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最亲近的人,可能会变成你最不想见到的人?
听起来很可怕,但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不同的家庭里上演。
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倾尽所有,一心为他们好,为什么到头来,却落得个“不理解”、“叛逆”的下场?
难道真的是孩子变了吗?
或许,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偏心!
孩子的心,碎了!
《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赵美兰偏心儿子,把所有的好都给了他们,女儿苏明玉却像个透明人,从小就得不到应有的关爱。
赵美兰不仅不想给女儿读书,还想要女儿早早出去赚钱养家,供哥哥和弟弟读书。
这种偏心,就像一把刀,狠狠地扎在苏明玉的心上。
所以,当苏明玉长大后,有能力了,有钱了,却对这个家毫无留恋。
甚至在赵美兰去世后,都不想回家,因为她心里始终记恨着母亲的偏心。
父母的偏心,会在孩子的心里埋下怨恨的种子,这颗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就会毁掉亲情。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爱,都希望自己在父母心中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父母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那么被忽视的孩子,就会感到委屈、愤怒,甚至绝望。
这种伤害,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
父母对孩子偏心,带来的影响非常大,孩子长大后,可能出现这3种“偏差”:
1、不自信:
父母长期偏心,会让不被偏爱的孩子,产生“自己不够好”的错觉,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而变得不自信。
这种不自信,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工作,甚至感情生活。
2、缺爱:
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会让孩子极度渴望爱,但又害怕被爱。
他们可能会用极端的方式,去吸引别人的注意,或者干脆封闭自己,拒绝与人交往。
3、敌意:
如果父母的偏心过于明显,会让孩子对父母,甚至对整个家庭产生敌意。
他们可能会用叛逆、不听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甚至会做出一些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
所以,父母们,请记住,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要让偏心毁了孩子的一生。
控制!
爱太满,是伤害!
很多父母都喜欢说:“我是为你好!
”然后,就开始干涉孩子的人生。
孩子喜欢什么专业,他们要管;孩子找什么对象,他们要管;孩子做什么工作,他们也要管。
似乎孩子的人生,就应该按照他们规划好的路线走,不能有丝毫偏差。
但是,孩子们真的需要这样的“爱”吗?
父母总是想着去控制孩子的人生,操心太多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一点自主选择的权力都没有,孩子对父母的怨气也会加重。
当孩子长大之后,特别是有了工作,有了对象之后,孩子是想要过自己喜欢的人生,那么作为父母,就不要瞎操心,也不要干扰孩子的选择,而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只要没什么大问题,就不要过于操心,学会放手,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去控制孩子的人生,自然也不会有太多的仇恨。
朋友小雅就曾经跟我抱怨过她的母亲。
小雅从小就喜欢画画,梦想成为一名设计师。
但是,她的母亲却觉得画画没有出息,逼着她报考了师范专业,说当老师稳定。
小雅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听从了母亲的安排。
毕业后,小雅成了一名小学老师,每天面对着一群熊孩子,她觉得自己的生活毫无乐趣。
她想辞职,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但是她的母亲却坚决反对,说当老师多好,稳定又体面,你辞职了以后干什么?
小雅觉得很痛苦,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完全被母亲控制了。
她想反抗,但是又怕伤了母亲的心。
这种矛盾的心情,让她感到无比压抑。
父母的控制,就像一张无形的网,把孩子紧紧地束缚住,让他们无法呼吸。
孩子们渴望自由,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如果父母不能放手,只会让孩子感到窒息,最终,他们可能会选择逃离。
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尝试,去犯错。
让他们在失败中成长,在挫折中变得更加坚强。
这才是真正的爱。
因果!
你怎样,他怎样!
父母与孩子之间,是一场因果轮回。
你种下什么因,就会收获什么果。
如果你对孩子好,孩子自然也会对你好;如果你对孩子不好,孩子也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父母如果在家庭中,过于偏心另一个孩子,从而忽略了对另一个孩子的关心和照顾,或是完全不理会孩子,只想把所有的好和爱都给了自己喜欢的孩子,那么父母对孩子的不公平对待,会直接导致孩子对父母产生怨恨。
孩子觉得父母根本就不爱自己,不喜欢自己,甚至被父母抛弃,不被父母善待,就会远离父母,不想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也不想搭理父母,即使父母老了,也不想赡养父母。
我的邻居王阿姨,年轻的时候对她的女儿非常苛刻,动不动就打骂。
女儿稍有不顺她的心意,就会遭到她的责骂。
王阿姨总是说:“棍棒底下出孝子!
”她认为,只有严格管教,孩子才能成才。
但是,她的女儿长大后,却对她非常冷淡。
结婚后,女儿很少回家看她,即使回来,也只是敷衍了事。
王阿姨生病住院,女儿也不愿意照顾她。
王阿姨常常独自落泪,后悔当初对女儿太严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们的言行举止,都会深深地影响着孩子。
如果你想要孩子成为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那么你自己首先要做到。
所以,请善待你的孩子,因为他们是你未来的一面镜子。
醒醒!
别把孩子当私有!
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就应该听自己的。
他们习惯于为孩子做决定,规划孩子的人生,却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想法。
父母与孩子之间是一种长期的发展关系,正视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哪怕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也要考虑对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为孩子着想。
其实,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选择。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把他们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
著名作家龙应台曾经说过:“所谓父母,就是不断地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拥抱又不敢声张。
”
是啊,父母和孩子之间,注定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和陪伴,让他们在我们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等他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翅膀,就让他们自由地飞翔吧。
不要试图把孩子永远留在身边,更不要把他们当成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
让他们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才是我们对他们最大的祝福。
所以,父母们,请记住,孩子不是你们的附属品,他们是独立的个体。
请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放手让他们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我想说,亲子关系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
只要我们用心去爱,用心去沟通,就能建立起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
不要让偏心和控制,毁了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充满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