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什么时候浇返青水

乡土小郝 2025-04-09 11:50:00

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着最终的产量与质量。浇返青水,便是小麦生长周期里的一个关键农事操作,而精准把握浇返青水的时机,对小麦的茁壮成长意义非凡。

依据麦苗生长状况判断

1. 弱苗早浇:对于那些因播种过晚、地力不足或遭受病虫害等原因导致的弱苗,应尽早浇返青水。这类麦苗根系较弱,自身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有限,较早浇返青水,能够为它们补充生长所需的水分,促进根系生长,增强麦苗对养分的吸收,使其尽快恢复生机。一般当平均气温稳定在3℃左右,且弱苗心叶开始生长时,就可以考虑浇返青水。比如在一些北方冬小麦产区,部分麦田由于前一年秋末播种延迟,麦苗在入冬前生长量不足,这类弱苗在开春后就需要及时浇灌返青水,帮助其快速生长,增加有效分蘖,为后期产量奠定基础。

2. 旺苗晚浇:如果是由于播种量过大、施肥过多等因素形成的旺苗,则要适当晚浇返青水。旺苗本身生长较为旺盛,过早浇水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其地上部分生长,导致麦苗徒长,茎基部节间细长,抗倒伏能力下降。晚浇返青水,可以起到一定的控旺作用,促使麦苗由旺长转为健壮生长。通常可以等到小麦起身期再浇返青水,在此之前,可以通过镇压等措施,抑制麦苗过快生长。例如,有些麦田在播种时播量过大,入冬前麦苗就已经呈现出群体过大、叶片宽大的旺长态势,这类麦田就需要延迟浇返青水的时间。

参考土壤墒情决定

1. 墒情差早浇:土壤墒情是决定是否浇返青水的重要依据之一。若经过一个冬季,土壤含水量较低,出现干旱情况,尤其是在一些沙质土壤地区,保水能力较差,土壤水分蒸发快,此时应尽早浇返青水。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就需要及时浇水,以满足小麦返青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及时浇水可以防止因土壤干旱导致麦苗生长缓慢、叶片发黄等问题,使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2. 墒情好适当推迟:相反,如果冬季降雪较多,土壤墒情较好,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以上,那么可以适当推迟浇返青水的时间。这样可以避免土壤湿度过大,导致地温下降,影响小麦根系呼吸和生长。同时,推迟浇水也有助于控制麦苗生长速度,使其生长更加稳健。例如在一些冬季降雪丰富的地区,土壤在开春后依然保持着较好的墒情,这类麦田就无需过早浇返青水。

结合天气情况考量

1. 低温寒潮前不浇:在浇返青水前,一定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如果近期有低温寒潮天气即将来临,就不要急于浇返青水。因为浇水后,土壤的热容量增大,在低温寒潮来临时,地温下降速度更快,更容易导致麦苗遭受冻害。例如,当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一周内有大幅降温天气时,就应推迟浇返青水,等寒潮过后,气温回升且稳定时再进行浇灌。

2. 气温稳定后浇:浇返青水适宜在气温稳定且持续回升的时候进行。一般来说,当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且未来一段时间内气温没有明显的剧烈波动时,是浇返青水的较好时机。这样的温度条件下,小麦根系活性增强,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促进麦苗的生长。同时,稳定的气温也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中养分的分解和转化,为小麦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小麦浇返青水的时机需要综合麦苗生长状况、土壤墒情以及天气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只有做到精准浇灌,才能让小麦在返青期得到良好的生长条件,为最终的高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