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母和宝玉同时掉进水里,王夫人会先救谁?

浮生漫读人生长 2024-09-07 17:40:54

如果要为红楼中的中老年女性也做一个薄命榜,我会把王夫人排在第一位。这个身份尊贵的女人,活得太悲苦和憋屈了。

她悲苦的根源在于,生性愚钝,却被委以重任,很难胜任。而且,主流价值观制约着她,必须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为大我。这又导致了她的憋屈,从来不敢为自己而活,不但失去了自我,而且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

古代崇尚娶妻娶贤,对女人的唯一要求是贤德。这个贤德,包括无条件孝顺公婆,还包括无条件包容丈夫的小妾。

从孝顺公婆上来说,王夫人真正做到了典范。孝顺孝顺,顺从是孝的前提,就是凡事都要顺着婆婆的心意。

要说顺从婆婆的心意也没那么难,反正贾府是富贵之家,不会因为钱财而为难,而贾母的心意,大多是用钱能解决的事。

但有一点却让王夫人极为为难,那就是贾母对宝玉毫无原则地溺爱。

这对王夫人的贤德是个考验。

一方面,她有着教育儿子积极进取、光宗耀祖的职责,另一方面,她又需要无条件顺从婆婆。

如果是现代的儿媳妇,面对这样的婆婆,一定会和婆婆闹翻,无论如何都要把儿子的教育权夺过来。

是的,现代人对孝顺没那么看重,尤其不支持绝对顺从的愚孝。

但王夫人不是现代人,她所处的时代,孝顺大于一切。这一点,书中是明写的。

第十六回,贾琏和王熙凤闲聊说到元春省亲,说了一个大前提:“如今当今贴体万人之心,世上至大莫如‘孝’字。”

正是因为有这个大前提,才开创了妃嫔省亲的先风。

还有第五十五回,宫里老太妃身体欠安,作者更是直接写“当今以孝治天下”。

还有第六十三回,贾敬突然去世,贾珍贾蓉等人都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为老太妃守灵。作者又写了一笔:“天子极是仁孝过天的。”

这一切都表明,孝是当时的国策,连天子都在践行,深受皇恩的贾府当然更不能违背。

所以,我们看到,在荣国府,当家的贾政和王夫人,对贾母做到了绝对顺从,做任何事都要先考虑贾母的感受。

这种绝对顺从,包括把儿子宝玉的教育权完全交了出去。

贾政和王夫人是标准的儒家夫妇,自然都有望子成龙的思想。尤其是长子贾珠去世之后,就更想培养宝玉了。

但是呢,因为贾母溺爱,完全剥夺了贾政王夫人的教育权,夫妇俩虽然心里有想法,但因为有一个“孝”的大帽子压着,他们也不敢怎么样。

也就是说,在“孝顺”面前,他们只能看着宝玉的人生被毁而不敢有任何表示。

要做到这一点是相当难的,尤其是王夫人。

贾政呢,除了宝玉,他还有一个儿子贾环。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贾政其实是个懒人,只想做甩手掌柜,并不愿意在教育儿子上花精力。所以,贾母把宝玉养在后院,贾政也就顺水推舟,能不管就不管,实在要管了,就简单粗暴地毒打一顿。

王夫人不一样,毕竟是母亲,儿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那种疼爱和父亲不同。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作为儒家夫人,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王夫人对宝玉的爱,更多是为宝玉的未来考虑,而不是圈在身边溺爱。

这本来是一个正常母亲最正常的想法和做法,但是,因为贾母横加干涉,让王夫人非常无奈。

这种无奈,在林黛玉初进贾府时,与王夫人的一番对话中体现了出来。

王夫人对黛玉说:

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你只以后不用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已经听母亲贾敏说过这个顽劣异常的表哥,但还是对王夫人的话觉得奇怪:

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林黛玉说的是常理常情,按照当时的礼仪制度,男孩和女孩是要分开居住的,平时也不太能有交集,即使是亲兄妹也一样。

熟悉原著的人应该还记得,黛玉进府之时,作者多次提到“仪门”,这个仪门,就是礼仪之门,是分隔男女的一道门,相当于“男宾止步”。进了仪门,就是内院,也就是女眷生活的地方。

男女有别,不能混居,这是约定俗成的礼仪。林黛玉出身于书香世家,当然熟知这种礼仪。贾府是翰墨诗书之族,比林家更在乎礼仪,怎么会让黛玉去接触宝玉呢?

面对黛玉的疑惑,王夫人做出了解释:

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的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这段话非常重要,既是作者通过王夫人之口对宝玉的评价,又是王夫人内心无奈和悲苦的体现。

这里说得很明白,把宝玉和姐妹们养在一起,这种反常规的做法,是老太太的主意。

对于这种做法,王夫人不赞同不支持,但毫无办法,因为她必须顺从贾母。

顺从贾母的意思,不代表可以完全放任宝玉不管。所以,王夫人很焦虑,也很着急,于是在黛玉刚进府,就做出了反常规的事,告诫黛玉远离宝玉。因为宝玉是个怪人,不惹他就没事,越惹他就越来劲。

这实在是很无奈的做法,因为顺从贾母永远摆在第一位。

王夫人是个笨人,不会玩心机,加上她接爱的是正统的儒家教育,和贾政一样,为人方正,也做不到表面一套心里一套,所以,在需要做选择时,她只能牺牲儿子。

如果贾母和宝玉同时掉进水里,王夫人会毫不犹豫地先救贾母,同时把牺牲儿子的伤痛深埋在心底。

不是她不爱儿子,而是在孝顺这顶大帽子的压力下,她只能把贾母的利益放在首位。

这正是王夫人的悲哀,因为有贾母这样一个自私的婆婆,因为她被孝顺文化所压制,她就没办法像一个正常的母亲那样爱护和培养儿子。

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儿子可以说是她的全世界,但母爱被剥夺,就相当于全世界都不存在了,还有比这更薄命的吗?

0 阅读:4
浮生漫读人生长

浮生漫读人生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