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火烧藤甲兵?别被景区的样子货骗了,真正的藤甲根本不怕火

我是鸟别打我 2024-11-28 17:18:33

世人皆知诸葛亮七擒孟获,火烧藤甲兵的故事,在景区里,导游总会绘声绘色地讲述南蛮士兵如何被火光吞没。可谁又知道,在明代兵书《武备志》中,藤甲不仅不怕火,反而还特别注明"利于水火"。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古代战场上,藤甲的真实形态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精良得多。它不是用编筐子的方式随意编织,而是经过特殊工艺打造的精良战甲。那么,真实的藤甲到底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会有"藤甲怕火"的说法?

一、藤甲的真实起源

在明朝嘉靖年间的兵器谱《新刊全像武备志》中,首次出现了关于藤甲的详细记载。根据史料记载,正德十四年(1519年),福建水师总兵俞大猷在与倭寇的海战中,发现了藤甲独特的优势。当时,倭寇频繁骚扰东南沿海,传统的铁甲在海战中存在诸多不便:一旦落水便会直接沉底,而且在潮湿的海洋环境中极易生锈。

俞大猷注意到当地渔民使用赤藤编织渔具的特点,开始尝试将赤藤应用于军事装备。他命令军匠选取直径约三分的优质赤藤,采用特殊的"三纵三横"编织法,制成了第一批正规军用藤甲。这种藤甲不同于简单的编筐技术,而是采用多层叠加的复杂工艺,内层采用细密编织以确保防护性,外层则采用斜纹编织增加韧性。

在福建军械所的档案中,还保存着一份详细的藤甲制作工艺流程。工匠们首先要将采集的赤藤放入石灰水中浸泡一个月,这个过程能够增加藤条的柔韧性。之后取出晒干,再用桐油浸泡处理,如此反复三次。最后的成品不仅防水,而且具有极强的韧性,能够有效抵御刀剑劈砍。

到了万历年间,藤甲的制作工艺达到了顶峰。福建水师在与倭寇的多次海战中,藤甲展现出了优异的性能。一份战报记载,在一次遭遇战中,一名藤甲兵从十多米高的船舷跌落海中,不仅毫发无损,藤甲的浮力还帮助他迅速返回战船。这个意外发现让水师开始考虑将藤甲作为水战的标准装备。

朱纨任福建巡抚期间,更是将藤甲的生产规模化。他在福州设立专门的藤甲作坊,聘请闽南地区最精通藤编技艺的匠人传授技术。这些作坊不仅为军队供应装备,还将多余的藤甲出售给商船,用于抵御海盗的袭击。藤甲的价格约为铁甲的三分之一,但在实战中的表现却毫不逊色。

随着藤甲的声名远播,其制作技术也逐渐向内陆扩散。湖广总兵刘显在平定播州之乱时,就让部队装备了一批改良版藤甲。这种内陆版本的藤甲在原有工艺基础上,增加了皮革内衬,不仅提高了防护性能,还改善了穿着舒适度。到了明朝中期,藤甲已经成为军队中一种常见的防护装备,其使用范围从沿海扩展到了内陆各省。

二、藤甲的特殊制作工艺

藤甲的制作工艺在明代达到了巅峰,这与当时的军事需求和工艺创新密不可分。根据《武备志》和《闽省水师志》的记载,藤甲的制作过程极为讲究,每一道工序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和标准。

选材是藤甲制作的第一关键。福建水师特别看重产自建宁府的赤藤,这种藤条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其特点是纤维致密、韧性极强。采集时间通常选在寒露过后,此时藤条汁液较少,更易加工。采集者需要选取生长3年以上、直径在0.8至1厘米之间的藤条,将其截成约一米长的段落。

藤条采集回来后,首先要进行"煮藤"工序。工匠们在大锅中加入石灰水,将藤条浸煮三天三夜。这个过程不仅能软化藤条,还能除去藤条中的油脂和杂质。煮制完成后,立即将藤条放入冷水中浸泡,这样可以防止藤条变形。之后,工匠们要用特制的铜刮刀将藤条表皮刮去,露出里面金黄色的本体。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搓藤"工序。工匠需要将藤条对折,用特制的木槌反复捶打,直到藤条变得柔软如绳。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三到四天,期间要不断调整力度,确保藤条不会断裂。搓制好的藤条要放在通风处阴干,避免阳光直射导致藤条变脆。

编织工序更是讲究。明代兵器谱《国朝武备志》记载了一种称为"五纵五横"的编织法。工匠先将五根藤条平行排列,再用另外五根藤条垂直交叉编织,形成基本网格。在此基础上,再增加斜向编织的藤条,使其形成菱形结构。这种编法不仅增加了甲胄的强度,还能在受到打击时分散力量。

一副完整的藤甲通常由内甲和外甲两层组成。内甲采用细密编织,要求每个网格不超过一寸见方;外甲则采用较为疏松的编法,主要用于缓冲冲击。两层之间还会垫入一层麻布,既能增加舒适度,又能防止藤条直接摩擦士兵的衣物。

最后是防水处理。工匠们采用一种特殊的桐油配方,将藤甲浸泡其中。这种桐油中加入了明矾和蜂蜡,能够深入藤条纤维。每次浸泡后要在阴凉处晾干,如此反复三次。处理完成的藤甲不仅防水防潮,还能抵御海水的腐蚀。

在福建水师的军械所中,一副上等藤甲的制作周期约为一个月,需要三名熟练工匠协作完成。每副藤甲制成后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包括抗击打测试、防水测试和穿戴测试。只有通过全部测试的藤甲才能装备给士兵。这种严格的工艺标准,使得明代的藤甲不仅在实战中表现出色,还能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

三、藤甲在实战中的表现

在明代的诸多战事记载中,藤甲的实战表现频频出现。正德十六年(1521年),福建水师与倭寇在平潭岛海域发生激战。当时福建水师正处于装备更新期,部分士兵已换装藤甲。这场战斗成为了检验藤甲性能的第一次大规模实战。

根据《闽都水师志》记载,战斗发生在一个风浪较大的日子。倭寇的弓箭手居高临下,对福建水师展开了密集射击。穿着藤甲的士兵发现,藤甲不仅能有效阻挡箭矢,其特殊的编织结构还能降低箭矢的冲击力。更重要的是,当有士兵不慎落水时,藤甲的浮力帮助他们在海面上维持了足够长的时间,使得救援船只能够及时赶到。

在嘉靖年间的海战中,藤甲的优势更加明显。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总兵周遇吉在厦门湾追击倭寇船队。当时正值夏季,天气炎热潮湿。传统的铁甲在这种环境下极易生锈,而且会让士兵因闷热而体力不支。相比之下,穿着藤甲的士兵不仅行动灵活,而且能保持较好的战斗状态。战斗记录显示,在近身搏斗中,藤甲能有效抵挡倭寇的武士刀砍击。

藤甲在陆战中的表现同样出色。万历三年(1575年),湖广总兵刘显在剿灭播州叛乱时,就装备了一支藤甲部队。当时正值雨季,山区道路泥泞,铁甲部队行军速度严重受限。而藤甲兵不仅能快速机动,在与叛军的遭遇战中还展现出了惊人的防护力。一份战后报告详细记录了一个细节:一名藤甲兵在攀爬陡坡时失足滚落,藤甲不仅保护他免受岩石划伤,其较轻的重量还让他能够迅速爬起继续作战。

藤甲在围城战中也发挥了独特作用。万历十三年(1585年),广西提督王士琦在进攻一处山寨时,发现传统的攻城方式损失太大。他让藤甲兵充当先锋,利用藤甲防护力强且不影响行动的特点,让士兵能够快速接近城墙。更重要的是,当守军泼洒滚油时,藤甲经过特殊处理的表层能够有效防护,不会像铁甲那样被烫得无法靠近。

藤甲在水战中的优势尤为突出。隆庆年间,福建水师在一次追击海盗的行动中,遭遇了强烈的季风,多艘战船被迫靠近礁石区。在这种危险情况下,藤甲的防水性能和浮力特性救了不少士兵的性命。战后统计显示,落水的藤甲兵生还率远高于穿着其他护具的士兵。

到了万历中期,藤甲的实战效果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福建水师甚至专门成立了"藤甲营",这支部队在多次海战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不仅担任登船突击的主力,还经常执行需要长期在潮湿环境中作战的任务。一份军需记录显示,一副精良的藤甲在频繁使用的情况下,平均寿命可达三年,远超同期的皮甲和铁甲。

四、藤甲与火攻的真相

关于藤甲惧火的说法,在历史文献中存在诸多矛盾记载。实际上,明代军方对藤甲的防火性能进行过多次专门测试。根据《武备总要》的记载,万历十七年(1589年),福建水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藤甲防火实验。

实验在福州军械所进行,由当时的水师提督亲自监督。实验分为三组:第一组使用未经处理的藤甲,第二组使用传统桐油处理的藤甲,第三组使用改良配方处理的藤甲。测试用火包括木柴明火、火油和火箭。结果显示,经过特殊处理的藤甲具有相当强的耐火性。

在明火测试中,工匠们搭建了一个火堆,将藤甲置于其上。经过处理的藤甲在火焰中停留约一刻钟后,只是表层出现轻微焦黑,整体结构未受影响。这得益于藤甲特殊的处理工艺:在最后的防护处理中,工匠们会在桐油中加入明矾和白矾的混合物,这种配方能显著提高藤条的耐火性。

火油测试更加严格。士兵们将燃烧的火油直接浇在藤甲上,经过处理的藤甲表现出了惊人的抗性。原因在于藤甲的多层结构:外层的疏松编织能够阻挡大部分火油,渗透到内层的火油则会被浸染防火物质的麻布层阻挡。这种设计让藤甲在遭遇火攻时,能够给士兵足够的时间撤离危险区域。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在一次针对海盗的围剿战中,藤甲部队遭遇了敌人的火攻。海盗使用了燃烧的箭矢和火罐,但福建水师的藤甲兵仍然成功突破了防线。战后检查发现,虽然藤甲表面有烧灼的痕迹,但基本结构完好,仍然可以继续使用。

藤甲真正的弱点并非火攻,而是长期暴露在烈日下。阳光直射会导致藤条干裂,降低其韧性。为此,福建水师专门制定了保养条例,要求士兵在不执勤时将藤甲存放在通风阴凉处,定期用湿布擦拭,保持适度湿润。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朝廷还专门下令各沿海水师总结藤甲使用经验。福建水师的报告中特别提到了一个实用技巧:在可能遭遇火攻时,士兵会提前用湿布包裹藤甲,这样不仅能增加防火性能,还能保持藤条的韧性。

至于"火烧藤甲"的传说,很可能源于对某些劣质藤甲的记载。一些商人为了牟利,使用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的藤条制作便宜的藤甲。这种劣质品确实容易着火,但这与正规军用藤甲的性能有着本质区别。福建水师的军械档案中明确记载,合格的藤甲必须经过至少三道防火处理,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和检验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最好的藤甲,在面对持续的高温时也会逐渐失去防护能力。因此,水师在训练中特别强调,藤甲的优势在于它能给士兵提供足够的时间作出战术调整,而不是让士兵固守原地硬抗火攻。这种战术思维的转变,也反映了明代军方对藤甲特性的深入理解。

五、藤甲的历史地位与军事价值

藤甲在明代军事史上的地位,可从多个层面加以考察。首先是其在军工生产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据《福建通志》记载,正德年间福建水师每年的藤甲产量达到三千余副,这一数字在嘉靖中期更是翻了一番。藤甲的生产规模之大,使得福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工产业链,从藤条采集、加工到成品制作,直接带动了数千人就业。

在军费开支方面,藤甲展现出明显优势。根据兵部档案记载,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的一份军需清单显示,一副上等铁甲的造价约合白银六两,而同等防护级别的藤甲仅需两两半。更重要的是,藤甲的维护成本远低于铁甲。一份福建水师的季度军需报告显示,藤甲的年度维护费用仅为铁甲的三分之一。

藤甲对明代军事战术的影响同样深远。万历年间,福建水师逐步发展出了"轻装速攻"的战术体系。水师戚继光在其《练兵实纪》中详细记载了这一战术:藤甲兵分成小队,利用藤甲重量轻、不惧水湿的特点,快速登上敌船。这种战术在当时的海战中屡建奇功。一份战例记载,万历十五年(1587年)的一次海战中,仅十名藤甲兵就成功登上一艘大型倭寇船,并在甲板上坚持到援军到来。

在军事外交层面,藤甲也发挥了独特作用。隆庆年间,琉球使节访问福建时,特别请求购买一批藤甲。福建当局经朝廷批准,向琉球提供了五百副藤甲和相关制作技术。这批藤甲后来成为琉球水师的主要防护装备。同时期,安南(今越南)也多次派人来福建学习藤甲制作工艺。

藤甲对后世军事装备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清代初期,福建水师仍然保留着藤甲部队。《清会典》记载,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廷在收复台湾之战中,特别编练了一支藤甲特种部队。这支部队在攻克热兰遮城的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利用藤甲的特点,在暴雨中完成了对城墙的突袭。

在军事科技史的角度,藤甲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技术路线。与追求坚固的铁甲不同,藤甲走的是轻便灵活的路线。明代军方的实验数据显示,藤甲在某些方面的防护性能甚至超过了同期的铁甲。例如,在抗冲击测试中,藤甲的韧性使其能更好地分散打击力,减轻使用者受到的冲击。这种设计理念影响了后来军事防护装备的发展方向。

藤甲在军事史上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推动了标准化生产。福建水师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每批藤甲都要经过防水、耐火、抗击打等多个测试项目。这种规范化的生产管理体系,为后来的军工生产提供了重要参考。明代中期的《军器则例》中专门增加了藤甲质量标准一节,详细规定了从原料选择到成品验收的各个环节。

在战争史料中,藤甲部队的战绩被详细记载。据统计,仅在嘉靖到万历年间,福建水师的藤甲部队就参与了超过三十次大型海战,其中二十多次取得完全胜利。这些战例被收入《明实录》和各地方志,成为研究明代军事史的重要资料。

13 阅读:2965

评论列表

33个带电小球

33个带电小球

48
2024-11-30 23:09

藤甲怕不怕火我不知道,我知道人怕火。在特定条件下,不管藤甲兵,铁甲兵,纸甲兵,皮甲兵,都会被烧死。

秋盈

秋盈

28
2024-11-30 01:18

藤甲耐火,但穿甲的人不耐火,浓烟就能把人熏死

文朝阳 回复 11-30 20:57
穿啥都怕烧

阿诺

阿诺

26
2024-12-01 02:15

你就别搞笑了[笑着哭]人怕火就够了

用户98xxx13

用户98xxx13

26
2024-11-29 08:25

你猜三国时孟获的藤甲兵的藤甲有没有你说的这么多道工序加工制作!!??

骑着纲子逛一逛牵着纲子去打猎 回复 11-29 21:05
别较真了,火烧藤甲兵的故事是宋元时代才出现的[得瑟]

虾米爱吃米 回复 11-30 15:34
诸葛亮用的火油罐,

用户10xxx63

用户10xxx63

24
2024-11-29 10:24

子孙后代的改进,说明老祖宗是吃过亏的。藤甲既然防水,湿布擦拭的那点水渍就能防火了?

骑着纲子逛一逛牵着纲子去打猎 回复 11-29 21:04
故事里,诸葛亮用宋代才出现的震天雷烧了藤甲兵[得瑟]

高木涉

高木涉

23
2024-11-30 21:46

这样,你穿好你的不怕火藤甲,扔个白磷弹,烧三十分钟后,你还完整,我给你五百万,如果烧坏了,你赔我五万块就行,如何?姜萍不敢赚500万,你也不敢吗?[得瑟]

高木涉 回复 12-01 13:07
原来这是UC啊,你不说我还不知道呢,看来阁下在这里混得风生水起[无奈吐舌]

专怼美分二鬼华为黑 回复 高木涉 12-01 13:38
只说一点,帖子里战术条例就说藤甲不是让你硬抗火让你有时间战术调整,你还叽叽歪歪啥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23
2024-11-30 09:58

用藤甲不如用竹甲,明朝史料明确记载,抗倭名将俞大猷带领的广东兵穿的很多都是竹甲,竹片浸油烤一下也很硬实,做的案板菜刀都砍不动,

陌上花开 回复 用户10xxx37 12-01 14:35
藤甲最不耐火烧,久了易腐烂,不够耐用,竹甲次之,耐火性和耐久性更好些,当然,铁甲性能最好耐用性最强,成本也最贵

用户10xxx37 回复 12-01 13:27
藤条韧性强,可塑性也强,活动性相对应该更强[笑着哭]

萌

20
2024-11-29 22:25

耐火有个三六九等~火攻你以为就是一堆柴给你烧烤吗?

傻得有水平

傻得有水平

15
2024-11-29 07:25

铁甲兵也怕烧

格局决定眼界

格局决定眼界

13
2024-12-01 11:47

吃过窖鸡吗?外层不怕火,内层会熟啊。钢铁侠来了,照样烤熟。

白羊座

白羊座

10
2024-12-01 12:23

诸葛亮的年代和万里差几百年。制作工艺和要求差远了,甭管什么兵,火烧的是人。

依阿华

依阿华

9
2024-12-01 11:45

来来来小编,你穿上我放把火试试

冷锋如雪

冷锋如雪

8
2024-12-01 13:58

呵呵!“火上浇油”你听说过没?![呲牙笑][呲牙笑][捂脸哭][捂脸哭]

无限可能

无限可能

8
2024-11-30 23:50

画个兜裆布的什么鬼?撒上油什么不烧?不烧的那再撒一遍

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

7
2024-12-01 01:47

有可能三国时期的藤甲制作工艺和明代不一样吧所以怕火。

捷克斯洛伐克 回复 12-01 08:46
三国演义里好像写的说那些藤甲的藤条在是在油里浸泡了很久泡透了以后才用来编制藤甲,这优点是防水坚固而且刀枪砍上去还会打滑卸去一部分力道,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因为泡透了一把火烧没了[哭笑不得]

三世三千

三世三千

5
2024-12-01 09:20

我不知道藤甲怕不怕火但是我知道人怕[得瑟]那是烧人又不是烧甲[得瑟]

彬彬

彬彬

5
2024-12-01 23:41

拿明代跟魏晋三国的技术比,没有可比性,魏晋时期估计还不会利用桐油防水火的技术。这需要大规模种植桐油,明代之所以大规模利用,源于远洋造船技术的大规模使用,有足够规模的桐油种植和生产加工技术。

甄姬拔剑

甄姬拔剑

4
2024-12-01 15:17

藤甲受到火焰伤害+1[doge]

术士

术士

3
2024-12-01 17:43

二战时的坦克车都怕火攻。燃烧瓶烧坦克

水杯

水杯

3
2024-12-01 21:20

甲不怕火,可人怕火啊,火油罐子扔人堆里,人先受不了啊[笑着哭]

用户10xxx47

用户10xxx47

3
2024-12-01 21:09

大爷的,三国时期蛮人的藤甲你拿明朝的比?是一个东西吗?三国那个都说了是油泡的了!🐷

夜雨秋灯

夜雨秋灯

2
2024-11-30 16:04

文章内容充实,不过旅游景点卖的是纪念品,纯粹为了赚钱。

戒烟戒酒戒出黎蒲

戒烟戒酒戒出黎蒲

2024-12-02 00:04

合着藤甲兵比博望坡的更耐烧?你以为的火烧是点堆火那种,实际是漫山遍野的大火,铁都给你烧变形了!

爱吃萝丝

爱吃萝丝

2024-12-01 22:43

太麻烦了,只需要遮住正面就行,背面用不着遮挡

我是鸟别打我

我是鸟别打我

我是鸟别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