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长反思边境冲突:中印关系寻求破冰之路

羊舌梦泽啊 2025-03-29 12:43:10

2020年中印边境的冲突与对峙,时隔五年仍牵动着两国民众的神经。近日,印度外长苏杰生在一场公开活动中罕见谈及这场冲突,直言“冲突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其表态被外界解读为印度对华政策转向的微妙信号。

强硬派的“悔意”作为莫迪政府中对华立场强硬的代表人物,苏杰生此次发言一改往日风格。他坦言,五年前的边境冲突对中印关系造成“部分损害”,并强调两国未来需避免分歧升级为争端。这一表态与印度近年频繁渲染“中国威胁”、打压中企的举措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舆论对印方战略调整的猜测。

国内经济倒逼政策转向分析认为,印度态度的转变与其国内现实需求密不可分。2020年冲突后,莫迪政府借民族主义情绪巩固政权,但激化对华矛盾的反噬效应逐渐显现——中企撤离、投资缩水、营商环境恶化,令印度经济雪上加霜。如今莫迪开启新任期,提振经济成为首要任务,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邻国,显然是难以绕开的合作对象。

去年下半年起,印度已释放缓和信号,双方重启多层级对话。苏杰生此次“不能让竞争变冲突”的论调,恰为两国经贸合作铺路。正如印度商工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印贸易额仍达1362亿美元,印证经济纽带难以割裂。

国际变局下的战略平衡国际环境的剧变同样推动印度调整步伐。美国近年对印度挥舞关税大棒,即便莫迪多次访美示好,特朗普政府仍要求印度在数字税、市场准入等领域让步。面对美方压力,印度选择与中国加强互动,既为对冲风险,亦向华盛顿释放战略筹码。

值得关注的是,莫迪近日公开宣称中印边境“恢复正常”,两国正致力于修复关系。这种务实态度,与五年前剑拔弩张的态势形成强烈反差。

亚洲世纪的未竟之路尽管中印关系迈出缓和步伐,但积怨犹存。印度在半导体、新能源领域对华设限,中方对印方跨境投资审查保持警惕。正如新德里智库观察家所言:“握手容易,重建信任仍需行动。”

苏杰生的反思能否转化为政策?中印会否找到竞争共处之道?这些问题将决定“亚洲世纪”是愿景还是现实。历史证明,龙象共舞虽难,却远胜两败俱伤。当边境的尘埃逐渐落定,两个古老文明或将在博弈中摸索出新答案。

0 阅读:1
羊舌梦泽啊

羊舌梦泽啊

精准点评世界时事。