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120年前的甲辰龙年,中国的士子们迎来了甲辰恩科会试。当时他们一定想不到,这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会试!次年,清政府在宪政改革浪潮的冲击之下,被迫下诏废除了延续1300年的科举制。
重温甲辰恩科会试三场考试的试题,可以看出当年朝廷的科考指向和士子们的文化素养。
废科举上谕 图片来源: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
丰富的考题内容会试分为三场,需要考生在一天内用毛笔撰写13篇文章,平均每篇约2000字,相当于32篇高考作文的长度——为了在几百上千人中分个名次,只能把题量往大里出。为了大家更直观地了解这场考试的难度,在这里通览一遍考卷:
第一场:史论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
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馀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四书五经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状元的通关秘籍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发现,自己连题目也看不懂了?事实上,即使看懂了题目,也可能会掉入应试思维的陷阱。
史论第一题是说,西周的诸侯、唐朝的藩镇导致中央集权衰微,而秦朝和曹魏中央集权强大,但这些王朝最终都灭亡了,让考生分析“外重内轻”和“外轻内重”的利弊。
结合历史背景,当时八国联军已经打到了北京,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地方实力派与洋人达成了东南互保协议,拒绝北上勤王,清朝控制不住这些地方。
所以,清政府意在借这道题筛选政治上倾向加强中央集权的考生——否则无论回答得多好,都会被淘汰。那如何解答才能顺利过关?且看状元刘春霖(1872—1944)的思路。
刘春霖手迹 图片来源:开封聚协昌博物馆
刘春霖认为,过度集权会让国家没有外援,分封制又容易拥兵自立,天下没有完美的制度,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制度进行调整。
他用20多位君主的案例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国家如果发生变乱,不应该归咎于祖上所立的制度不好,而是君主没有与时俱进。
各国政治艺学策考的是各国的政策方针,类似于今天的申论。题目中不但涉及了日本的变法,甚至讨论了如何保护在美华人的权利,回答这些题目不仅要了解各个国家的历史恩怨、内政外交、军事情况,还要根据不同国家的国情给出自己的见解。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如何对付洋人,如何拯救大清”。
如今的我们能在互联网上快速获取信息,120年前的考生们获取国外资讯主要通过课外阅读梁启超的《新民丛报》,因此《新民丛报》又被网友戏称为“梁启超终极预测四套卷”。
最后考察的是对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古籍的理解,比如解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等句子的含义。
竹管状元及第紫毫笔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此处还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殿试结束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看到刘春霖和另外一名考生朱汝珍的试卷后,对两人的才华都赞不绝口。尤其是刘春霖的小楷写得娟秀端庄,对书法一窍不通的人看了他的试卷都会觉得赏心悦目。
然而朱汝珍名字中的“珍”字与慈禧讨厌的妃子珍妃的封号相同,又和与清政府作对的康有为、梁启超同为广东人,令她十分不悦;而刘春霖的名字象征着甘霖,当年又是大旱之年,慈禧自然更加喜欢。
就这样,刘春霖幸运地在朱汝珍之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看来,名字起得好也很重要啊!
“甲辰榜眼”寿山石印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看了这份题目,相信大家不会否认清代人才选拔的成效,状元的思辨性与看待事物局势的能力,远超现在的普通人。
但同时也要认识到,清政府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渴望进行改变,又不愿意威胁自己的统治,加上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在那个时代只能做到这个地步,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我们所能做到的,也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历史,认识到一切都在改进与演化。
【小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为配图表达。如有问题,请私信联系【松兰书社】小学士说明,万分感谢。转载文章需经【松兰书社】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