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养甲鱼不知投喂量?摸索科学投喂,保障营养供给

贺熙博说三农 2025-03-26 20:29:13

新手养甲鱼不知投喂量?摸索科学投喂,保障营养供给

对于那些刚刚踏入甲鱼养殖领域的新手来说,投喂量的把握就像是一团迷雾。看着那些小小的甲鱼,心里想着一定要让它们吃好喝好,快快长大,可一不小心就可能不是喂多了就是喂少了。这投喂量可真是个大学问,要是没弄明白,那可真会影响甲鱼的健康成长呢。

咱先来说说这投喂量不合适的情况。要是投喂量太少了,就像是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一样。甲鱼会变得很消瘦,行动迟缓,那壳儿看起来都没什么光泽。就像有一批甲鱼,在一个小池子里,刚开始养殖的时候,主人没什么经验,每天只给一点点食物。过了些日子,就发现这些甲鱼都不怎么爱动了,有时候一整天就缩在壳里。仔细一瞧,甲鱼的体重几乎没什么增长,原本该饱满的四肢也变得干瘪瘪的。这就是投喂量不足带来的明显后果。甲鱼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营养,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少了这些营养来源,它们的身体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

再看看投喂量过多的情况。这就好比人暴饮暴食,身体肯定是受不了的。甲鱼吃多了,消化不掉,很容易就会出现肠道方面的问题。有的甲鱼养殖池里,主人一开始就怕甲鱼饿着,每顿给的食物都特别多。结果呢,没过多久就发现池子里的水变得特别浑浊,还有一股难闻的味儿。仔细查看甲鱼,发现有些甲鱼开始出现拉肚子的症状,甲鱼的壳看起来也有些发软。这就是因为食物太多,甲鱼消化系统负担过重,导致肠胃功能紊乱了。而且过多的食物残渣在池子里分解,还会影响水质,进一步危害甲鱼的健康。

那到底该怎么确定合适的投喂量呢?首先得考虑甲鱼的种类。不同种类的甲鱼,在食量上是有差别的。比如说中华鳖,它相对比较常见,这种甲鱼在幼鳖阶段,体长大概在3 - 5厘米的时候,每天的投喂量大概是它体重的5% - 7%。随着甲鱼的生长,当体长达到10 - 15厘米的时候,投喂量可以逐渐调整到体重的3% - 5%。还有一些其他品种的甲鱼,可能这个比例会有所不同。像山瑞鳖,它的投喂量就要根据其自身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在一定范围内做调整。这就和不同的汽车耗油量不一样是一个道理,不同的甲鱼品种有着不同的“食量标准”。

除了种类,甲鱼的年龄和生长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幼鳖的消化系统还不够完善,它们的食量相对比较小,而且需要频繁投喂。可以把每天的投喂分成几次进行,像早上一次,中午一次,晚上一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幼鳖随时都能吃到新鲜的食物,保证营养的持续供给。而成年鳖的食量就比较大一些,但是它们的消化能力也相对较强,投喂的次数就可以适当减少,一天投喂两次左右就可以了。就像小孩子和小大人吃饭的频率肯定是不一样的,小孩子因为生长快且消化能力弱,要少吃多餐,而小大人则可以吃得更规律、量更多一些,但次数不用太多。

季节的变化也会影响甲鱼的投喂量。在春季和秋季,这两季天气比较温和,是甲鱼生长比较旺盛的时候。这个时候,甲鱼的新陈代谢比较快,对营养的需求也比较大,所以投喂量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就像人在春天和秋天身体状态比较好的时候,食欲也会比较不错一样。而在夏季,天气炎热,甲鱼的食欲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有时候温度过高,甲鱼甚至会进入夏眠状态。在这个时候,投喂量就要减少,而且投喂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这时候温度相对较低。冬季的时候,甲鱼活力下降,很多甲鱼会进入冬眠期,基本上就不需要怎么投喂了,如果感觉甲鱼可能会饿死或者为了维持生命,少量投喂一些高能量的食物就可以了,比如一些鱼虾肉糜等。

水质对投喂量也有影响。甲鱼对水质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水质不好,甲鱼的身体状况就会受到影响,食欲也会下降。当水质清澈、溶氧充足的时候,甲鱼的生长状态好,自然就能够正常进食,投喂量也可以按照正常的标准来。如果水质变得浑浊,有异味,那甲鱼的食欲肯定会大打折扣。这时候即使按照平时的投喂量投喂,甲鱼也不会吃多少,而且还会因为吃了消化不好的食物而生病。就好比人在一个脏乱差的环境里,胃口肯定会受影响的。

除了这些,甲鱼的个体差异也是要考虑的。即使是同一池子里同样种类、同样年龄的甲鱼,它们的食量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就像一群孩子,有的孩子天生食量大,有的孩子食量小。有些甲鱼天生比较强壮,代谢快,那它可能需要更多的食物。而有些甲鱼可能就相对弱一些,吃得少也长得慢。所以在投喂的时候,可以观察每只甲鱼的摄食情况,把那些吃得快、吃的量大的甲鱼和吃得慢、吃的少的甲鱼分开来看待。对于那些吃得多还不胖的甲鱼,可以稍微增加一点投喂量,但要注意观察有没有消化不良的情况;对于吃得少还长得很慢的甲鱼,要分析原因,是身体不健康还是单纯的食量小,再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投喂量或者改善养殖环境。

在养殖过程中,为了确保投喂量的科学合理,还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来判断。比如观察甲鱼的粪便。正常情况下,甲鱼的粪便应该是成型的、长条状的,颜色和所喂食的食物有一定关系。如果粪便过稀,可能是投喂量过多或者食物消化不良导致的;如果粪便中有很多未消化的食物残渣,那很可能是投喂量过大,甲鱼的消化系统负担过重了,这时候就要适当减少投喂量。另外,还可以看甲鱼的体重增长情况。如果一段时间后,甲鱼的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那就要考虑是不是投喂量不足,或者食物营养成分有问题。

还可以根据市场上的一些参考数据来调整投喂量。虽然每个养殖场或者养殖户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但是总体来说,那些成功的养殖案例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方向。比如在某个大型的甲鱼养殖基地,他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投喂量标准,这个标准虽然不能完全照搬,但是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看看他们是怎么根据甲鱼的种类、年龄、季节等因素来调整投喂量的,然后结合自己养殖的实际情况,比如水质情况、自己的养殖密度等,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投喂计划。

总之,新手养殖甲鱼想要保障营养供给,科学地确定投喂量是一定要做好的功课。这需要综合考虑甲鱼的种类、年龄、季节、水质、个体差异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盲目地投喂,也不能偷懒不管。只有这样,才能让甲鱼健康成长,最后收获满满的成果。每一个养殖步骤都是相互关联的,投喂量这一环节就像是链条中的关键一环,只有环环相扣,养殖才能顺利进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