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微凉,菊黄蟹肥,4首寒露节气诗词,邂逅最美深秋~

牛奶爱面包课程 2024-10-06 02:55:38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一候: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二候: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三候: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微凉,菊黄蟹肥,4首寒露节气诗词,邂逅最美深秋~

1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寒露来临,惊讶发现时光已走到了晚秋;早晨看见菊花次第变黄。

千家万户前,风儿好像扫着落叶,晴空万里上,大雁好像随着太阳南飞。

化为牡蛎,替雀鸟感到悲伤;收割农田,害怕早到的寒霜。

因此知道,松柏的志气,无论是寒冬还是酷夏,它都是郁郁苍苍。

寒露节气,百花凋零,万物萧瑟。飒飒西风中,独有菊花凌风开放,明艳动人。

元稹的这首寒露诗恰如其分地表述了寒露三候的特征:“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2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皎洁的月光照在稀稀落落的梧桐叶上,树叶上凝结着晶莹剔透的露珠。

露珠里透出闪亮的光芒,明亮的光线装扮了这朴素的寒夜。

秋风摇动树叶,叶片就像摇摇欲坠的白玉一样让人揪心,又担心枝干的晃动会让露珠消失不见。

天气冷起来,才怀疑是不是秋天即将结束。四周安静下来,才发现已是夜深人静。

月光在空气中流淌,被露水润湿的东西都能很容易被看见。

就这样不知厌倦地多看看外面的景色吧,天亮后这些美好的事物就难以再聚到一起了。

寒露时节的一个月明之夜,梧桐树叶上的露水引起了诗人浓烈的兴趣,并由此发出美好事物都是稍纵即逝的深沉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秋景的依依不舍。

全诗对露水生成、形态、变化、环境和消失的描写十分细腻,形象生动,把露水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3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袅袅凉风吹动,凄冷的寒露凝结。兰花越来越白渐渐凋零,荷叶虽残破但依然是青绿色。

沙鹤独自栖息在沙地上,双双飞舞的萤火虫照映在水面。如果说寥落孤寂的境地,那就是在酒醉初醒时看到的这些景象。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寒露诗,描绘了秋日池上的景象。

诗的首联以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意渐浓的画面;颔联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景致;颈联是对一动一静、一孤一双的描绘;尾联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

诗中既有对秋天萧瑟之美的赞美,也有对孤独、寂寥等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体现出诗人深邃的思想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4

《秋日望西阳》

【唐】刘沧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余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古树上长满了苍苔,层层叠叠地向下坠落。行人远远望去,旅途的情感倍增。在太行山下,黄河的水流淌。铜雀台西边是武帝的陵墓。

秋风吹过蒹葭,使其摇曳,秋色也因此而动人。雨水停过之后,杨柳中的烟雾逐渐凝结。野花像在哭泣,红色的妆容中有泪水。寒露洒满了每一枝枝叶,它们难以承受如此之多。

刘沧笔下的寒露时节,是多彩的。秋风吹入蒹葭,秋色灵动,余落在杨柳上,暮烟凝结,野花上的水珠,像泣下的红泪,寒露挂满枝头,枝头不胜力。落叶之秋,微风徐来,所有美好不期而至。

0 阅读:16

牛奶爱面包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