一样。在西北干旱地区,可能虫害相对较少,但是真菌性病害比较容易发生,因为室内浇水后通风不好的话,容易滋生真菌。而在南方潮湿的地区,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都容易出现。我有个朋友在湖南种康乃馨,因为湿度比较大,经常会出现叶片上有斑点的情况,就是细菌性病害。他通过调整浇水和通风的环境来改善。
我们在种植康乃馨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断调整。比如说在城市里,我们居住的空间有限,阳台可能比较小,种植康乃馨的数量就不能太多,而且要考虑和家里其他植物的搭配。我在网上看到有个人把自己的小阳台布置成一个小花园,康乃馨和其他各种颜色的花卉搭配起来非常有美感。
最后我想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们觉得在城市公寓这种有限的空间里,怎样更好地根据光周期和温度等因素来种植康乃馨呢?希望大家能分享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